指数基金在基金投顾业务中“大有可为”: 易方达基金投顾受邀参加雪球ETF粉丝节

易方达投顾 2021-03-28 15:53

Image

3月27日,“2021雪球ETF粉丝节”在上海举行,易方达基金投顾投资经理宋灏受邀出席,并压轴出场,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对基金投顾对指数产品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在会上,宋灏首先分享了海外指数产品和投顾业务相辅相成的发展历程。1975年美国纽交所终止了固定佣金制度,免佣基金的推出和指数基金的推广直接推动了公募基金费率的不断降低。同时,代表客户利益的买方投顾尽可能在同类型产品中选择低成本的——如指数基金,以提高客户的收益。于是,买方投顾业务与指数基金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发展逻辑。从2011到2018年,美国投顾为客户管理的资产配置组合中ETF占比从10%上升到31%。

回看国内基金投顾业务,宋灏认为指数产品在构建基金投顾策略的构建中存在诸多优势。

    第一,  选好赛道,指数产品的业绩十分突出。2010-2020这11年间,将每年业绩表现最好的三个ETF进行组合,这个组合的业绩达到了30多倍。而同期业绩最优秀的主动权益产品,其收益率大概只有5倍左右。所以只要选好赛道和产品,利用指数产品进行组合配置,存在很大的收益空间。

    第二,  工具优势。投资大师布林森曾说,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同时资产配置是基金投顾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重要来源之一。指数产品特征清晰稳定、持仓把握相对准确,契合基金投顾的投资理念,便于进行配置应用。

    第三,  指数产品的纯度很高。股票仓位上,主动权益产品和被动产品的仓位大概是85%:91%。而在行业配置上,各一级行业基本都有一定的行业指数基金可选,但主动产品则不然。

    第四,  指数产品相对主动产品的成本优势极大。基金投顾作为客户的买方代理,希望不断降低客户交易成本,以提高盈利空间。指数产品无论是管理费还是7日以上赎回费都普遍相对更低。

另外,指数基金还存在着基金经理变动影响小、替代基金可选多、交易限制相对少等诸多优势。同时对基金投顾业务而言,指数基金不受 “单只基金的市值不得高于客户账户资产净值的20%”规定的限制,配置更加灵活。

但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基金投顾业务对指数产品的应用也面临问题。首先,基金投顾在配置上只能投资场外品种,而目前全市场一半的ETF产品没有场外联接基金,这对基金投顾的配置带来了很大的限制。第二,指数品种有待丰富,行业布局不全。无论是纯度90%以上的指数产品还是二级、三级行业的细分产品,还有大量可丰富的空间。同时债券ETF产品只有17只,债券ETF联接只有2只,且机构占比普遍较大,对基金投顾配置造成困扰。第三,相比较国外,指数产品的交易成本还有压降的空间。最后,指数产品的规模尚待提高。全市场规模5亿以上的产品主动产品的占比远高于被动产品,而产品规模也是基金投顾策略配置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宋灏介绍,目前易方达基金投顾也已基本形成了指数基金研究与投资框架。在分类上,区分股票指数和债券指数进行优选,对于同一指数则基于规模、跟踪误差、费率等维度综合评价。同时基于风险模型,对风格暴露、行业情况进行特征分析,构建指数画像。而在具体策略构建上,在大类资产配置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景气度,盈利增速、相对估值、交易热度等一系列指标对行业、风格进行细分领域配置。易方达基金投顾基于以上框架进行了策略的探索性测算,根据模拟回测显示有高于偏股基金和市场指数的收益。

谈及易方达基金投顾在指数基金应用上的规划,宋灏表示在普通投顾策略上,大部分基金组合策略以配置主动产品为主,未来存在通过主动、被动相结合,以及指数基金作为替代基金等方式在组合策略中提升被动产品占比的可能。另外,纯指数类的基金投顾策略也已在规划开发中,包括常见的目标风险收益的投顾策略,基于高行业景气判断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和全球资产配置的指数优选策略,指数轮动和指数增强等系列策略,甚至以行业主题系列进行精选的工具性指数策略。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客观全市场选择基金产品、从根本上解决投资者投基难题是基金投顾业务的使命,同时基金投顾也是被动产品主动化管理潜在的解决方案。“指数产品将越发吸引基金投顾的关注,基金投顾发展也将推动指数化投资日益普及,”宋灏总结:“指数产品和基金投顾业务是互相促进的,我们希望可以和指数供应商和优秀同仁们一同紧密合作,为指数基金的发展和基金投顾业务的进步添砖加瓦。”

据悉,今年是雪球第二年举办“ETF粉丝节”活动。活动邀请了交易所、指数公司、业内机构及雪球大V等出席分享,得到雪球球友、广大投资者及诸多媒体的关注。在活动中,多家业内机构分享了其对行业指数产品的战略布局,未来指数产品在国内的发展值得关注。

Image

注:

2011-2018年,美国投资顾问为客户做资产配置组合中ETF占比由10%上升到31%,数据来源ICI。

文中其他产品业绩、仓位、数量、费用统计数据来源wind。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