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危机”带来了哪些启示?

中闽汇金 2024-03-15 07:52

20

24

2024 March


     2024 年春节前,股市经历了多个板块的连环下跌,环环相扣,不断放大。其中,量化基金跌幅较大,部分自媒体聚焦个别极端事件,加剧了市场恐慌。

     据证券时报报,量化私募节前净值出现大幅下跌,不少产品最后一周的负超额收益超过10%,甚至近20%,创下史上最大回撤。据了解,不少量化大厂自营产品以及量化DMA策略产品亦损失惨重,部分自营亏损高达20%~50%。

     量化策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小闽突然想到前阵子的热播剧《繁花》中的一句台词:从帝国大厦底下跑上顶楼需要一个小时,而跳下来只需要8.8秒。


     危机背后的“诱因”

     一、在今年开年之后的一个多月,A 股波动率持续走高,尤其在 1 月 15 日 MLF 利率维持不变之后,由于市场期待的“降息”并未兑现,市场担忧房地产、通缩等潜在风险加剧、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导致 A 股整体波动率明显加剧,中证 500、中证 1000 调整幅度明显。

     二、期间,中小盘指数所对应的“雪球”产品开始进入密集敲入区,相关股指期货价格贴水创出历史新高。

     三、就 DMA 策略而言,一方面,中小盘甚至微盘股显著下跌,另一方面,由于未持仓期指贴水显著走阔,从而加大其短期内的对冲成本。

     四、此时,资金入场救市,因一开始均买入沪深 300ETF 为代表的大盘股,导致原本机构、散户持仓较重的中小盘(股东数占比 73%)纷纷向大盘切换,进一步加剧中小盘、微盘股价的调整幅度;

     五、另一方面,资金的入市,导致中小盘期指贴水收窄,甚至近端合约已经接近升水,意味着 DMA 未平仓期指部分,尤其是拿着沪深300 等大盘期指作对冲的量化基金遭到“两头打压”,冲击力度不可谓不重。故 DMA 等中性策略基金不得不加快、显著减持中小盘,最终导致“流动性踩踏”的交易性风险。

     量道投资合伙人李喆腾分析认为,这次风险事件暴露了量化行业里此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即对预测模型的重视程度要远远超过风控模型。过去几年量化交易策略的亮眼表现带动下,量化机构普遍在预测模型上做出巨大的研发投入,但是与此同时在风控模型上的研究却普遍较为薄弱。

     危机后的学习、反思和铭记

     从管理人的角度:当管理人们对自身的交易模型和策略充满信心时,他们往往会忽视风险的积累和潜在的危机。因为程序员、模型和alpha的差异而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他们的交易并不拥挤。然而,这种过度自信往往会导致风险聚集,直到流动性枯竭并引发集体恐慌。

     从监管者的角度:如何更好地进行风险预警和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风险预警和管理的监管,并制定相应的补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发展。

      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除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外,市场参与者自身也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包括对风险的认知和管理。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应该对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保持警觉。只有了解并接受风险的存在,才能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投资者应该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目标来选择投资组合。同时,投资者还应该定期评估自己的投资组合,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此外,投资者还应该分散投资风险,避免过度集中在某一行业或资产类别上。

     最后

     2014年的小盘股泡沫破裂,2024年的微盘股崩溃,以及2007年美国市场上盈利质量因子的拥挤现象,都是金融历史上的重要节点。这些事件不仅标志着市场周期的波动,也反映了市场参与者行为的集体趋势和心理预期的变化。

     量化投资作为金融市场的一大组成部分,其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量化机构的挑战在于,它们往往依赖于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来预测市场走向,这种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过往数据和统计推理。然而,市场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充满了不可预知性。

     这就要求量化投资不仅要有能力捕捉市场的微观变化,还要对宏观趋势保持敏感和警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