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基金连续多季排名落后,仅一个姚晨曦对提振规模作用有限

壹财信 2023-09-29 07:58

来源:壹财信

作者:苏向前

今年股市整体走势偏弱,公募基金整体表现惨不忍睹,尤其部分顶流明星业绩拉胯让基金投资者;但是也有部分低调蛰伏多年的基金经理冒了出来,比如中海基金的姚晨曦。

天天基金网显示,从年初到9月27日收盘,由他管理的中海信息产业混合逆市上涨13.33%,在超过3500只同类基金中高居第40位。不过,他所管理的其它基金却没有这般好运,不仅年内全部下跌,同时三只基金净值下跌超过10%。或许也因此,他的管理规模在半年末时仅仅约为36.30亿元。

此外,当业绩相对出色的基金经理对公司的规模贡献都极为有限时,中海基金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从公司排名来看,该公司已经连续多个季度徘徊在百名开外。

姚晨曦管理产品走势蹊跷

仅仅一只基金飘红其余均下跌

基金经理简历表明,他是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曾任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二级分析师。2009年5月进入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分析师、分析师兼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4月至今任中海消费主题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从此开始基金经理职业生涯。

至今,他在基金经理累积的岗位任职时间接近八年半,可以算是位经历多轮牛熊转换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了,目前在管的基金产品总数为5只,今年至今唯一红盘的就是排名出色的中海信息产业混合。他从前年6月19日接手该基金,目前管理该产品大约两年一个季度。

从基金财报来看,最近的四份季报能够完整体现他持仓的变化,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反差尤其巨大,比如去年下半年前两大重仓股是绿的谐波和盾安环境,但是今年就变成了几乎清一色的人工智能类股票,尤其工业富联一直是今年的头号重仓股。从半年末的重仓年内表现来看,到目前六只股票涨幅都实现了翻倍。

对此,他也在基金中报中做出解释“AI是我们一直以来看好的发展方向,大模型很可能促发AI的应用发生跨越式的质变,从而给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变化,因此本基金上半年也是及时调整策略、积极配置人工智能相关板块。”但是,他管理的其余基金为何业绩差距明显?

对比分析目前他在管产品中年内业绩最差的中海能源策略混合,该基金严格按照策略配置了光伏、智能驾驶、电力等多领域的公司,但是这些行业基本都不在今年的风口,因此导致了基金业绩表现不佳;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他参与管理的中海消费主题精选上,基金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来选择大消费中的公司,虽然整体回撤不大,但是同样业绩停留在水平线之下。

中海基金在任基金经理15人

权益团队人数有限无人能担“一哥”

姚晨曦一人管理多只不同主题的产品或许也是无奈之举,对于中海这家早已连续多个季度徘徊在百名开外的公司来说,对投资人才的吸引力着实有限。毕竟同在上海的公募圈中,富国、华安、中欧、汇添富、国泰等头部基金公司早已瓜分了大半个蛋糕。

Wind数据表明,目前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仍然是中海信托,但信托系本身在当前的公募角逐中就为弱势群体,同时中海信托的实力也并非最为顶流的几家信托之一。从历史规模和排名来看,在2020年以前,中海基金还是都能排在前100位之内,然而随着基金公司数量增多和行业内卷逐渐增加,该公司退到百位开外并再也没有回来。

今年一季度末,该公司的总资产排名为第126位,二季度只不过小幅前进一位至第125位。不过150亿元的总资产规模,意味着公司生存在200亿的温饱线之下。从股债大类的规模对比看,混合型基金规模超过70亿成为第一,但是债券型基金仅在30亿成为致命伤。毕竟对于多数中小型公募来说,都是要靠固收类产品来撑规模的。

同时从基金经理的情况来看,虽然目前在管产品的人数达到15人看似不少,但是管理数量最多的就是姚晨曦的5只,接下来包括邱红丽、陈星和梅寓寒三人管理4只,邱任职时间超过九年,但是4只产品最新合计的规模还不到6亿元,同时年内到目前全部负收益;陈星目前管理时间大约三年,4只产品合计规模约为3亿,年内业绩显示仅仅魅力长三角混合可以勉强拿得出手;女将梅寓寒目前任职时间刚满两年,同样所管基金最新年内回报全部为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