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归来”的价值型基金经理

拾三圆 2023-05-18 08:02

最近价值风格碾压成长,咒骂价值风格的朋友不在少数。

其实也可以理解,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自己亏钱的时候,看别人赚钱。

价值风格隐含的是低估值、安全边际,持股大概率不会很性感,也没有什么宏大的故事。

在市场环境不错时,对这些股票我们可能不感兴趣,因为那时我们更愿意仰望星空;但现在,大家日子不大好过,也就更关心脚踏实地了。

除了咬牙死扛的一些朋友之外,也有同学比较好奇,关心“价值风格”的投资者,还有哪些?

尤其是除了曹名长、丘栋荣、徐彦、姜诚这些低估值风格的大佬之外,还有哪些?

今天简单介绍几个。

01

工银 杨鑫鑫

作为今年晨星奖股票型基金的获得者,杨鑫鑫的实力当然毋庸置疑,韭圈儿评分达到了97。

2019年接手工银创新动力以来,已经收获了84%的涨幅,今年收益也有15%,可见晨星奖的审美还是在线的。

翻开持仓可以发现,他的持仓主要围绕银地保、基建、医药这几个板块展开。

与大家纠结中特估买不买、追不追不同,杨鑫鑫持有中国移动5个季度,持有中国太保8个季度,中国中铁5个季度。

追涨肯定会很痛苦,但对左侧布局的投资者来说,不存在这种痛苦,在大家纠结什么时候上车合适时,他们在考虑该如何下车。

杨鑫鑫给人的感觉一直很低调,就2只基金,总规模还不到50亿。

市面上没有什么关于他投资方法论的介绍,工银瑞信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拿到晨星奖之后也没有给他忙着上新产品。

工银创新动力本是一只成长风格的基金,在2016-2018年,分别录得-37%,-11%,-34%的收益,连跌三年,非常之惨,2018年底规模也就5亿出头。

可以说,杨鑫鑫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只产品的“底蕴”、“灵魂”、与“命运”。

去年那种行情,只跌-2%,2019-2021年更是连涨三年,而且匀着涨,回撤小,上任以来夏普率高达1.22,体验非常好。

让一个已经近乎“无药可救”的基金,重新焕发了第二春,机构投资者也一路加到了60%。

慢即是快,大概是对杨鑫鑫最好的表述。

02

景顺 鲍无可

跟杨鑫鑫一样,鲍无可的基金也有这个感觉,他的产品不会有哪年大幅上涨,也不见得有哪年会大幅波动。

2018年动辄20%、30%下跌时,他的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只跌了13%,去年那种行情还涨了1%,今年大家被指数虐得鬼哭狼嚎时,他又涨了14%,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熊市选手,2019年至今的夏普率在1.33,非常抗跌。

但2019-2020两年基金大牛市,他两年的涨幅合计也就是28%,大幅跑输了市场同类。

这种基金的持有体验其实很像固收+,甚至说鲍无可就是以绝对收益风格在管权益产品,所以买他的基金不能急,不能贪图赚多少钱,拿点零钱放进去,以一种储蓄的心态,效果可能就不错。

而且这种基金不用太担心卖出、择时的问题。

因为基金经理很看重估值,他会不断卖出高估值的股票,买入低估值股票,那作为投资者估值杀的风险就小了很多。

今年一季度披露的持仓所示,鲍无可既有川投能源这种持有快8年的超长线持股,也有新增一季度的铜陵有色。

只要基本面和估值还说的过去,他就会一直拿着,最多在仓位上做做波段,这种感觉很像丹书铁券、鹿鼎公两位雪球大V,持仓以低估值收息股为主,一年两年不显山不露水,拉长时间、亏了不少钱之后,才发现这基金体验是真的好。

剩下的是风格的问题,只要你以储蓄的心态看待鲍无可,那“跑输”不是什么大问题,能“赚到钱”或者“少亏”就足够了。

切忌追涨杀跌,看中他抗跌的能力买了进去,在他跑不赢市场的时候又一键清仓,那样就体验不到长期持有的快乐了。

03

中欧 蓝小康

和杨鑫鑫、鲍无可相比,蓝小康的知名度可能相对较低,但规模并不算小。

蓝小康之前是新华基金的研究员,应该那时候开始就在跟曹名长学习深度价值投资,也和曹名长前后脚来到了中欧基金。

除了和老曹一起管理中欧价值发现之外,他还单独管理中欧红利优享,在去年的大波动里跌幅在-10%左右,他的持仓行业整体比较分散,截止到一季度在有色金属方面有一些较高的暴露。

左侧的深度价投,最担心的是基本面错判,越跌越买结果再起不能,永远落入价值陷阱之中,造成永久性损失。

但蓝小康的选股非常严苛,几乎没有出现过买了的股票一路跌下去起不来的状况,永久性大额亏损比较少,大多数亏损,也是因为找到了更合适的标的。

中欧价值组是一个非常低调的存在,在老曹掌舵下,蓝小康、袁维德、罗佳明、李帅虽然贯彻的都是价值投资,但风格、持仓又有所不同,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的选择。

相信这几年行情走下来,大家对价值、成长不同风格的定义没有前几年那么“水火不容”了,基金经理应该践行自己的方法论,但作为基民一起买,效果可能也不错。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