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清盘退市 去年国内可持续基金缩水近20% | ESG关注

网易财经ESG 2023-04-13 08:02

2022年中国可持续基金资产规模增长遭遇瓶颈,与2021年末相比,资产缩水17.5%,自2018年以来,中国可持续基金资产规模首次下降。这是妙盈科技3月30日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基金发展进程2022-23年度报告》(下称《报告》)指出的现象。

 

《报告》显示,对可持续基金需求的减弱,让规模较小的基金感受到更强烈的寒冬。截至2022年末,已有富国中证ESG120策略ETF (516400.OF)、富国中证500ESG基准 ETF(561150.OF)和华润元大ESG主题混合(014123.OF)三只可持续基金清盘退市,为国内有史以来第一批。

 

《报告》还指出,碳中和主题基金“一炮走红”,取代泛ESG基金,成为2022年新基金募集端的主力;电力新能源行业的表现不佳拖累了2022全年可持续基金表现。


资产规模增长遭遇瓶颈


《报告》显示,截止2022年末,中国共存续279只可持续基金,总计资产规模为3,241亿元,相比2021年末接近4,000亿元的规模,资产缩水17.5%,结束了连续多年的资产规模增加。

 

从季度来看,2022年第一和第三季度可持续基金的资产规模下降速度较快,第二季度则有所回升;《报告》将可持续基金分为ESG策略基金、碳中和主题基金、泛ESG基金三类,从可持续基金分类来看,占比相当高的泛ESG基金,尤其是新能源主题基金的资产规模波动较大,而占比较小的ESG策略基金和碳中和主题基金资产规模波动较小。

 

可持续基金的资产缩水与公募基金整体表现不无关系。在全部公募基金(剔除货币基金)管理的资产中,可持续基金占到2.1%的规模。这一数据较2021年同比下跌0.3pp。而中国公募基金(剔除货币基金)的总体规模在2022年也缩水4%。

 

此外,可持续基金相对更高比例的规模下跌可能与其持仓和基金风格有关——依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持续基金的重资产份额主要被泛ESG、股票和偏股票型以及主动型基金所占据

 

在可持续基金的三个分类中,无论是基金数量还是资产规模,泛ESG基金都是可持续基金中的主流,碳中和主题基金和ESG策略基金仍然有待发展。从2022年末的资产规模来看,排名前5的可持续基金均为泛ESG主题基金规模从116亿-168亿不等,但他们的资产规模均不同幅度“缩水”。该趋势体现出投资者目前仍更倾向于以单一行业配置为主,而不是综合考虑可持续影响或认同ESG策略基金类品种;

 

从资产类别上看,绝大多数的可持续基金为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而混合型基金中以偏股混合型为主。因此,目前我国的可持续基金仍主要投向股票市场。债券型基金4%和5%的数量及资产规模占比均不高,且这些均是投向绿债的公募基金。此外,目前有3只投向海外股票资产的QDII基金,其中2只为2022年新发行基金,但规模均不大;

 

在管理方式上,主动型基金占据了可持续基金59%的基金数量和69%和资产规模,领先于被动型基金。但被动型基金仍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2021-2022年的ESG 基金发行潮中,被动型基金的发行数量持平了主动式基金,《报告》预测,随着越来越多ESG和碳中和主题指数的推出,被动式基金在未来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供需端不平衡


《报告》指出,尽管资产管理公司在发行端热情不减,需求端对可持续基金的追捧却开始降温。2022年,国内新发行了82只可持续基金,这一数字与2021年持平,同为历史最高。然而这82只可持续基金的发行总规模约为492亿元,较2021年下降117亿元,同比下降近1/5。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乐此不疲地推出可持续基金产品。截至目前(2023年3月29日),已有90家中国大陆的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了可持续基金产品,其中,18家基金管理公司在2022年发行了他们第一只的可持续基金产品。11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可持续基金规模超过了100亿,其中6家是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的签署方。

 

另一方面,在需求端对可持续基金需求的减弱让规模较小的基金感受到更强烈的寒冬。富国中证ESG120策略ETF是一只跟踪中证ESG120策略指数的被动指数型基金。该基金在2021年6月成立,2022年1月摘牌,在决定终止退市前最后一个报告期(2021Q3)的规模仅有1200余万元。此外,富国中证500ESG基准ETF和华润元大ESG主题混合也在2022年末清盘。值得注意的是,这3只基金均是成立半年左右的次新基金,它们亦成为国内有史以来第一批清盘退市的可持续基金。

 

此外,在可持续基金发行端,泛ESG基金遇冷,碳中和主题基金(256亿)已取代泛ESG基金(145亿),成为2022年的新主力。尽管在总体现存数量和规模上仍只有泛ESG基金的一小部分,其2022年的发行规模却远超泛ESG基金。

 

碳中和主题基金在发行端的“爆红”,主要是由于2021年末我国承诺“3060”双碳目标后“碳中和”概念突然爆发;外加单一行业主题的“新能源”“光伏”基金遇冷,一部分泛ESG基金的需求被碳中和主题基金分化;此外,2022全年新能源相关企业股价表现不佳也造成部分影响。

 

《报告》认为2022年发行的可持续基金中,碳中和主题基金和泛ESG基金的平均表现不佳,未跑赢沪深300和中证500的指数表现。这可能与它们的行业配置有关。

 

电力新能源行业的表现无疑拖累了2022全年可持续基金表现。无论是碳中和主题基金,还是泛ESG基金,重仓行业最多的都是电力设备行业,并主要重仓宁德时代(300750.SZ)、隆基绿能(601012.SH)、阳光电源(300274.SZ)等低碳能源技术赛道企业。而这三家公司的股价在2022年分别跌去33%、31%和23%。

 

按照《报告》的统计结果,尽管可持续基金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但其投资组合的平均ESG表现明显领先于全部公募基金投资组合。这正说明了目前可持续基金的投资组合在ESG绩效上的竞争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