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 | 国民经济企稳回升,降准时点超市场预期

兴银基金 2023-03-22 07:54


66

市场情况

66

2023年3月13日-3月17日,上证综指上涨0.63%,创业板指下跌3.24%,沪深300指数下跌0.21%,科创50指数上涨2.24%,恒生指数上涨1.03%。海外市场,道琼斯指数下跌0.1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41%,标普500上涨1.43%。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1个实现上涨,其中,建筑装饰(6.55%)、通信(6.10%)、传媒(5.24%)上涨幅度较大;电气设备(-5.35%)、汽车(-3.08%)、有色金属(-2.32%)下跌幅度较大。

66

流动性

66

2023年3月13日-3月17日,陆股通北向资金净流入147.81亿元。2023年3月13日-3月17日,央行共有5笔逆回购到期,总额为320亿元;5笔逆回购,总额为4630亿元。2023年3月13日-3月17日,R007(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 上升19.58BP至2.3629%,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上升43.30BP至2.2620%;期限利差上升1.15BP至0.6112%;信用利差下降4.07BP至0.6284%;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4BP至2.25%;3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5BP至2.5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0.25BP至2.86%。

66

市场点评

66

2023年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3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较2022年12月提高1.1个百分点;2023年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较2022年12月提高0.4个百分点;2023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较2022年12月提高5.3个百分点,实现由负转正。疫后我国逆周期政策主要从供给端发力,造成工业增加值增速与GDP增速的同步性减弱,2023年1-2月工业增加值基数偏高,加上年初疫情对工业生产仍有扰动,因此取得2.4%的增速并不意味着工业生产降速,更多表明国内经济结构逐步恢复正轨,由过去聚焦于刺激供给端向供需两端全面复苏转变。固定资产投资稳固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一是PPI(生产价格指数)下行周期叠加企业库存处于高位,制造业投资增速中枢趋于下行,但斜率有望趋缓。二是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但需求端仍未修复,库存升至高位,后续下行压力仍较大。三是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预计将继续发挥稳增长作用。消费修复确定性提升,疫情过峰后线下消费场景改善,餐饮收入大幅回升,居民出行明显增多。往后看,促消费政策加力、低基数、居民储蓄释放等有利因素将支撑消费增速进一步上行,预计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2023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本次降准时点超市场预期,对于目前这个时间点降息,我们认为原因有四点。首先,缓解银行间流动性紧张。在近两个月宽信用推进下,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上行,导致银行间信贷投放加快,资金面明显收紧,降准为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合理充裕,且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同时,2023年3月同业存单集中到期量较大,资金成本较高,降准有利于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其次,政策端为经济修复保驾护航。虽然2023年1-2月经济数据整体表现强劲,疫情冲击后,保交楼和稳定房地产需求政策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各项指标有所改善,但是商品房库存明显增长,而消费路径仍依赖于收入预期的改善,后续经济动能的可持续性仍需政策加码;另外,虽然我国2023年2月整体失业率的回升受到季节性影响,但16-24岁人口失业率的快速攀升,说明劳动力市场景气程度仍然不高,支持实体经济修复以改善就业市场的必要性依然较大;最后,虽然海外通胀压力仍存在,但对于我国的影响传导有限,且近期海外银行危机不断,降准有利于提振我国市场风险偏好。美国核心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依然处于上行通道,因此虽然海外银行间风险不断,但是货币政策难以大幅放松。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经济目前仍然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之下,通胀压力整体有限,稳增长为主要目标。展望后市,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仍是“稳增长、扩内需”,尤其是扩信贷为主的结构性宽松,后续需关注经济实际修复情况,特别是地产链的修复情况。

近期国内数据验证经济恢复较快,投资者对于经济强劲复苏的预期增强,但后续经济内生动能推动下的复苏斜率是否发生变化有待观察。从历史上看历届两会召开往往带来政策主题投资,且市场提前兑现政策预期。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市场逐渐走出底部的过程中,本质上大部分板块都有估值修复的内生需求,年初以来多数板块逻辑也均存在瑕疵,故行情表现为轮动而不是普涨。两会政策明朗后,基本面能否超预期是近期另一焦点问题,经济数据的强劲主要源于前期较低的基数、疫情期间累积的需求集中释放和生产端快速修复,但汽车等部分消费需求仍然偏弱,企业投资意愿有待观察。把握国企改革的两条线索,战略新兴+传统行业升级转型。一方面,关注央国企的价值重估“低估值+高分红”的央国企有望充分受益。另一方面,聚焦“发展+安全”的方向,兼顾“安全与发展”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大背景。行业关注:信创、计算机、医药、军工、建筑、半导体等。

(上述市场情况、流动性中引用的相关数据和内容均来自Wind公开信息)

风险提示:需注意海外疫情与中美关系仍存不确定性,合理配置资金的同时应注意潜在风险。在任何情况下,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不就点评中的任何观点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投资建议。本点评内容和意见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使用前务必请核实,风险自负。本点评版权归我公司所有,未获得我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点评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点评不代表我公司产品观点,不构成对我公司旗下产品实际投资行为的约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