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银行都降了

轻金融 2023-02-16 07:54
2022银行渠道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大缩水!各家银行表现如何?

来源:轻金融 作者:jack

2022年沪深300大跌21%,银行渠道基金销售冰封,客户资产也缩水严重。从年初到年末,各家银行的基金保有规模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轻金融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详细梳理了各家银行的基金保有规模变化情况。为了方便对比,本文仅统计了行业保有量前100中的银行,以及蚂蚁基金、天天基金两家。(本文中,股票+混合公募基金简称“偏股基金”,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简称“非货币基金”。) 轻金融统计发现,2022年初到年末,银行渠道加上蚂蚁基金、天天基金两大巨头,基金保有规模出现大缩水,偏股型基金总规模从年初的超过5万亿缩水至年末的不足4万亿,行业整体降幅超过了20%。 由于偏股基金规模降幅与沪深300降幅一致,都是20%左右,不考虑仓位因素,银行渠道整体基金份额变化或许并不大,更多是市场下跌带来的规模缩水。当然,各银行差距也较大。 一、头部机构保有基金规模出现不同程度缩水,但整体行业格局稳固。 截至2022年末,偏股型基金保有规模行业前五为招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工行、建行,与2021年排序保持一致。 在2021年四季度末时,招行、蚂蚁基金的偏股型基金保有规模都超过了7000亿元,而在2022年,两家机构的偏股基金保有规模降幅都超过了21%,最新保有规模分别为6204亿元和5712亿元。两家机构的保有规模降幅几乎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保有规模超过500亿元的银行,规模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头部银行的降幅都在10—20%区间。 目前,偏股型基金保有前十家银行分别为:招行、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兴业、民生、浦发、农行、平安,刚好也是保有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10家银行。 二、2022年银行“偏股型基金”保有规模变化:仅有3家正增长。 轻金融统计发现,从偏股型基金保有规模来看,2022年仅有3家增长,且均为中小银行,保有规模不大,仅江苏银行较高,2022年末偏股基金保有规模336亿元,南京银行与渤海银行均不足百亿。南京银行、江苏银行、渤海银行的保有规模增速分别为30%、23%、12%。

2022年偏股型基金保有规模降幅较大的银行有: 浙商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农业银行的保有规模均出现了30%以上的降幅招行、交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青岛银行、杭州银行的保有规模也出现超过20%的降幅。 三、2022年银行“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变化:大多数银行仍难逃规模缩水。

轻金融统计发现,从非货币基金来看,仅有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的保有规模实现增长。 其中,兴业银行的非货币基金在2022年出现大幅增加,从1561亿元增加至2486亿元,增幅达到了59%。由于兴业银行的偏股基金2022年减少了14%,这意味着其债券基金等保有规模增幅较大。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降幅: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降幅超过了30%。 四、总结 面对权益市场的大跌,银行可以选择让用户赎回偏股型基金,去购买债券型基金、商品或QDII等类型基金,不过这并不容易,去年市场曾出现了股债双杀。与此同时,如果在四季度赎回偏股型基金,又会错过2023年以来A股明显的反弹行情。 市场起起伏伏,规模涨涨跌跌,银行如何做到真正的长期陪伴,以及帮助更多用户在长期投资中赚钱?银行的努力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还是说最终赚钱与亏钱更多是人性使然?

【轻金融好文】

1、2022银行干货合集【轻金融】 2、2021银行业十佳文章【轻金融】 3、2020银行业十佳文章【轻金融】 4、2019银行业十佳文章【轻金融】 5、重磅!2021银行金融科技最新布局 6、谁是银行业金融科技之王? 7、招行App10.0:十年磨剑,仍无边界
8、工行靠什么实现跨越周期的科技引领 9、13万亿邮储银行面面观 10、中行场景生态建设再下一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