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充电专栏第九期:国企改革收官之年,国防军工的投资机遇

国防ETF 2023-02-03 07:57

2022年作为“十四五”第二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认识和把握军工行业的投资机会呢?

国企改革面临大考,军工集团改革将提速

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2020-2022年,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也将是决胜之年,改革力度也将是前所未有。



在2022年1月17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题推进会中,明确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的重点工作:

(1)2022年要推进专业化整合,新打造一批板块清晰、竞争力强的企业;

(2)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政策的覆盖面有望扩大,将向突出贡献者和一线脏苦险累骨干倾斜;

(3)要进一步探索差异化管控,推进更多国有持股超过50%的上市公司引进积极股东持股5%以上;

(4)要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深化“两类公司”改革试点,对已有的“两类公司”实施动态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意义和目标,与上期提到的十大军工央企“十四五”发展重点规划,存在不少契合点。总体来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加速央企改革,进而在“十四五”引导十大军工央企实现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维度:

(1)企业维度:引导军工企业发展兼具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2)业务维度:促使军工央企继续聚焦主业,同时进行产业优化升级;

(3)管理维度:有望促使军工央企激发创新活力,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

(4)市场化维度:有望促进军工央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功能,抗风险能力提高,进

一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重磅甚至破冰式改革有望突破,这其中可能包括员工激励上限突破、资产重组中的事业单位改革和重磅涉军资产IPO等。

资产重组是大势所趋,后续业务有望加速

军工企业进行混改的目的主要在于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其中“混”只是手段,“改”才是核心,即通过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改善企业的治理。在改革路径上,军工企业主要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基金、资产证券化、整体上市或者核心资产上市、员工持股(与激励政策配套)等5种方式实现,更多的外部股东参与到军工企业的治理结构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近年来,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运作持续不断,包括独立IPO、借壳、协议转让、分板块注入上市公司等,资产证券化率不断提升。根据2020年的数据,从集团的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率在50%以上的有5家,分别是中航工业集团、兵器装备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在30%以下的有2家,分别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据了解,2015年全球100强军工企业中有80家为上市公司,期资产证券化率大都在70%-80%之间。可见,我国军工企业证券化上升空间较大,有望迎来注入高峰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推进兼并重组或成为该目标的有效路径之一,军工跨集团整合和央企合并依然是大势所趋,2021年6月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整体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与世界大国差距正在缩小,但武器装备研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广泛吸纳外部力量参与协作,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军事工业体系,提高军品研制效率。同时,军民融合的深度推进,包括“技术、人才、产品应用领域、资本”等诸多方面的相互融合,为军工企业提供长期成长的动力源。股权激励层出,主要包括“引入股权激励制度、管理层市场化选聘及绩效考核制度等”,不断完善军工企业治理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


$国防ETF(SH51267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