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500SmartBeta策略梳理

微积分量化价投 2022-12-23 07:47

今天来简单梳理一下中证500相关的SmartBeta策略指数。

什么是SmartBeta策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长期来看,偏成长风格的股票,整体长期回报也会比较好,那么能不能在中证500的基础上,只挑选一些成长风格比较好的股票,重新构建一个组合,这个组合理论上长期回报也会高于传统的中证500指数,这种在某个或者某几个特定风格暴露的指数,我们就称谓SmartBeta策略,也叫做智能贝塔,聪明贝塔策略。严格意义上的SmartBeta可能要求在行业或者其他风格上保持中性,只在特定的一个或者几个风格暴露,但一般来说,我们把有特定风格暴露的策略都理解成SmartBeta策略。

某种程度上,指数增强策略也是一种SmartBeta策略,比如在之前的文章:《中证500指数增强投资价值分析》就有统计发现,大多数中证500指数增强虽然在行业上暴露不大,但是在风格上有偏向于成长和小市值风格。

SmartBeta策略指数

下面是中证500相关,并且有相关基金跟踪的SmartBeta策略指数。其中需要注意到500价值稳健和500成长创新的发布日期时间比较短,在2020年11月才发布,在这之前的业绩可能存在样本内过拟合的情况。其他指数编制时间相对都比较长。

下面是常见SmartBeta策略指数的介绍。不同的指数在特定风格上的暴露并不同。比如500质量,也叫做500质量成长,综合考虑的盈利能力强,盈利可持续和现金流好,而且又有成长性的风格。

下面是这些指数的ROE,因为有一些编制时间比较短,我们重点看最近几年的数据,尤其参考2022年预测值,整体来看500质量的ROE最高,因为这个指数在编制上就强调了盈利能力和稳定性,其次是500成长估值,500成长创新。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500价值稳健的一致预期增速相对来说最低,可能这个指数更加强调的是价值风格。另外500NLV行业中性低波动整体增速也不高,低波动的股票可能也偏向于价值风格,除此之外差距并不是很大。

从历年涨跌幅来看,整体收益最高的是500成长创新,500成长估值和500质量成长。其中500成长创新因为编制时间比较短存在过拟合的情况。

从历年业绩评价指标来看,整体表现最优秀的是500成长创新,500成长估值和500质量成长。500质量相对于中证500的长期年化超额收益在7%左右。

从相关性来看,整体相关性都比较高,只是500价值稳健与指数相关性相对略低。

从指数估值对比数据来看,500成长估值和500质量成长的2022预测PEG相对都比较小,投资性价比比较高。

整体看下来,中证500相关SmartBeta策略指数,整体表现比较优异的是500成长估值和500质量成长,其中500成长创新可能存在样本内过拟合,还需要继续观察。

500质量成长

下面来重点看看500质量成长这个指数。

首先在样本股数量上做了一定的精简,样本股数量只有100个。在编制的过程中,盈利可持续是作为过滤项,也就是排除项存在的:

按照盈余波动率进行升序排列,剔除排名靠后20%的股票,其中:盈余波动率 = 过去三年每个季度净利润的标准差 / 最新财报净资产

其中质量因子指标结合了ROE,净利润的增速,杠杆率等指标,作为一个综合反映股票财务质量的指标。

从跟踪该指数的基金来看,主要是鹏杨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ETF,产品的规模最大,同时费率上也有优势。并且有场外联接基金,方便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参与。

鹏杨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

下面就以鹏杨中证500质量成长这个产品为例,深入分析这个指数与中证500的差异。

首先,从累计收益率来看,从2020年6月之后,开始有稳定的超额收益,而且超额收益相对比较明显。

从业绩对比来看,在年化收益率上相对于中证500有显著的优势。如果从绝对收益的角度来看,这个产品的业绩表现也还超过了工银股混等基金指数,整体表现是非常优秀的。

再看每年收益,基本上每年都有超额收益,尤其在2020年超额收益非常明显。

但如果从收益拆分的角度来看,这个产品在早期存在一定的打新收益贡献,尤其20年的时候,但21年之后,打新收益占比比较少,不过也还有稳定的超额收益。

下面分别从中信产业,中信一级行业和股票风格因子,还有相对和绝对的角度分析这个基金的持仓。

中信产业

从中信产业绝对持仓来看,会有比较明显的行业轮动20年之前相对比较均衡,医药配置稍微多一点。20年之后,主要是基础设施与地产,21年之后切换到了周期行业,相对来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择时。

从与中证500在中信产业的持仓敞口来看,相对的视角,在科技产业配置比较少,毕竟这个产业的盈利并不稳定,在20年的时候,超配了比较多的基础设施和地产产业,但21年之后逐渐切换到了周期产业,在特定风格暴露的指引下,完成了一次比较成功的择时。

中信一级行业

从中信一级行业来看,持仓相对比较均衡,早期在医药持有比较多,后面切换到化工。近期在银行和煤炭和有色金属持仓明显增加。

从相对视角来看,鹏杨中证500质量成长,整体低配了计算机行业,超配医药行业,在20年的时候超配了电力及公用事业和建材,建筑,21年之后切换到了基础化工和煤炭,相对来说是比较准确的择时。

股票风格因子

从绝对的角度来看,比较明显的是营运能力比较强(周转率等比较高),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指数编制的时候强调了业绩的稳定性,这种能够在财务上的营运能力得到体现。ROE的杜邦分析的一个要素就是资产周转率。其次在股息率上的暴露也相对比较多,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预期成长能力也有一定的暴露。(这个同类排序相当于考试评分按照从高到低的百分位,因为很多人都考70分以上,如果直接按照分数,没有太多的区分度,所以改成百分位)

从相对的角度,相比于中证500指数,整体在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都有一定的超配,尤其是盈利能力。其次在股息率上除了2022年中报略微低配之外,其他时间段都有超配。但整体预期成长能力不强,因为这个指数主要是采用的滞后的财务数据,没办法抓一致预期成长。(下图的数字越大,说明敞口越大)。(这里采用的是直接的分数,而不是百分位)

从绝对的角度,这个指数基本不参与抱团,持股的拥挤度也不高。

持有份额结构

从这个产品的持有份额结构来看,从2020Q2开始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就占据了一半,虽然后面略有减少,但数值仍然比较高。这反应了机构的认可度。

虽然比例在下降,但实际上持有份额除了2022年中报外,机构持有份额是整体上升的。

从同类百分位来看,机构投资者持有占比和管理人员工持有比例都处于同列靠前的水平。

但相比于适合短时间持有的C类份额,A类份额的占比相对来说在减少,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占比,可能后续更多的投资者更加偏向于短期配置这个基金。

小结

指数的SmartBeta策略是在原有基础上,为了去获取更高的收益,增加某个或者某几个特定风格暴露。

从有指数产品跟踪的中证500SmartBeta策略来看,相对有投资价值的是500质量,也就是500质量成长,同时兼顾了盈利的稳定性,盈利的能力和成长性,同时样本数数量也减少到了100只。目前跟踪该指数规模最大,同时费率最便宜的鹏杨中证500质量成长ETF和对应的联接基金。

从这个产品的收益分析来看,相对于中证500有比较稳定的超额收益,基本每年跑赢,从绝对收益来看,长期业绩有优于工银股混。但从收益拆分来看,在20年会有比较多的打新收益占比。

从行业暴露来看,在指数编制规则下,有比较正确的择时,低配了盈利不稳定的科技产业,同时早期配置了医药,电力公共事业,建筑,21年之后超配,煤炭,化工等周期板块。从股票风格因子来看,整体在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都有一定的超配,因为是基于滞后的财务因子选股,所以无法抓住一致预期的股票。

从持有人结构来看,整体机构持仓占比比较高,认购认可度比较高,而且与同市场相比较员工的认购规模也比较大,但有一个意思的现象是无论是机构和个人都偏向于持有C类基金,似乎都偏向于做一个短周期的配置策略。

后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是直接买这种SmartBeta策略指数好,还是买指数增强策略比较好?

至此,全文完,感谢阅读。

如果您发现我的分析有遗漏和错误,欢迎补充和指正。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中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人所在机构没有任何关联,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者不应将此作为投资或决策依据。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等说明,充分认识该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