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净值之基金投顾组合-远足(基民柠檬)

微积分量化价投 2022-12-17 07:52

之前的文章《穿透净值系列之成长五剑》有介绍过二鸟说的成长五剑组合,今天就来分析一下星球球友点名的另外一个比较著名的基金投顾,基民柠檬的远足。

投顾信息

下面是投顾基本信息。

之前业绩基准是沪深300,2022年7月之后,修改为中证800指数,相对于沪深300,中证800的代表性更强。

远足之前是大V基民柠檬在管理,后面因为合规的原因是盈米基金在管理。但个人推测实际上还是基民柠檬在管理。成立于2017年7月,算得上最早一批的基金组合产品,经历了18年的熊市,19-20年的牛市,这么长的历史业绩足以说明主理人的管理能力。

主理人定性分析

基民柠檬我一直有关注,从他的公开交流中,可以发现他不太喜欢波动,比较喜欢稳的风格。所以投顾风格也比较偏向于稳健。

下面是他的自述:

一个真实、客观、有料的基金自媒体一位冷静、真实、正直的基金研究爱好者2008年开始投资基金,2015年开始分享文章截至目前,原创文章1800余篇很荣幸,这么久还没有被市场淘汰

下面是我摘录的他比较重要的投资经理和理念:

1. 摊大饼是为了获取平均收益,如果摊大饼有超额收益,那其实还是有在某个方向做了加法的。在我眼里,从来就没有什么白马、黑马基金之分,能在自己的领域有超额收益能力的基金经理就是优秀的基金经理,寻找这样的基金经理或许并不难;

2. 2021年3月跑赢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很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规避了当时泡沫比较多的赛道股,二是刚好选中了杨金金;

3. 组合主理人的工作,其实没太多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做好自己的投资研究罢了,按照自己制定好的思路选好基金,这并不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在自己有空余时间的时候,沉下来心做做研究就好了。投资基金没必要把自己搞得特别累,有太多的精力可以去考虑投资股票。我研究基金经理重视人的个性,并不会看赛道,顶多会看风格。(从我个人观察基民柠檬的自媒体内容来看,确实他对于基金经理的定性分析为主,而且对于市场的动态跟踪也比较好);

4. 不提倡择时,主要是因为做不好择时。如果长期看,择时带不来超额收益,还付出了被搞心态的代价,没什么意义。投顾和FOF择时的能多点,不过大多数也都是有纪律的择时,比如根据估值、时间周期等。投资框架只要逻辑自恰就行,赚钱的路子并不止一条,这里没有谁就是对的,谁就是错的。你能理解的,适合你的就是好的框架。投资不能唯结果论,可能结果不太好,但是当初的选择并不见得错。有的时候,选择不是赌梦境一样的未来,而是避免出现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

5. 远足17年以来的配置思路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自己能力认识不清,当时主流就是指数基金,有点被带跑偏,后来认识到这并不是我的核心能力,于是就转变为纯主动基金了。后来也会有行业基金的存在,不过也是主动基金了。我选基金基本上就是靠定性,定量对我来说太难了,数学太难了;

看完上面的文字,我相对您对基民柠檬的投资理念会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就来结合投顾的历史业绩和持仓对于上面的内容进行验证。

业绩分析

因为之前有文章《以远足为例,教你如何做净值分析》已经分析过了这个产品的业绩分析,所以这里只简单更新一下。

业绩评价

从长期收益来看,相对于工银股混,主动股基等基金指数都有显著的超额收益。但如果细看来看,相对于基金指数的超额收益,主要是21年之后才体现出来。这个他也有解释,一个是避开了之前泡沫的赛道,二是选中了杨金金。超额收益更多的是在21年之后的下跌所体现的。

从每年业绩评价来看,收益主要是19-21年贡献,今年亏损幅度已经接近18年。最大回撤发生在2018年。

从全区间业绩对比来看,年化收益远超业绩基准,虽然最大回撤接近,但主要是2018年极端行情贡献,但从整体回撤指标,平均回撤来看,远足远低于业绩基准,持有体验更好。

从每年收益来看,超额收益的贡献主要2018年,21年和22年,这个组合防守性比较好,相对来说比较抗跌。

同类比较

在全市场的同类基金相比远足整体的风险收益比很高,整体的持有体验很好。

因为该投顾成立时间比较早,所以能够同类比较的投顾或者FOF产品不多。从业绩评价指标来看,远足的业绩不低,同时波动率和最大回撤也偏好,整体的投资体验更好。

穿透持仓分析

下面根据基金投顾的具体持仓,穿透到底层的基金类型,大类资产和持有股票,并且分析主理人的择时调仓能力。

持仓分析

从历史持仓来看,远足的持仓确实有比较强的持续性,调仓并不是很频繁。比如交银新成长混合,中欧潜力价值等都拿了比较长的时间。在早期确实会有比较多的指数基金,比如华安中证细分医药ETF等,但后期基本都清仓了,变成了主动基金为主。初步看起来,好像远足对于中欧基金公司的基金会有一点偏爱。

从收益贡献来看,贡献收益比较多的是交银新成长混合,国富沪港深成长精选股票,平安智慧中国混合。如果仔细观察,这里计算的累计收益只有84.7%,但是之前全区间的收益有100%多,主要的差别是计算方法不一样,后者肯定是最精确的数据。前者,首先是简单的算术求和,其次,计算区间收益率的时候是假设这个基金的权重在整个时间段是不变的,比如对于博士新收益,在2021-07-26的权重是18%,那么一直到下一个报告期,都是固定18%,但是实际中,如果这个基金的净值涨了对应的权重也就增加了。所以会有计算结果的差异。我个人更加看重相对数值的大小,比如交银新成长的累计收益明显高于其他基金。

从超额收益贡献来看,超额收益主要是交银趋势混合贡献,主要是21年2月到7月贡献,如果剔除这个基金,整体的超额收益贡献可能需要打一个折扣,看来选中一个黑马基金经理对于组合的业绩很重要。除此之外,从2022年8月的调仓之后的基金贡献的超额收益也相对比较高。

资产配置

早期配置相对比较杂,有国际QDII基金,被动指数基金和增强指数基金,后面基本清掉了,都是主动权益型基金。未分类的数据,主要是华安中证细分医药ETF联接。

从穿透持仓来看,主要是股票多头为主,早期2018年之前,因为持有QDII基金,无法穿透,所以权重不为100。而且主要以A股为主,港股有阶段性配置,但并不高。

持仓穿透后的中信产业比较均衡,2018年之后,除了医疗健康和金融产业配置相对比较少,其余的制造,科技,消费和基础设施与地产产业都想比较均衡。

持股分析

从持股穿透分析来看,2019年之后,明显减少了医药的配置,其中电子,基础化工,机械的整体配置比较多,最近明显加仓了,房地产,国防军工和农林牧渔行业。这个估计是组合调入了莫海波的产品,因为这三个方向是莫海波重仓持有的行业。

从穿透持仓的持股风格来看:2019年之后相对来说风格有一些变化。远足持有的底层股票偏好高股息,强调盈利质量,预期成长能力,但是成长能力一般。除外之外,在机构重仓上暴露不多,远足选择的都是一些不报团的基金经理,同时整体的估值水平比较低,对于估值容忍度比较低。从市值风格来看,中小市值风格为主,并不是特别关注当前股票的盈利能力。

我觉得这些穿透持仓之后的底层风格就能够说明远足的抗跌了。首先低估值和高股息就是很好的防守,另外预期成长能力说明这些基金经理买的股票,虽然是深跌的股票,但是预期的成长很好,属于困境反转的股票,未来盈利的估值修复可期,所以也有一定的成长性,属于防守反击,能攻能守的风格,也有一点GARP风格。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小市风格,不抱团,避开拥挤的地方。

调仓分析

从整体调仓统计数据来看:

整体择时收益为负,换手率并不高,一年大概2次左右。因为是个人组合,所以没有关联基金。

下面是单次调仓的具体的情况。

从调仓收益来看,略有波动,并不是特别稳定。2020年7月是一次相对失败的调仓。

当时主要是把中欧时代智慧混合A的仓位转移到了交银趋势混合A,但是在下一个调仓周期,交银趋势混合A的涨幅明显低于中欧时代智慧混合A。

从比较成功的2021年7月26日的调仓来看,有比较的仓位调整,其中,比较成功的是加仓了财通资管价值,涨幅比较明显,所以贡献了比较多的收益。

整体来看,远足是一个回撤控制比较好,持有体验比较好的权益性投顾组合,这与基金主理人不太喜欢波动比较大的风格是比较匹配的。

如果穿透持仓来看,这与主理人选择的主动投资基金风格有关,首先是股息率比较高,估值比较低,安全边际比较好,防守性比较好,但兼顾防守性的同时,还考虑了未来预期有边际改善,有一点GARP(价值成长)的味道。

但主理人的择时能力并不是特别强,从全区间来看,整体的择时收益是负贡献,但也没有说拖很多后腿。整体来看,主理人更多的依靠于选基的能力。

总结来看,远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稳健风格的权益投顾组合,比较适合偏保守,不愿意承受高波动的投资者。

至此,全文完,感谢阅读。

如果您发现我的分析有错误和遗漏的地方,欢迎您的指正和补充。

以上内容仅作为个人投资分析记录,仅代表个人观点,分析内容基于历史数据,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不作为买卖的依据,不构成投资建议。

至此,全文完,感谢阅读。

如果您发现我的分析有错误和遗漏的地方,欢迎指正和补充。

以上内容仅作为个人投资分析记录,仅代表个人观点,分析内容基于历史数据,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不作为买卖的依据,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精华文章,:目录,即可获取。

别忘了,点赞在看,投资会更赚哦。

点击查看历史精华文章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