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牛市”下基金投资方法的思考

微积分量化价投 2022-11-06 08:02
最近“小作文”挺火的,市场也因此而剧烈波动。一两个截图或者会议纪要,短时间就能够在各个微信群和互联网平台迅速传播开来,市场情绪的迅速发酵,从而引起市场大涨大跌。这一方面说明之前的情绪被压抑到了极致,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这个市场本身存在一些问题。

认真思考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本质上是不确定性太强,大家信心不足,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预期,都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或者其实大家心理都是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转向的信号在哪里,稍微有点“信号”,大家就开始抢跑了。毕竟这是一个文件就能够毁灭一个行业的市场。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下面重点讨论一下,这种背景下基金投资应该如何去做。

消息有没有用?

首先,一手的,真实的消息肯定是有用的。正如MarginCall里面的一句台词:be first, be smarter, or cheat。(在剧情中的first,是第一个开始行动的意思)。

但现实中最大的问题是:有一些“消息“”,有时候是真的,有一些在事后验证是假的,狼来了喊太多了,你也不知道这次狼是不是真的来了。真真假假非常难分辨。另外,有一些消息,到你手里可能已经是N手,之前的人可能早就已经采取行动,而股价已经提早反应了。我在机构,也有加很多机构的研究分享群,相对一般的散户来说,我获取消息算是比较快,但是还是太慢了。从转发的文件名的后缀,就知道某些纪要已经被转发很多次了。也就是即使在机构,获取所谓的消息也是没有什么优势的。

就上周五的行情来看,某外资机构的纪要大概是10点半以后开始发布的,然后之后慢慢开始传播和发酵,因为11:30和12:00之后,已经休市了,所以在下午开盘之后,无论是A股的中国A50ETF恒生科技指数,都出现了暴力拉伸。但接近尾盘的时候,恒生科技指数有明显的回落,心疼一下追高在高位的朋友。

很多时候,对于某些消息,你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肉,但可能只是引诱你上钩的诱饵而已。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正因为小作文火了,而且小作文对于股价有明显的影响,所以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小作文”,用来影响股价,用来给自己的股票解套。但我觉得他们应该是忘了最近监管查了很多多年以前的老鼠仓和涨停板敢死队等恶意操纵股价的事情。现在的交易都是有留痕的,大数据一查,很多年后都可以回溯的。所以,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而且我觉得这些现象监管肯定也注意到了,后续肯定会有一些措施来严格监管这种事情的。

但我个人更加担忧的是港股市场。这个市场的参与者更加复杂,法律体系也不太一样,交易机制也不一样。一些国际上的对冲基金,为了配合做空,甚至会故意制造一些消息,引起港股的股票价格剧烈波动,A股也跟着联动。我印象特别深刻,之前香港有爆出来说腾讯金融会有巨额罚款,因此腾讯股价暴跌,但后来这个新闻源被撤销了,被证实是假消息。我只能说某些香港记者为了配合外资做空,拿钱写假消息,真的是坏坏的。

反思

我觉得对于很多基金投资者而言,购买基金无非两个目的。一个是买工具的,比如购买相关行业ETF,另外一种是购买的服务的,也就是我自己没有时间和能力去分析和跟踪这些消息,他们觉得对消息的跟踪和解读和背后的投资决策,应该是基金经理工作职责,自己再来左一层主动管理,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

如果你觉得基金经理这个事情干不好,想要自己来干。或者你本身买的只是工具,对应的基金经理不会处理这些事情,你需要自己来跟踪和判断这些消息,那你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能力圈是否能够覆盖了。你不妨反问自己几个问题:

    • 这个消息到你的手里,是一手消息,还是N手消息?

    • 你是否有能力去辨别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 你是否能够对于这个消息有正确的解读?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那就避开好了,我觉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去思考一些相对来说更加确定的事情,比如这个行业的发展,产业支持政策的解读,基金经理的分析等等。

有时候,一些肉注定不属于你的,有一些肉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虽然少吃一点,但也饿不死,同时还避免了掉进陷阱里面。

至此,全文完,感谢阅读。

如果您发现我的分析有错误和遗漏的地方,欢迎指正和补充。

以上内容仅作为个人投资分析记录,仅代表个人观点,分析内容基于历史数据,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不作为买卖的依据,不构成投资建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