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买基金投顾时,到底是在买什么?

大马哈投资 2022-07-30 08:07

公募的诞生及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更好地满足个人投资者理财需求的过程。

沪深交易所在上世纪90年代初鸣锣开市,随着股票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公募基金开始应运而生,以解决“选股难”的问题…

随着公募基金数量的不断增多,基金的数量开始超过股票的数量,这时候FOF和基金投顾业务开始相继登上舞台,以解决“选基难”的问题…

从产品形式来看,公募通过层层嵌套看起来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实际上对于投资者而言,FOF及基金投顾形态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投资者的痛点应运而生的。

一、投资者难赚钱的根源

不论什么样的个人的投资者,他们进入到权益市场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即希望能够获取到较之于银行存款这类固收资产更高的投资回报。

但在现实当中,尽管股票市场的投资回报看起来很诱人,但真正能从中赚到钱的寥寥无几,个中原因主要有两点:

(1)缺乏识别优质权益资产的能力。回顾过去30年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些公司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有些公司则由小草成长为参天大树。如果选错了公司,那么投资回报显然是千差万别。

(2)追涨杀跌。个人投资者往往对于个股的认知不够深入,因此很容易被行情牵着鼻子走,在投资的过程中线性外推,买入过去涨得好的股票卖出过去跌得多的股票,然而权益市场均值回归现象无处不在,线性外推做决策往往让大家在底部割肉或在高点成为“接盘侠”。这造成很多翻倍股甚至十倍股大家都买过,但真正从中赚到大钱的却是凤毛麟角。

二、公募的初心:让普通投资者赚钱更容易

那些不具备个股投资能力的投资者转而购买公募基金,这当中的逻辑不难理解,通过付出一定的成本(管理费)把钱交给专业人士管理,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一般的权益公募基金,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更好的寻找优质权益资产的问题。相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专业投研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专业知识去对个股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获得超越市场的投资回报。如果对历史主动权益公募的业绩进行统计,可发现在所有的产品中,差不多有80%以上的公募产品能够战胜沪深300这样的宽基指数,如果再考虑到基金运作过程中的耗损(非满仓、管理费、托管费及各种交易费用),可以得出结论:绝大多数公募基金经理都具有获取Alpha的能力。

那么在传统公募产品上衍生的FOF及基金投顾业务又是解决什么问题呢?

如果按照上部分统计数据,如果大家随机去选择公募基金,将有80%以上的概率能够战胜沪深300指数,看起来很美好,然而诸多第三方统计数据表明基金投资者的回报远没有这个理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大家都买过顶流基金,却几乎没人获得堪比顶流的业绩。

FOF的初衷在于降低投资者的交易频率,避免追涨杀跌。投资者在一个标的上追涨杀跌的意愿与其波动率的大小密切相关,很少有人会在货币基金或者债券基金上希望通过进行频繁的买卖交易来获得更好收益。FOF的特色就是在不降低投资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率,让收益曲线更为平滑,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降低交易频率(大部分高点买入低点卖出),从而解决基金投资收益由“看得见“到”拿得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基金投顾业务则通过客户陪伴,进一步降低客户对产品波动的心理焦虑。如果说投资者在FOF上的长期持有主要依赖于更低的波动率的话,基金投顾产品则一方面通过“投”降低组合波动率”,另一方面通过陪伴的形式让投资者进一步降低交易的欲望。投资者拿不住一个产品,其本质原因在于对该产品缺乏信任感,基金投顾在降低产品波动率的基础上通过频繁沟通的形式让投资者的信任感得以进一步增强。

应该说,基金投顾业务是公募基金中最接地气的产品形式之一。

三、基金投顾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

任何公募产品形态都只能满足一部分的需求,基金投顾业务也不例外。我认为公募基金投顾业务最为适合刚接触投资不久的小白投资者。

之前我在写给投资新手的建议——循序渐进做投资一文中建议大家要根据自己在投资知识上的积累去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基金产品,对于刚入行的投资者,建议优先选择跟踪沪深300这样宽基指数的ETF或者指数基金产品,理由是相对主动基金而言宽基指数筛选起来比较简单,风险较低,长期来看也有不错的投资回报。

但很少有新入门的投资者真的去买宽基指数并长期持有。市场的诱惑太多,总是很容易陷入追涨杀跌的漩涡之中。鉴于此,对于刚入行的投资者,基金投顾产品可能更为适合。

基金投顾业务主要体现在“投”和“顾”两方面。从投资层面来看,相信专业的管理人员可以获得相对沪深300指数性价比更高的投资回报,在不损失收益的情况验更好。从“顾”也即陪伴的层面来看,基金投顾管理人通过高频率的主动沟通及互动,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者的交易频率,实现长期持有,真正获得合理的基金投资回报。

当然如果你乐于学习,想更进一步,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投顾服务形成对投资的正确认知,避免后续投资路上多交学费。从基金投顾机构的角度,多样化的沟通材料是增强客户黏性的过程;那么从投资者的角度,可以作为投资入门的第一课。

四、基金投顾业务是如何开展的?

基金投顾分为“投”和“顾”两大部分,“投”负责基金投顾组合的日常投资管理运作;“顾”则负责投顾产品持有人的日常陪伴及心理按摩,避免持有人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以我熟悉的兴证全球投顾为例,他们就是分了两个团队:投资团队和顾问团队。两个团队相互协作,相辅相成,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其中:

(1)投研团队与兴证全球公募FOF和专户FOF业务是共享的。因为无论是FOF和基金投顾,它们的底层投资逻辑是一样的,均是筛选合适的底层基金构建组合以获取性价比更高的投资回报。林国怀是FOF、投顾投资团队的总负责人,具体到基金投顾产品的日常投资则由张济民负责,即投顾策略主理人。

(2)顾问团队则主要负责客户的日常陪伴、客户的回访,该部分职能主要由电商部、营销服务部承担,其中投顾运营负责人是黄鼎钧。

尽管基金投顾业务尚属新生事物,但兴证全球基金在这上面并不陌生:

投资层面,兴证全球基金已建立起齐全的FOF产品线,通过坚守FOF投资的初心(在不损失投资收益的情况下打造波动率更低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作为同一投资团队,FOF产品上的投资经验很容易被移植到投顾上来。

兴证全球是一个非常强调投资理念传承的公司,在基金的投资上同样也不例外。此前我在如何获得高性价比的投资回报?一文中对兴证全球公募FOF产品的投资理念及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从张济民在直播中对其基金投资理念及策略的阐述来看,基金投顾采用的投资策略与FOF基本一致,张济民表示:

【张济民】从选基金研究方面,其实我们投顾和FOF,基本上框架是比较类似的。投顾方面,我们的定位是想做得更均衡,因为投顾涉及到一些限制,包括换手率不宜过高,以及我们希望不管哪个客户在每个时间点进来,从长周期的角度来说,都不会追高。【张济民】

兴证全球的基金投顾产品在设计上尽可能避免让投资者做选择题,在投资策略的提供上尽量做到少而精,避免投顾组合数量过多以让客户陷入另外一种选择焦虑症。

顾问层面,兴证全球基金此前在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上对兴全低波动小确幸和兴全进取派选牛基两个组合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运营。像投顾业务的两位负责人张济民和黄鼎钧,此前经常就这两个组合的日常投资运作及市场行情与投资者进行频繁的直播互动,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对于普通的基金投顾客户心理体会更为深刻。

投顾投顾,如果说投代表着“行”,那么顾就代表着“知”。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去购买兴证全球的投顾服务,可以将他们在基金投资上正确的投资理念及投资策略通过“顾”的形式内化为自身对于投资的认知,从而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像兴证全球的投顾团队反复强调了对于价值风格的配置可以降低组合的波动率,这在大家投资的过程中无疑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兴证全球的顾问服务分四个层面:第一步确认客户需求,第二步给客户相匹配的策略,第三步陪伴客户长期持有,第四步对客户回访,并对症下药。围绕着这个步骤兴证全球有一整套的服务陪伴体系,比如会对客户做一些一对一的深度交流,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有定期报告发表观点以及投资者教育栏目,尤其是在大涨和大跌的时候及时反馈,疏导市场层面引起的心态问题,从而让客户有更多的信心,引导客户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除了传统投前、投中和投后密集的陪伴服务外,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兴证全球投顾推出的解忧信箱。如果大家对投资有任何的问题,均可以给兴证全球的投顾信箱(tougu@xqfunds.com)发送提问邮件,以获得专业人士一对一的解答,这为普通投资者和专业的投资机构搭建了最为直接的沟通桥梁。

我在体验的过程中有一些疑问,尝试发了封邮件,没想到在下一个工作日就得到了非常详细的答复,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邮件发送:

收到的回复:

如果大家对于兴证全球基金投顾产品和服务的方方面面,如果有什么问题,不妨也像我那样发个邮件试试,哈哈。

五、总结

本文对基金投顾业务的缘起及对普通投资者的意义进行了具体展开,基金投顾业务力求在“投”层面做到降低组合的波动性,在“顾”层面做到贴心陪伴以尽可能降低投资者的交易频率,以解决“基金赚钱而持有人不赚钱的顽疾”。这相对于此前通过建议刚入市的投资者买普通宽基指数基金的形式去享受股票市场的投资收益无疑更进一步,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最难过的是心态关,而非认知关,基金投顾通过细致入微的投顾服务能够很好的填补这一空缺。

兴证全球基金过去在主动基金上取得了优秀的长期投资业绩,以做精品以及在极端的市场阶段为投资者提示投资机会或风险而闻名于业界。目前它正在积极探索基金投顾这一新生业务形态,从“投”的层面来看,它恪守获取高性价比回报的初心,以期在不降低收益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组合的波动率;从“顾”的层面来看,它通过常规化的高密度陪伴材料以及非常具个性化的解忧邮箱一对一服务,这无疑很好地契合了基金投顾这一业务的初衷。

全文完!原创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在看、收藏、关注四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