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外的“奖励”:公募自购的灰色隐秘

阿尔法工场DeepFund 2022-04-07 23:55

Image

Image

基金自购,已经不只是为了增强市场信心,更关乎基金经理的薪金,并正成为新型利益通道的温床。

在不久前的一次路演中,管理规模超480亿的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锐文表示,除了留下必要的生活费用,已将自己剩余积蓄和父母的全部储蓄投入到自己管理的基金中。

这是近十年来第三次基金自购潮下的一个缩影,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015年股灾之际和2020年疫情之初。

Image

在前两次基金自购潮中,基金公司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责任。

2015年,近40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下权益基金,自购金额达21.46亿元。

2020年,兴全基金率先宣布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6000万,随后天弘、易方达、汇添富、广发、富国、华安、东方红等基金公司也相继发布公告参与自购。

最终,共有41家基金公司宣布以固有资金及员工资金认、申购旗下公募产品,合计金额逼近26亿元,其中自购金额超过1亿元的就有7家。

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基金自购潮发生在3月中旬。

3月16日,在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召开后,证监会表示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出包括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在内的多个工作重点。17日,多家基金公司随即作出反应,开启了第三次基金自购潮的序幕。

尽管本轮基金自购潮还未结束,但从现有情况看,无论从参与的基金公司数量还是金额上,均达到了历史的峰值。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计57家基金公司和券商自购旗下基金,总金额超25.3亿元,其中权益基金的金额为17.49亿,占比达到70%。其中,南方基金、华泰证券资管、大成基金、国泰基金等今年以来实施自购的金额已超亿元。

其实,除了外界看到的基金自购向市场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外,基金经理借此实现个人财富增长的隐秘路径却鲜有人知。

Image

额外的奖励

基金自购最早始于2005年,当年6月8日,证监会下发《关于基金公司运用固有资金进行基金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基金公司将其固有资金投资于基金。

但真正允许基金经理持基,则要更晚一些。

2007年6月14日,中国证监会向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下发了《关于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基金从业人员可以投资基金。

2008年,时任中欧新蓝筹基金经理刘杰文,就曾以50万元个人资金认购了处于发行期的新蓝筹,这是早期基金经理自购的一个缩影。

基金经理的自购行为,在向外界传递出信心的同时,其实也在间接影响着自己的年终奖。

因为基金经理的年终奖是与其管理规模相挂钩的,管理规模越大,年终奖越多。

基金经理自购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必然会带动一部分摇摆不定的基民参与认购,引导一部分想要赎回的基民继续持有,进而影响着管理规模的变化。

我们以业内管理费率最高的主动管理权益基金为例,来简单计算下基金经理年终奖究竟能拿多少。

如果是一只通过渠道代销且管理费为1.5%的基金,通常情况下,管理费一般要分一半给渠道,也就是1.5%*50%=0.75%,而基金经理能拿到扣除渠道费用后管理费的30%作为奖金,也就是0.75*30%=0.225%。

这样算下来,如果是一位管理规模百亿的基金经理,在管理费这一项上就可以拿到2250万的奖金。

除了诱人的管理费外,部分基金公司更是通过激励政策,来鼓励基金经理参与自购。

年后的市场行情,让投资者濒临崩溃,基金公司也是如坐针毡。

3月7日晚间,嘉实基金的工作群里突然弹出一则公司发布的紧急通知——《关于基金经理自购的激励政策规定》。

公司将通过激励机制来鼓励基金经理自购,涉及固定薪资和年终奖。

具体来看,基金经理只要认购旗下基金,薪酬会按照每三个月10%的比例递增。目前,公司旗下基金经理的薪酬范围在3-10万区间,刚任职的基金经理在3万左右,有一定资历的在5-6万左右。

年终奖方面,如果基金经理自购的份额超过150万份,持有时间不少于两年,且业绩排名在前50%,自购部分盈利后给予翻倍的奖励。

几天后,嘉实基金的姚志鹏、谭丽、蔡丞丰等明星基金经理都纷纷参与自购基金。

Image灰色地带

相比前一种实现个人财富增长的隐秘路径,通过利用自购在灰色地带获利的方式,更为耐人深思。

传统手法的“老鼠仓”,基金经理通常使用家人或者与自己的利益关联方账户,先买入相关的证券,随后再用基金资产买入相关证券,当证券的价格被拉升之后,先前利益关联就卖出相应的证券,从而获利。

基金经理从头到尾都是在借用他人账户操作,偷偷摸摸,而一种利用基金作为媒介进行交易的手法则可以“光明正大”的操盘。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基金经理可以先通过自购的方式,在低位买入自己管理的基金,由于基金本就持有一些股票,或即将买入一些股票,所以这实际上是基金经理通过基金间接买入了一些股票。

然后,基金经理买入股票并重仓持有。再通过媒体报道的方式,引发市场关注,吸引投资者跟风。

于是,随着股价的抬升,基金净值也水涨船高。

最后,在基金重仓股票处于高位的时候,基金经理卖出之前自购的基金,赚取了差价,但却不发公告。

因为按照规定,基金经理的自购与赎回无需发布公告,投资者只有在季报、半年报、年报中可以看到。一些基金经理正是很好的发现了规则的漏洞,并巧妙的利用了信息上的不对称。

该手段属于光明正大的“内幕交易”,其核心本质与传统意义上的“老鼠仓”无异,但却不违法。

此前,曾有网友爆料称,“医药女神”葛兰采用的正是这种方式。

根据2020年中欧医疗健康混合一季报显示,葛兰自购该基金总计1000万元。

但是2021年一季报显示,葛兰已于当年2月份全部赎回了该基金,约合人民币1722.46万元,这笔自购,葛兰赚了700万。

Image

从基金净值走势上看,葛兰自购的时点在低位,赎回的时点在高位,颇为精准。

也有人认为,从常理上判断,一位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基金经理,每年光管理费就可以收入过亿,应该不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冒这么大风险的,所以葛兰这笔操作,或许只是个巧合?

但这种利用自购的新型手法,确实在行业内是心照不宣的做法。 Image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