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投资怎么看?基金经理年报观点汇总来了

好买研习社 2022-04-03 23:46

2021年公募基金年报中,基金经理们各抒己见,从各个角度对2022年市场存在的投资机会和风险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对投资理念和方法的论述。观点很多,既有共性,也有分歧,这些共性和分歧到底是什么,如何看待呢?

为了使得我们的结论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我们总结分析涵盖了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观点,如价值风格的袁维德、曹名长、邱栋荣、林英睿等,成长风格的刘格菘、郑澄然、杨金金、郑泽鸿等,以及均衡风格的唐晓斌、程洲等。通过对年报中高频词汇和观点的汇总,基本上能够描绘出2022年市场的投资特点,以及风险与机会。

一、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

这是几乎所有基金经理的共识,不确定性来源于国内外在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周期上的错位:

在疫情不间断的点状散发、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以及预期回落的情况下,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最终传导至整个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的放缓,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中国3月PPI指数降至50%以下至49.5%,进入收缩区间,为年内新低。

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在经历前两年的大放水之后,经济恢复强劲,但同时也带来了超预期的通胀,通胀水平创出近10年新高,美联储加息的次数和幅度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海外流动性的收缩将压制市场的风险偏好,上市公司估值尤其是高估值股票存在估值回归的压力。

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和海外市场的流动性收缩是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两者如何演绎决定了今年投资的方向和深度。

二、稳增长

“稳增长”是出现频次第二多的词汇。正如上文所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在不断增大,“稳增长”的诉求不断强化,政府逆周期调节适逢其时。这会在两个方面给市场带来信心:

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大概率事件,国内市场将维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因此市场整体继续大幅下跌的系统性风险很小;

2、房地产、基建仍是经济拖地的逆周期调节措施,目前作为经济支柱之一的房地产市场触底企稳的迹象明显,国内经济可期,“稳增长”相关领域普遍受到看好,如房地产,基建,设备等。

三、估值

估值成为基金经理们关注的重点,是影响今年投资决定的核心因素之一。对于市场的估值,基金经理们虽有一定的分歧,但整体上看是有共识的:

共识是经历一季度的大幅下跌后,市场整体估值已经趋于合理,处于相对均衡的水平,如中欧袁维德认为从长期视角看,当前的调整给了很好的投资机会,应该积极关注;

对于目前的市场估值,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进行线性外推,用历史的估值数据来判断当前估值水平的高低。被视为风险资产定价锚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长期下行通道中,这无疑会逐步抬高股票市场整体估值水平,除此之外,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将倒逼大量居民财富直接或间接进入资本市场,水涨船高进一步推高市场整体估值,并且这两种情况都是长趋势事件,将会深刻长远地影响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对热门赛道估值的理解,基金经理存在一定的分歧,如华夏基金的郑泽鸿非常明确地提出虽然从3到5年的维度去看新能源行业是有很大投资价值的,但是短期的1年时间来看,新能源行业面临供给释放,供给过剩盈利下滑的现状,从估值与投资性价比来看不高,1年维度预期收益不乐观,应降低预期,这种观点也被多个基金经理提到,而前海开源基金的崔宸龙则认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基本面情况优异,长期空间巨大,值得重点研究,中邮基金的国晓雯仍未2022年新能源行业仍是景气度看好的行业,但是分化会非常明显。

在今年“外忧内患”的情况下,有不少基金经理都提到了在选股时会关注估值与盈利增长的匹配,今年的投资将更加接地气,注重投资性价比,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成长性,这种投资思路转变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会更注重组合的行业均衡配置及对估值的关注,那些估值低,长期成长性确定的行业个股或调整充分的板块成为配置的重心。

四、看好机会

1)低估值

低估值板块成为最多被提及的配置对象,如房地产、基建板块和有成长性的周期品;

2)制造业

中游的制造业也被提及较多,不少基金经理看好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潜力和全球竞争力的前景,兴全基金的谢治宇也是同样观点持有者。目前原油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反而提供了越来越高的安全边际,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业的盈利终将向合理回归,目前是积极布局的时期;

3)医药、消费

近一年调整幅度充分的医药和消费也被提及,尤其是医药被更多提到配置价值,随着这波大幅调整,公募基金在医药行业的持股比例大幅降低,当前时点,长坡厚雪的医药行业或许已经重回机构投资者的视野。

葛兰年报中依然长期看好创新药的未来发展。看来,她没有因为市场行情不好,而放弃自己一直坚守的投资方向,预计她今年大幅度换仓的可能性很小。

赵蓓认为,香港生物医药板块经过之前的下跌后,现在的估值已经不高了,创新药的性价比很高。如果后面疫情缓解,医疗服务和消费医疗板块的表现会很好。最近火热的中医药板块,也进入了赵蓓的视线,她会根据估值的情况,精选一些个股。

赵蓓的徒弟,谭冬寒认为,之前医药板块的下跌,是因为成长股的估值太高了,不是基本面的恶化,也不是行业扭头向下的拐点。医药板块后面的走势,还是要看企业的业绩增长,CXO仍然是高景气度和高确定性的板块。仿制药的“政策底”可能已经到来,连锁药店的竞争压力得到缓解,政策利好在推动中药的发展。

同时,医药指数的估值水平也运行到近5年的相对低位:

全指医药指数的PE百分位:14.05%

2022年投资怎么看?基金经理年报观点汇总来了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日:2022-4-1

中证医疗指数的PE百分位:2.14%

2022年投资怎么看?基金经理年报观点汇总来了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日:2022-4-1

中证医药指数的PE百分位:

2022年投资怎么看?基金经理年报观点汇总来了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日:2022-4-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