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正式登陆新交所 计划在新加坡构建智能技术阵地

中国经营报 2022-05-22 23:52

本报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上海报道

5月20日,蔚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正式开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NIO”。这标志着蔚来成为全球首个三地上市的车企,同时也是首个同时在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

“今天是蔚来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新加坡上市对蔚来全球业务发展计划意义重大。借助新加坡在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战略地位,蔚来进一步完善了全球资本市场布局。”上市当天,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

李斌透露,蔚来将借助新加坡的国际经济与科技中心的优势,与新加坡本地科研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在新加坡建立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研发中心,进一步完善蔚来的全球研发与业务布局。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之所以蔚来选择深度捆绑新加坡,在于其在自动驾驶领域探索已久,早在2013年新加坡政府就已率先提出“新加坡自动车计划”。同时,新加坡在汽车制造领域已然形成产业集聚,大众、戴姆勒、博世等行业龙头企业此前也都纷纷在此建立研发中心。

“蔚来无疑是中概股企业‘第一个吃螃蟹’的。”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蔚来此次成功三地上市给很多中概股企业一个启发:新加坡资本市场是最佳选择之一,上市组合多元化也是当下一个不错的方向。

新加坡上市当天,蔚来港股全天强势,股价上涨9.55%至135港元。收盘后,香港恒生指数公司公布季检结果,蔚来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综合指数

蔚来汽车图片1.png

(蔚来成功登陆新交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加坡“引力”

选择新加坡上市,是蔚来进行国际资本市场布局的其中一步。同时,蔚来看重的还有新加坡的国际经济与科技中心地位,以及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先发优势。

早在2013年,新加坡政府就已率先提出“新加坡自动车计划”,正式开启新加坡自动驾驶应用之路;2017年,新加坡政府修订《道路交通法》,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进行测试。

此后,新加坡自动驾驶区域不断扩大,至2019年,西部超过1000公里的公路可供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同时,为了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所有内燃机车,新加坡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充电点的数量从1600个增加到28000个,并鼓励购买电动汽车。

另一方面,汽车制造领域龙头企业也纷纷“牵手”新加坡。例如,大众、戴姆勒、博世等均选择新加坡作为战略制造枢纽并设立研发中心;韩国现代投资4亿新币在裕廊创新区设立电动汽车厂,预计2025年年生产规模达到3万辆;德国大陆集团也在新加坡研发超过1300人,2018年起与EasyMile合作布局无人驾驶。

一名产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新加坡政府试图首先将新加坡打造为全球自动驾驶应用城市样本,再将建设经验及方案对外输出,以此扩大全球影响力。同时,新加坡在自动驾驶领域能够获此成就,究其原因在于国家规模较小,意味着新加坡政府层级无需繁杂冗长,即可将其政策意志快速而准确地传递至各区域。

“新加坡政府将科技发展视为国家发展政策之一,投入大量资金补贴以吸引国外科技企业入驻。极为开放的文化环境、宽松的政策支持,以及发达的金融市场,吸引着众多跨国企业在此设立总部。”上述人士进一步说道。

正因如此,蔚来将与新加坡本地科研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并在新加坡建立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据悉,接下来,蔚来有望深度融入新加坡的产业创新环境,通过当地的人才资源及行业技术积累的获取,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全球化提速

研发及业务的全球化布局,是蔚来与生俱来的一个鲜明标签。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5 年,蔚来就开始在全球范围招聘经验丰富的汽车和智能技术相关人才,并在美国、德国和英国组建团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