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配置+分散选股 公募量化基金弱市更抗跌

中国经营报 2022-05-29 00:04

本报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震荡市环境下,公募量化基金的“抗跌”属性逐渐凸显。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共有18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公募量化基金逆势取得了正收益;其中,表现较好的增强指数型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6%。同时,对冲量化基金整体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中长期视角上,部分公募量化基金的业绩可与主动权益类产品相媲美。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公募量化基金仍然属于“小众”产品,单只公募量化基金的规模普遍较小。有受访人士向记者指出,公募量化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完善的量化基金评价体系,科学地评价量化公募基金,而不是用短期地标尺去衡量量化基金的表现。因为越是短期的比拼业绩,越容易让基金去逐利,进行风格上的偏离。

招商、大成量化基金近三年收益率超70%

在公募市场上,量化基金被分类为主动型、指数型(包含指数增强和被动指数)以及对冲基金。与之对应,公募量化基金的投资策略不尽相同,因此风险收益特征也存在差异。

其中,中长期业绩表现较为稳健,且在今年内表现出较强“抗跌”能力的基金为指数增强产品。根据Wind数据,截至5月25日,西部利得国企红利指数增强A最近三年的收益率达到72.87%,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10.83%;该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6.13%,不仅超越了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表现(-19.37%),也超越了基金的业绩基准(3.78%)。

国企红利指数增强基金是典型的价值类基金,在热门赛道股退潮的时候,业绩优势就得以表现。”西部利得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盛丰衍向记者具体分析,从收益分解的角度看,指数增强产品的收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跟踪指数的Beta收益,这一块和市场风格有比较大的关系,比如在今年一季度的市场环境当中,高股息、低估值风格类的股票比较占优,那么跟踪这一类指数的产品收益也会相对靠前;第二部分是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即超过业绩基准的部分,这一块主要取决于基金经理所采用的策略,用心打磨后的策略叠加上足够的时间,超额收益就会体现出来。

同时,主动量化基金(也属于主动权益基金)中,也不乏中长期业绩表现不错的产品。虽然今年年内获取正收益的主动量化基金较少,但也有部分基金表现出较强的控制风险的能力。根据Wind数据,截至5月25日,表现最好的主动量化基金为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其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41.15%;另外,长盛量化红利策略、浦银安盛量化多策略、招商量化精选A、大成动态量化等27只主动量化基金将年内跌幅控制在10%以内。其中,招商量化精选A、大成动态量化等多只基金最近三年的收益率超过70%,均大幅超越同期的业绩基准。

大成动态量化混合基金经理夏高告诉记者,管理主动量化基金,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市场择时、行业配置、风格轮动、个股选择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基金经理(基金公司)需要明确基金产品的定位,如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或是中等风险中等收益,或是低风险绝对收益。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产品的投资策略和所需要的能力。“我的产品定位为长期稳定战胜基准指数的权益基金,所以不进行大比例仓位择时,控制适当的行业和风格偏离,主要通过量化模型选股来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不过,指数增强产品、主动量化产品内部的业绩分化均比较突出。例如截至5月25日,今年以来下跌幅度超过20%的指数增强基金共有55只,在有可比业绩的指数增强基金中的占比约为四成。

相比之下,对冲基金整体抗风险能力更强,年内表现最弱的对冲基金,跌幅为4.14%。还有个别对冲基金也在年内实现了一定的超额收益。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华泰柏瑞量化对冲、华泰柏瑞量化收益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均超越了基金的业绩基准。但其他同样在年内实现正收益的对冲基金多数未能超越业绩基准。

严控跟踪误差+一定超额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五个月,A股的波动颇为剧烈。截至5月25日,上证指数较年初的高点下跌了14.62%,深证成指今年以来的跌幅达到25%;沪深300指数则下跌了19.37%。由此,多数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年内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年内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0.9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