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一位兼顾低估和成长的价值坚守者

小5论基 2022-01-12 23:49

众所周知,“用长期业绩说话”的中欧基金在人才培养方面向来颇有一套,比如已经成名的周应波、葛兰、卢纯青等基金经理,以及最新被大众关注到的袁维德、刘伟伟、罗佳明等中生代基金经理,大多都是中欧基金内部从研究员培养而来。

而这其中,自然不乏这两年比较流行的“画线派”基金经理,比如其中的袁维德就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位坚守低估不扎堆的价值黑马基金经理。

照例先来看些综合自网络的基金经理公开信息。

从工作履历来看,袁维德,硕士研究生,2015年加入新华基金,从事金融工程研究,随后覆盖TMT、电新等行业;2015年7月加入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任研究员,期间覆盖科技、大消费、地产金融、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的深度研究。袁维德最早于2016年12月开始担任公募基金经理,有10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和4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现任中欧价值智选、中欧睿泓定开、中欧新兴价值等基金的基金经理。

从投资理念上来看,袁维德将安全置于投资中第一要务在估值合理的情况下兼顾质量,力争以尽量低的净值波动取得较高的收益。

在实际的投资中,袁维德偏向于自下而上选股,主要通过选择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获得长期超额收益。组合层面,他淡化仓位择时,行业上优先配置估值合理、向下空间小、处于景气度底部或未来向上空间较大的行业,并在符合买入条件的行业中,进行行业分散和均衡配置;个股上他偏好选择低估值行业中最具超额收益的公司,具体考察企业文化、业务壁垒、能力圈等方面。

从投资风格上来看,袁维德一般被认为属于价值风格,不过我觉得他的价值风格会比深度价值风格要“成长”一些,或者也可以认为是价值成长风格中更偏价值的风格

对基金经理有了一些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下他管理基金的情况。

我先以他目前在管最典型的中欧价值智选(166019)为例给大家看个收益回撤图:


中欧价值智选成立于2013年5月14日,袁维德于2020年5月15日开始接手管理这只基金,并于2020年5月29日开始独立管理这只基金至今。

从收益率的角度来看,这只基金在袁维德管理期间(2020年5月15日至2022年1月7日),总收益率为110.82%。在跌宕起伏的2021年,这只基金在继2020年取得60.94%的年度的情况下,再度取得了52.41%的优秀业绩。

从回撤控制的角度来看,这只基金在这段时期内的最大回撤仅为-6.66%,这个最大回撤发生在2020年11月的一波小调整时期。事实上虽然时段不长,但从上图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这只基金的回撤控制能力极强,一眼望去,基金大部分时候的回撤几乎都被控制在5%以内,就好比2022年的第一周的这波调整,这只基金的跌幅也就是-4.19%(来源wind,截至2022/1/7)。

光看基金本身的收益和回撤数据我估计大家都没啥感觉,所以我们不妨来看下基金和沪深300指数的一个简单对比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尽管袁维德接手管理这只基金以来的这段时间不算长,但在这段时期内,市场先后经历了震荡市、普涨市、分化市,而在这在各类行情之下,基金均有亮眼表现:

比如2020年的这波普涨市(金色竖线左侧),基于沪深300指数基金很明显有超额收益;而在2021年市场发生分化的情况下(金色竖线右侧),基金依然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继续保持屡创净值新高的画线态势。

所以接下去,我们不妨就基于中欧价值智选最近四个季度的重仓情况表来看下他具体是怎么做投资的:

这个表格所包含的信息还是很多的:

首先,从仓位管理上来看,袁维德基本不做仓位上的择时,长期都保持稳定且较高的仓位。

中欧价值智选是一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基金合同规定其股票仓位比例为0%-95%。

在实际的运作中,基金几乎都保持在9成左右的高仓位运作,最新的2021年三季报显示其股票占净值比为93.29%。

其次,他在行业配置上较为分散和均衡,持股集中度适中。

如前所述,在10年的投研过程中,袁维德在行业层面的覆盖较为宽广,既有TMT、电新等偏成长的板块,也有金融地产、大消费、制造等偏价值的板块,也就是说,他在行业上的能力圈本身就融合了价值与成长两种风格。

这一点我们从上图中就能简单看出来:比如以2021年中报为例,配置比例最高的分别为银行、传媒、轻工制造、机械设备和煤炭,正好覆盖了所有的五大行业领域。在符合他买入条件的行业中,他还会进行行业分散,单一行业集中度不超过20%,具有强相关性行业合计持仓占比不超过40%。

在行业配置较为分散和均衡的基础上,他的持股集中度则较为适中且长期保持稳定: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其持仓集中度长期维持在50%左右的中等水准,最新的2021年三季报显示,其持仓集中度为48.16%。

第三,个股层面,袁维德的价值风格明显,市值风格偏中小盘,整体投资风格稳定。

众所周知,袁维德加入中欧基金之后,先是担任价值策略组研究员,后来又与深度价值风格老将曹名长共同管理基金,因此也造就了他看重低估值,始终将安全置于投资第一要务的投资理念。

但作为一位价值坚守着,袁维德也有其独特之处:比如他的投资组合除了低估值特征显著之外,也表现出兼顾持股质量和成长性的特色;在个股的选择上,他除了注重个股的安全边际之外,还偏好细分行业的龙头

最终袁维德在低估值、好公司和高景气的不可能三角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投资策略:以低估值为盾,以好公司为矛,兼顾景气度,以此搭建稳固的投资组合。

从上图中来看,袁维德的组合呈现出明显的中小市值特征,不过我认为这更多是他一个比较研究发现价值的投资结果,而并非一开始就区分大小市值进行投资,他更关注依然还是估值和公司质量。

第四,风险控制层面,袁维德会通过有效的资产组合方式来降低组合业绩的波动。

首先,袁维德会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把行业分为消费医药、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这三大类,以这三类驱动因素不一样的资产来构筑组合,通过这三类资产之间的相互弥补平滑部分行业层面的风险。

其次,在个股集中度适中的基础上,组合在个股层面的关联度也较低,因此在市场风格急剧切换时个股之间不会出现共振,组合中某类个股下跌时,也会有另一类个股上涨,二者能有一定的对冲效果。

上述两方面结合,体现在基金业绩上,就是组合的波动被显著平滑,回撤被有效控制。

话说一顿分析猛如虎,这只基金的业绩在全市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我们来简单看个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市场偏股型基金中,中欧价值智选在收益上不是最好的,在回撤上也不是最小的,但是两者结合之后不仅妥妥位于最佳的第一象限,能“出其右上者”仅有一只基金。

没错,这只名为中欧睿泓的基金也是袁维德管理的。

不得不说中欧睿泓这只基金真的很厉害:自2018年袁维德管理以来,先后经历了熊市、震荡市、普涨市、分化市,在各类行情下,其均有不错表现。

具体来看,作为一只权益仓位最高不能超过60%的定开型基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欧睿泓取得了157.58%的累计收益率,而其历史最大回撤仅为-12.92%;过去的2021年,中欧睿泓取得了53.93%的年度收益率,而其年内最大回撤更是仅为-4.33%。

限于篇幅我就不多讲了,最后给大家看个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阶段涨幅情况结束这个部分:

袁维德管理的基金产品业绩如此优秀,机构自然是不会错过:

上图是中欧价值智选的持有人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机构在2020H2到2021H1两期之间显然有一个大幅增仓的动作,2021年中报显示机构占比高达71.43%,折合成份额接近9亿份,规模按照当时的净值来算则超过50亿,由此足见机构对他的高度认可。

结束本文之前简单介绍一下他于2022年1月17日发行的新基——中欧多元价值三年持有(A类014404;C类014405)

这只基金除了继续秉持他“好公司为矛,低估值为盾”的价值投资之外,与中欧价值智选的最大区别:一是可以投资港股,投资范围更大;二是设置了3年的持有期,避免频繁买卖、追涨杀跌。总体而言是一只非常值得关注的产品。

讲到这里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最后我找了一段袁维德对个人价值的理解,分享给大家并结束本文:

“我觉得,对一个基金产品来说,基金经理的价值观是很重要的。这会决定,他将在基金运营中呈现出怎样的个人价值。我对个人价值的理解是,作为基金经理,不仅要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持有人谋取相对满意的投资回报,还要通过专业技巧控制回撤,让持有人对收益稳定的预期相对明确。对于那些不善于择时的投资者来说,这种预期的稳定,可能更符合他们的投资需求。”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