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败力争“长”胜,来认识下这位均衡价值投资妙手

小5论基 2023-03-08 07:54

众所周知,价值投资风格因为其天然的逆向投资特征,大部分时候都不得不忍受日复一日的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既不会去凑热闹追热点,也不会有那种风来了就出彩的惊艳表现。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市场上秉持价值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并不在多数,并且不同的基金经理对价值投资的理解也并非完全一样。

比如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在他的投资观里,“价值”并不是一座孤岛。周期和系统均衡,都是他赖以践行价值投资的基石。

而这位基金经理就是来自中欧基金的蓝小康

一、聚焦长期价值,绝对收益思维,能力持续拓展

照例先来看些综合自网络的基金经理公开信息。

从教育背景和工作履历来看,蓝小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曾任日信证券研究所行业研究员、新华基金行业研究员、毕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北京新华汇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2016年12月加入中欧基金,2017年5月开始担任公募基金经理,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和近6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现任中欧基金价值投资策略组基金经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管中欧红利优享、中欧价值发现两只产品,管理总规模为60.10亿元(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

从投资理念上来看,蓝小康秉承价值投资理念,善于捕捉价值发现的节奏,拒绝纯粹概念式的主题炒作和跟风买入,寻找行业中好公司更具性价比的阶段,追求长期绝对收益的目标。

从投资框架上来看,蓝小康将“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分析相结合,以构建预期收益更高、风险相对更小、偏绝对收益的资产组合,使得投资者有更好的持有体验。

“自下而上”是其投资的基础,蓝小康对个股筛选设定了严苛的价值标准,看重长期公司能否创造稳定的自由现金流,对公司的商业模式、行业竞争力、企业治理、企业文化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关注公司的估值水平,希望寻找在当前阶段成本合适、具备性价比的股票,综合寻找“好公司+好行业+好价格”的标的。

“自上而下”的视角上,蓝小康坚持从长期出发,在周期波动中,把握确定性更高的投资机会。他注重在宏观环境下对金融、周期、消费、医药、TMT和高端制造等几大板块资产的研究,在不同时间其参与度和节奏会有所不同。

从投资风格来看,我认为蓝小康属于具备宏中观视角的价值风格

二、在管权益产品超额收益明显,收益回撤比高

对基金经理有了一些基本了解之后,我们再来看下他管理基金的情况。

这里我以他目前独立管理的产品中欧红利优享(004814)为例来做些说明。

中欧红利优享成立于2018年4月19日,蓝小康于2018年4月20日开始参与共同管理这只基金,并于2021年2月10日开始独立管理这只基金,至今已近5年。

从收益率的角度,截至2022年12月31日,这只基金(A类份额)成立以来的总收益率为61.78%,相比其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超过60个百分点(中欧红利优享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沪港深高股息精选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超额收益极为明显(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

风险控制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他开始独立管理这只基金的时点(2021年2月10日)正好是沪深300指数的牛市顶点,而自这个最高点至今(2021年2月10日至2023年2月24日)的这段时期内,基金的最大回撤不到沪深300指数同期-39.59%的一半,基金抗风险能力可见一斑。

有鉴于价值风格产品经常被人“诟病”涨得慢,所以我们再来看个图:

上图选取的时段为蓝小康任职期间的2018年4月19日至2022年12月31日,时间跨度超4年。

如图中所示,中欧红利优享确实不是区间内年化收益率最高的,同时也不是区间内最大回撤最小的,但两者结合来看,能在两个维度上同时跑赢这只产品的甚至不足7%,充分展示了“慢就是快”这条投资真理。

三、蓝小康的均衡价值投资之道

随着能力圈的拓展以及市场经验的丰富,蓝小康在价值风格的基础上也有一些变化和尝试,所以我们就基于其历史持仓数据来具体探究下。

这个表格所包含的信息还是很多的:

首先,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蓝小康整体淡化仓位择时,大部分时间倾向于都保持高股票仓位运作。

中欧红利优享是一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基金合同规定其股票仓位比例为0%-95%。

在实际的投资中,组合平均都保持在90%以上的高股票仓位运作,仅在市场下行确定性很强的时候才会下调股票仓位,以应对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

不过组合的股票仓位最低也没有低于80%,由此可见基金经理并不以仓位择时作为获取收益的主要方式,更多是避险考虑。最新的2022年四季报显示其股票仓位为94.16%。

其次,组合在行业配置上较为分散和均衡,个股集中度适中。

蓝小康具备强大的学术背景(材料学博士)和丰富的研究经历(化工研究员起步),投研能力圈较为宽广,深度覆盖周期、金融、科技、消费与医疗等诸多行业板块,从能力圈的角度来看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这一点从中欧红利优享历史持仓的行业分布就能看出来:

一方面,组合的行业配置范围较广,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覆盖了(除综合之外的其他所有)30个行业,行业层面具备足够的广度。

另一方面,周期、金融、消费和医药等板块又在组合历史的行业配置中占据重要角色。

比如从上图历史持仓中可以看到,配置比例超过10%的行业总共有10个,对应的板块主要就是基金经理较为擅长的周期(有色金属、煤炭、交通运输)、金融(银行、房地产、非银金融)、消费(家用电器、轻工制造、汽车)和医药生物,行业层面具备足够的深度。

这种投资能力圈上的深度和广度也为其在行业层面做均衡配置以及行业调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历史持仓来看:

一方面,组合侧重风险规避和把握确定性收益,行业配置上既分散又均衡,单一行业的配置比例不超过20%;

另一方面,组合的行业配置也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时间对不同行业板块的参与度和节奏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组合在行业均衡分散基础上还会有一定的动态调整过程。

基于历史持仓来看,具有代表性的几次调整是:

比如2019年底,组合从偏贵的消费、医药等板块转向金融、周期制造等低估值方向;再比如2021年初,组合从当时估值较高的大盘蓝筹股转换成中小盘价值股和周期成长股;包括2022年初遵循“低估值和制造业”的投资主线,配置了煤炭、石油石化、房地产等稳增长方向的行业。

如果回过头来看,一方面这些调整都踏准了节奏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此可见基金经理在其擅长的板块中还具备较强的中观行业配置能力;另一方面,基金经理虽然在板块上有一定的切换,但其本质上考虑的还是估值与基本面的匹配。

在行业均衡分散的基础上,他的持股也较为分散,持仓集中度(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的比例)适中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其持仓集中度平均维持在48%左右的中等水准,长期来看则有下降的趋势。最新的2022年四季报显示,其持仓集中度为38.61%。

除了行业分散和均衡,持股分散也是基金经理分散组合风险的方式之一。

第三,组合整体偏价值风格,市值风格上无偏好,投资风格较为稳定

从持仓个股的风格来看,组合整体的价值风格特征极为明显。

而从市值风格上来看,组合没有明显的偏好,组合所呈现出来的市值风格更多是其行业配置和个股精选的一个结果体现。

(注:以上持仓分析数据均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截至2022/12/31)

四、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也适合个人投资者作为底仓长期持有

综上,蓝小康这种聚焦长期价值的投资方式收益较为稳健,因此他的产品已经得到机构投资者的重点青睐:

上图是中欧红利优享的投资人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近的两期在总份额大幅增加的前提下,机构持有比例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最近一期2022年中报显示,总份额大增至11亿份,机构持有比例更是大幅提升至94.28%,对比前一期2021年年报的数据,相当于机构在这一期中大幅买入近10亿份,由此可见机构对他的高度认可。

另一方面,其所具备的绝对收益思维也使得组合在弱市的抗跌能力较强,非常适合个人投资者作为底仓长期持有:

尾声

最后部分,介绍一下他于3月6日-3月17日期间发行的一只新产品——中欧融恒平衡混合(A类:017998;C类:017999)。产品可在天天基金直接参与认购。

这只产品将继续秉持他均衡价值的投资理念和策略框架,与中欧红利优享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是一只平衡型基金股票仓位为20%-70%(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超过50%),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45%+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5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5%。

对于1)不想赌单一赛道,注重均衡配置;2)不想错过2023年经济复苏行情,又担心波动太大;3)风险承担能力相对不高,但追求高风险收益性价比等的投资者,我认为这是一只非常值得关注的产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