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海南调研纪实

股友31128P7C60 2023-05-14 07:43

2023年5月8日,在进行完云南版纳的天然橡胶调研之后,我们再次来到海南,对中国第二个主要天然橡胶产区进行调研。此次调研我们涉及3家民营工厂及一家海胶工厂。以下是此次调研的纪要。

一、 海南加工厂与云南加工厂的区别

海南加工厂与云南加工厂有着明显的区别。我们此次调研的几个工厂,均有浓乳加工装置。并且加工的主要胶种是浓乳。这反映出在浓乳高利润的背后,海南的加工重点转向浓乳,并挤占大量的原料,使得海南的全乳产量大为缩小。

海南与云南在地理上的区别是:云南毗邻老挝、缅甸等国,有大量的原料可以进口,因此,尽管当时我们调研云南时,云南本地的原料并没有大量产出,但若干工厂均能继续开足马力,大量生产干胶。海南作为一个岛,并不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毗邻。因此在原料,尤其是胶水的供应上只能依赖于本地。据当地工厂反应,海南本地前期也受干旱影响,原料产出较少。

二、 海南加工厂工人的情况

由于原料供应不足,工人并不能保证都有活干。因此工人工作的形式是灵活的。当原料供应充足时,工人回工厂工作,领取计件工资。活比较多的时候,一个月有五千到六千的收入。产量低的时候,只有两千左右的收入。收入相对不稳定。产量最高的时候月工资也可以到达9千左右。但全年下来,由于工作量不能饱和,因此收入约在三至四万左右。

但海南地处热带,有大量的水果收获,非胶经济发达。而且一年四季,不断有新的水果产出。工人在工厂没有工作的时候,可以出门打临时工,比如采摘水果等。同样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

乳胶工人的工艺流程掌握需要1个月以上才能熟悉。干胶有多个岗位,每个岗位的培训要十几天。把各个岗位都弄清楚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三、 海南的割胶情况

割胶工人的年龄分布同样偏大。主力是70后,有部分80后,90后基本上不割胶了。

一个人一天约割一个树位,350株。按照目前的价格:11-11.5元/公斤,一株树约能产出0.5-0.6元。一天的收入大约在150-200元之间。如果自己没有树,是替他人割胶的话,一天的收入约为120元。

海南替人割胶的比例很低。常见的分成比例是6:4,割胶工拿6,农场主拿4。其他比例也有,但相对不大。作为雇主来说,要出割胶的装备,要对胶林进行维护等,因此也不能接受太低的分成比例。

海南高产季节,全岛一天约有5000-6000吨的产量。5月初胶水的产量在2500吨左右。目前因为降雨影响割胶,在1500-1800吨的胶水。

目前由于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弃割的情况会比较多。胶农在日收入低于200元的时候,割胶意愿大幅下降。

四、 种植和产出分布

不同地区产量分布有所不同。其中儋州产量最大,有6万吨,白沙4万吨。澄迈3.7万吨。琼海2.9万吨。琼中:2.7万吨。全岛的天然橡胶折干后的量有35万吨。

全岛的种植面积约有800万亩。农垦约占一半。

海南一年的浓乳产量约为30多万吨(2022年),折干后约有20多万吨。

琼州、文昌等地有胶团胶块产出,用于干搅的原料,生产9710等轮胎胶等。大约能产10万吨左右的干胶。

五、 浓缩乳胶的下游需求分布情况

浓缩乳胶的下游需求主要分布在华北的河北一带、华东的江苏和浙江、华南主要在广东的广州周边一带,广西这边的桂林等地有所覆盖。其中河北一带以气球、手套等薄制品为主。华南以乳胶丝为主(例如有拉力的松紧带),手套为主。桂林以医检手套为主。广东主要以家用手套为主。西南四川等地有一些小规模的发泡企业。

全国的浓缩乳胶需求在90-100万吨之间。其中发泡产品是大头,约在50万吨上下。另外医检手套约占20万吨。乳胶丝约有十多万吨的比重。剩下的分布在安全套、胶黏剂、乳胶漆等产品上。

六、 浓乳的生产:国产替代进口比例将可能逐年上升

目前我国浓乳的产量大约占总需求的30%-40%。国产替代仍有很大的空间。

在过去的这一段时间内,首先第一步是海南的浓乳生产比重在逐渐提高中,而从2020年开始,云南也加大了浓乳的产能投放。泰国的浓乳价格相对国产浓乳有一个较大的价差。过去维持在1000-1400元/吨。目前价差维持在500-800元/吨之间。越南的浓乳价格与国内相差不大,但存在4%的税点差异(国产浓乳的税是9%,进口浓乳的税是13%)

在交割品价格被长期压制的背景下,浓乳的生产由于有更高的利润,因此国内的产能向浓乳转移已经被证明是趋势所在。浓乳的产能不断扩大,在不断侵蚀全乳的原料来源。在这一背景之下,国内全割品的产量势必要受到抑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ru的价格。当交割品的产量逐年降低,最终RU的价格将可能要向RSS3靠拢。

七、 砍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由于橡胶价格持续低位,而其他水果价格较高,因此多少会出现砍树的情况。

不过国家有规定,500万亩的核心胶园。其中海胶有200万亩红线,民营胶有300万亩的红线。这部分胶林是无论如何不能砍掉。即便树砍掉了,也必须要有新树更替上去。整个海南的橡胶林目前约有800万亩。在除掉500万亩的“红线”胶林外,剩下的300万亩胶林将可能逐渐萎缩。红线以外的橡胶树,要砍伐的话,也需要报备,不能随意砍伐。但下有对策。农民可以在树底下钻一个洞,往洞里面注药。久而久之,树会自然死亡。届时树即可被砍掉。

目前槟榔的经济效益要大大大于橡胶树。槟榔的一亩地产值一年约在一万左右,而橡胶林的一亩地一年产值在一千左右。产值相差有10倍之巨,因此农场主有较大的动力把橡胶林改种为槟榔树。

举例来说,有两个农场,甲农场原先年产量为4千吨以上,但目前只有不到一千吨。乙农场的产量原先有2800吨,目前产量只剩下500-600吨。

八、 胶龄分布

超过30年的约有120万亩。

20-30年的约有140万亩。

8-20年的约有340万亩。

8年以下的约有200万亩。

九、 结论:低价下弃割现象较为常见,影响产出增加

海南开割的时间也是在3月27日,但开割以后产量也一直没有提起来。背后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干旱,一个是低价下割胶工的割胶意愿不足。

我们从调研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胶价较低的时候,橡胶的产出会面临两个困难:一个是割胶率不足,另一个是砍树替代。前者是短暂性的影响供应,而后者对供应的影响是长期性的。

另外一点是浓乳对全乳的替代,这一点在海南表现已经很明显。海南的很多工厂都在扩大生产浓乳。这导致全乳的产量不足。在特殊的时间段里表现格外突出。我们认为这一现象可能各年会有反复,但是总体趋势是浓乳在不断扩大,挤占进口产品的份额。从泰国浓乳与国产浓乳的价差逐年收窄这一事实上便可看到这一个结论。

天然橡胶价格的底部已经是较为明确了,但它的上涨,需要有一些特殊因素的推动。例如当下,市场炒作的热点便在于收储上。对行情形成了较大的波动。但我们认为,收储这一事件驱动性的价格影响,可能是脉冲性的。持续力度有限。橡胶要形成持续有力的上涨,还是需要等待下游需求的真正复苏。

十、调研相应图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