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产——“全球最大实物衍生品市场”

股友n3568P7369 2022-07-31 08:04

一个市场合理的存在,是有需求催生的。当需求正在萎缩或逐渐消失时,奉劝早些安全离场,因为市场是无情的。

中国大陆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房地产商品化以来,地产价格发生了指数级的爆炸效应,不光是市场化导致的结果,这与一帮玩杠杆的投机客息息相关,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用“地产金融”这个词来形容中国的房产市场一点都不为过。开发商用拍来的土地跟银行借贷或者自行发债(第一、二个杠杆),在一大片荒地里放进几个推土机、吊车机,再在边上建一个售楼部——堪比“陆地版航母”。开发商开始向市场销售“期房”(最后也有可能变成烂尾房)后,仅凭一张白纸合同而获得的销售款再去拍地(第三个杠杆),如此循环,杠杆套杠杆,推升成了如今的房产市场!

从消费者角度,对于已经被加了多次杠杆的期房,先付一部分首付,拿着期房的“房票”跟银行去签几年至几十年不等的贷款合同(又是一个杠杆)。中国衍生品市场,在房地产行业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在消费者群体中,不乏是由于刚需才贷款买房。实际刚需购房者占总购房人群的比例是多少呢,从人均住房面积这个侧面来观察,自90年代初以来直到现如今,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仅仅几个平方米到目前超40平方米(不包括农村住房面积)。当时的极度需求到如今的饱和。现目前的购房者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刚需,真心需要打个问号?

从地方政府层面,通过棚改、卖地、建房,来拉动当地经济数据,可谓是简单粗放、立竿见影。2021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接近65%,不管是大部分沿海发达城市还是各省中心城市早已达到发达国家75%城镇化率这个指标。经历过高速成长的中国房产市场,至现如今,真正实际的需求是什么,还剩留有多少刚需市场等待开发?对于依靠刺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来拉动当地GDP的经济策略,还能持续多久?人均超4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还留有多少空间及需求可以增长呢?已经被高度杠杆化的房产市场,是否还有继续加杠杆的必要?

消费者(刚需者)不会因为房价跌破房贷而放弃他们的第一住所,只有付不起月供时才会失去;房产商不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砸锅卖铁“保交房”,只有扭曲的结构被市场所调整过来房子才不会烂尾。因为自由开放的市场既是无情的,也是公平的。

相关证券:
  • 万科A(000002)
  • 保利发展(600048)
  • 碧桂园(02007)
  • 华润置地(01109)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