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买入这些基金

马哥价值投基 2021-04-13 23:58

好久不见,今天抽空来看看,再不来,怕大家把我忘了图片


我这两月实在太忙了,公司到了开始寻找规模化增长的阶段,倒不是因为需要做很多事情,一方面,交际需要花很多实际;另外就是,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决策,需要思考,需要等待,这些往往比较费心力。但最近总算有些阶段性成果,还是较满意。
这个月公司还有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处于等待状态,一块石头没落地,所以也没啥心思顾其他。个人感觉,我是属于执行力很强的那种吧,想到啥就直接干,所以不太喜欢这种被动等待的感觉,但也没法,期待下这个月的好消息吧~
........

聊回投资,最近一两月,市场下跌了不少,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那就是我对下跌的容忍度特别高,跌多了我就直接卧倒了,这个心理我感觉其实不好,尤其如果投资的是股票的话,因为单只股票的风险特别高,如果是一根筋忍受亏损,长期不卖,那有可能跌到你不认识爹妈。
我有一点点仓位在股票上,对比起来,我的股票收益明显没有基金的高。一方面,最本质的原因肯定还是在于我看得不够准,不够透彻,没有真正懂,但有有时候单只股票的风险真的是莫名其妙高(比如顺丰21年一季度业绩暴雷亏损,完全是行业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普通的投资者如我们,根本无法提前捕捉);而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亏损的容忍度高,看错的标的没有及时割肉止损,导致亏损加大。
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大部分资金投资到基金里面,并不是因为我基金的亏损容忍度低,其实基金也是一样能够容忍亏损,只不过优秀的主动型基金经理,长期来看,总是赚钱的;对于业绩稳健的指数型基金,长期来看,也能够保持一个不错的收益。所以适合我这种长期投资者。
与亏损容忍度高相对应的就是,对盈利容忍度低,这一心理我倒是没有,很多标的我是能够拿到翻倍的。比较悲剧的是,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亏损可以被套放几年,但稍微赚到一点就着急马上卖了”,这种在股市里是很容易被收割。
总之,就是第一要选择好标的,看懂是盈利的前提;其次,要培养长期投资的习惯,把眼光和格局拉长来看。
........

最近市场回调,有些标的又开始达到建仓的线了。我计划加仓的几个方向:地产、中证500、保险、中概互联ETF
前三个都属于我目前持仓的基金。其中地产和保险,年报和季报业绩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爆发式增长,每年10%左右,还是可以期待。
中证500又进入了低估区域,可以长期定投。
中概互联里面最大的两只是腾讯和阿里,加起来占到超过50%仓位,这两只都是30倍左右PE,业绩比较稳健,是很好的长期投资标的。一直在等待便宜的机会,最近差不多到位了。
另外医疗医药方向,也是长期看好的, 如果下跌也是会出现很多机会。

市场低迷期,就是考虑买入的时期;市场热潮期,就是考虑卖出的时期。
附截止到今晚的持仓如下:

图片



【本周操作】。目前实盘组合3000万+。

马哥公布实盘,是因为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想让中国每个家庭都知道投资理财这件事,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想用亲身实践来告诉大家一个道理:
我们普通人是可以通过投资基金赚钱的,理财这件事,门槛并不高,任何人都可以来参与,这不是有钱人的专属!也不是资本家的专利。
长期看,年化26%,十年十倍,20年100倍,30年10万变1个亿,殊途同归,坚持复利,跟起点资金关系不大。


最近公司在请猎头帮招人,希望挖些管理层来。昨天面试了一个人力总监,问了我一个问题,印象挺深刻的,问我,团队管理重要还是业绩结果重要?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我觉得这两个都挺重要的,互相依赖,但是作为ceo,肯定是要关注业绩多一些,尤其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
因为我觉得,管理的本质是处理内部利益关系,经营业绩的本质是链接外部利益,一个是分蛋糕,一个是做大蛋糕,从这个角度看,肯定要有所侧重。不应过分强调管理的问题,所以有时候说发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也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人力负责人,也得有这方面的思考,单方面看内部管理的问题,有可能是受限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好事多磨吧,平常心对待~
一季报出完,开始调仓V20

相关证券: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