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团队口碑!交银丰华成立“黄了”,牛年首只纯债基金募集搁浅

新经济e线 2021-03-29 17:55

原创 新经济IP 新经济e线 今天

募集延期后仍难逃失利命运。

2021年3月26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交银施罗德丰华两年封闭运作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交银丰华)经证监会证监许可【2019】2794号文予以注册,并经机构部函【2020】3068号准予延期募集。截止至2021年3月24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基金未能满足《交银施罗德丰华两年封闭运作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据交银丰华发售公告表明,其发行也是颇多曲折。该基金最早于2019年12月9日获准募集注册,后被准予延期募集。最终,基金募集期定为自2021年3月8日起至2021年3月24日。

新经济e线注意到,这也是牛年来首只募集失败的中长期纯债基金。截至3月26日,包括交银丰华在内,今年以来共计有5只新发行的基金未能如期成立,余下4只分别为中金丰盈、中金丰盛、融通创业板ETF联接、长安泓汇3个月滚动持有。其中,中金丰盈、中金丰盛为偏股混合型基金,融通创业板ETF联接和长安泓汇3个月滚动持有分别为被动指数型基金和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

团队口碑成发行关键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的情况下,作为固收产品的交银丰华发行失败颇有些意外。

来源:基金公告

此前,为了力保发行,交银施罗德基金临时新增了销售渠道。根据公司与部分销售机构签署的销售协议,公司自2021年3月8日起增加部分销售机构如中信银行、东方财富、蚂蚁基金等45家渠道作为交银丰华的销售机构。 按照基金备案的基本条件,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 2 亿份,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 2 亿元人民币且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 200 人。遗憾的是,截至3月24日发行期结束,交银丰华仍未满足上述合同成立的条件。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某种程度来讲,相比权益类基金,债券类基金更依赖团队的力量。由于纯债基金主要以机构持人有为主,团队口碑好坏就成为了影响新产品成功发行的关键所在。 从交银丰华的产品设计来看,设定了两年的封闭期,即基金在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两年(含两年)的期间内封闭式运作。封闭期具体为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至两个公历年后对应日的前一日止,若两年后对应日为非工作日或没有对应日的,相应顺延至下一工作日。期间基金份额保持不变,不办理基金份额的申购或赎回,也不上市交易。封闭期结束后基金转为开放式运作。

作为中长期纯债基金,该基金的投资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同业存单、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工具等,不投资于股票等权益类资产,也不投资于可转换债券(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部分除外)、可交换债券。其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

据新经济e线了解,通常投资人在进行债券基金优选的时候,都会规避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弱、风险较大以及有过“踩雷”黑历史的产品或者基金公司。具体判断的方法分别有,一是通过基金公司的估值调整公告(涉及到具体的违约债券估值调整);二是通过对前五大重仓债券进行分析,看是否持有违约债券;三是通过分析债券基金净值大幅波动时是否有违约债价格也大幅波动,相关系数高则说明该债券基金很可能持有了该违约债券。 相比之下,综合实力强,在信用评估、资金交易、风险控制上有强大实力的基金公司,通常都能够取得更好和更稳定的业绩。因此,投资人在进行债券基金优选的时候,如果业绩和风险类指标同样水平下,优先选择固收投研实力强的基金公司。

摊余成本债基持续大热

与此同时,摊余成本债基却持续受到机构投资人热棒。此前,资管新规以后,首只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于2019年4月发行。8月以后,由于行情异常火爆,监管开始控制摊余成本法债基的审批节奏,规定每个基金公司可以备案 2 支。2020年1月,监管进一步升级要求每只基金规模不得超过80亿元。

来源:基金公告

Wind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3月25日,按募集成立规模排序,3月来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含)的8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中,摊余成本债基就多达7只。其中,招商添逸1年定开、圆信永丰瑞丰66个月定开债、中银证券汇福一年定开募集规模分别高达80.10亿份、59.99亿份、50.10亿份,成立时间均为3月下旬。 如发行期最短的招商添逸1年定开仅耗时两天,该基金于2021年3月15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1年3月19日。后提前至2021年3月16日(即本基金最后一个募集日为2021年3月16日,2021年3月17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同样,中银证券汇福一年定开也仅认购6天。

据招商添逸1年定开3月18日披露的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显示,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仅2户;3月20日,中银证券汇福一年定开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称,基金已于3月19日成立,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也只有2户。可见,两款摊余成本债基都是典型的机构定制基金。 以上两只基金在招募说明书中均明确提及,基金单一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或者构成一致行动人的多个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可达到或超过50%,且基金不向个人投资者公开销售。

新经济e线注意到,从产品申报进展来看,截至今年2月末,2020 年下半年以来已获取证监会受理的定开债基共47 只,平均期限约71 个月。在截至2020 年12 月31 日债基规模为10 亿元及以上的基金公司中,有1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0只摊余成本债基有待监管放行。包括江信基金和诺安基金在内的两家基金公司各申报了两只摊余成本债基。余下东方基金、信达澳银基金、东海基金、兴业基金、东兴证券、银河基金、金鹰基金、圆信永丰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中海基金等16家机构各有一只摊余成本债基有待发行。

截至目前,单只产品发行份额与基金公司总资产规模总体呈正相关,新发产品封闭运作期有不断拉长的趋势。如2020 年成立的摊余债基加权平均封闭运作期约为65 个月,相比2019 年相比更偏长期化,且以封闭运作期在5年左右为主。业内预计今年上半年摊余成本法债基成立规模或仍有4500 亿元左右,成立节奏分布上主要将主要集中于3-5 月。

新经济e线为界面JMedia联盟成员,2019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旗下有支付宝个人专栏“新资本论”。新经济e线公众号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大鱼号、百度百家、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同花顺、招商银行招财号等平台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