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金经理们,集体去雍和宫开个光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3-07-10 07:49

@天天基金网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广发中证全指电力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6186)$

7月、8月,是传统的基金销售淡季,其他比较难卖的月份是:9月、1月、4月、11月、5月、3月、10月、6月、12月和2月。

开个玩笑。         

不过,历来7-8月,基金销售的氛围确实比较寡淡:

一来,暑期到了,高净值客户们,高低得带孩子出去玩儿个1-2周;

二来,在基金销售的各个场景中,上门拜访客户、来网点给客户介绍,仍然是落单、特别是落大单的主要模式,很多上了年纪的客户,至今还需要理财经理手把手指导,在手机app上做认申购,而这么热的天,彼此出门的频率都会明显下降;

三来,从银行的工作节奏看,如今有些机构每年9月筹备开门红,10月宣导开门红,11月启动开门红,12月加码开门红,1月冲刺开门红,2月春节回来督导开门红,3月抢救开门红(指标落后的)......这门一直开到来年的二季度,生产队的驴也得歇歇吧?所以7-8月,本身销售机构,休假的人也多。

所以,作为一个基金公司的销售汪,你自己不怕苦、不怕累,但是你的理财经理小姐姐请1-2周的假,理财经理的客户出去玩1-2周,那么,销量打个六折,很正常。

而趁着这俩月,不妨多沉淀。

北京的基金公司可以多去去雍和宫,上海的南下普陀山,广深的可以包车去南华寺或者开元寺,给自家的基金经理和产品开开光,祈求业绩反弹,积蓄能量。

         

聊聊这周的基金新发。  

..............................

一、先盘盘看,上周的公募新发

上周,全市场一共只成立了9个产品,下图,这主要是因为半年末往往是银行冲指标的时候,卖到6月最后一周的基金比较少,那7月第一周成立的产品,也就顺势少了,和大家聊聊3个标粗的产品。


1、7月不买电力ETF,就好像上半年没参与AI。

我这儿套用一下任泽平的句式,没办法,不说的出格一点,很难让人记住。

上周,天弘发了一只挂钩国证绿色电力指数的发起式场外基金,蚂蚁旗下的天弘,和东财(天天基金)旗下的西藏东财基金,都搞了一系列的场外行业主题基金,两大电商平台会给比较多的资源位曝光,当然,这产品规模很小,加上自有资金,一共就2000万规模。

但是电力,很有必要再和大家唠唠。

ETF包邮区总剁手,大概是和我同步开始鼓吹电力板块的,他的一篇科普大家可以看下——《聊聊电力板块投资逻辑及相关机会》。

里面提到,跟踪电力板块的指数有两个,其一是中证全指电力指数,其二是国证绿色电力指数

但其实还漏了一个,中证指数公司,还搞了一个中证绿色电力指数

所以,其实一共是三个。


那么假如我现在要买电力,应该挑哪个指数?

我借用一下ETF总剁手做的图,拿中证全指电力指数,和,国证绿色电力指数,作个比较,因为两只绿电指数的构成是差不多的。

可以看到,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中证全指电力指数的“火电”(烧煤的)权重高,而绿色电力指数中,新能源发电、水电,这种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的比例高。

接着,给大家说一个逻辑:

近期来看,“火电”(烧煤的)企业,利润的弹性,要比其他电厂更大,因为大家都受益于电价的市场化,但是火电企业的成本端,也就是烧煤用的煤炭的价格,持续走低,这会使得其成本端下降,提升其利润。

我举个例子,上周五比较受关注的电力企业,粤电力,下图,去年上半年亏损13.7亿,今年上半年预计盈利8-9.5亿,这不是孤例,而是火电企业成本端(煤价下降)、收入端(电价抬升)共振的结果。

  

电力板块,下半年的一致预期可能非常强劲。

我给大家举个我自己观察的例子:基金公司右侧顺势布局的速度非常快。

上面说的三个指数中。

中证全指电力指数,一共有5只产品跟踪,除了第一只广发基金的是2021年底成立以外,其他都是2022年4月以后集中成立,如下图。

中证绿色电力指数,一共有3只产品跟踪,都是今年3-4月成立的。

国证绿色电力指数,一共有2只产品跟踪,都是2022年4月以后的。

也就是说,现在电力相关的指数产品,算上天弘的一共11只,除了广发基金的率先布局外,22年4月后,就成立了10只产品

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布局,没有比产品布局本身,更能反映市场的一致预期了。

         

小标题说,7月不买电力ETF,就好像上半年没参与AI。

关键,怎么买?

第一步,上面说了,电力板块机会很大,主要是火电企业的利润弹性大,那就优先考虑火电企业比重高的,中证全指电力指数。

第二步,找指数中,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也就是上面图片里的,广发的产品,电力ETF(159611),而且这产品也有联接基金,C份额代码是016186.

广发这个产品本身,截至上周五,规模37亿+了,比其他所有10只电力指数产品加总还大,说明当时21年底赛道布对了。

我看了一下,比年初涨了20多亿,必定是有机构资金在涌入。

如果我做机构销售的话,我一定大力推一把这只,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我自己准备下周在买点联接基金(不作为投资依据)。     

这一块讲的比较长,是想通过一类产品的布局,拆解一下基金公司产品布局和市场趋势之间的关系,也帮大家把选品的逻辑,讲讲透。

         

2、量化指增的产品,这周诞生了今年的销冠。

华夏基金孙蒙的华夏智胜新锐,一共募集了15亿,因为产品募集上限就是15亿,所以我相信,如果上限打开一点的话,应该可以卖的更大一点。

当然,首先,量化指增的策略容量是目前这类产品最大的难题,所以在规模上的克制,其实对基金经理个人而言,长期来看是更有利的。

其次,这15亿,已经可以排到,今年量化指增产品的首发第一顺位了。

下图,表舅在《认真聊聊上半年公募新发的情况》里,盘点过上半年指增产品的新发情况。

事实上,ETF增强这类产品,销量还是有比较大的水分,所以我个人认为,上半年,实际销量最好的,应该是西部利得盛丰衍的中证1000指增,卖了12.9亿

而这回华夏孙蒙的产品,直接一把超了。

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类产品的春天可能已经来了,渠道的需求侧已经起来了。

我在《降费这个事,得为监管唱一曲忠诚的赞歌》里有说到:

“主动权益管理费的下降,对管理人和销售机构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主动权益和其他品种的费率差拉近了,变相提高了其他品种的性价比,特别是对销售机构而言,更愿意去进行诸如二级债基、指数产品的销售,从而最终实现销售端,以结果来看,从围绕主动权益的单品销售,向多元产品的资产配置的转型。”     

我说的更直白一点:

产品1,某量化指增,认购费1.2%、管理费1.0%;

产品2,某主动权益,认购费1.2%、管理费1.2%(原来1.5%)。

对销售机构而言,从收入端而言,是不是差距变小了?吸引力接近了?

我就不说指增产品,在业绩归因、维护压力、销售时点的估值测算等方面的优势了。    

总之,上面图也放了,大家可以看下,今年指增产品(剔除图片里的ETF指增,ETF指增还是只能券商卖,托管是送给银行的)托管行的情况,这几家就属于已经开始布局了的。

         

3、第10只首发10亿+的开放式二级债基,今年继续看多这个品种。

兴全的二级债基,兴全招益,卖了14亿,这是今年第11只,首发10亿以上的二级债基,也是第10只10亿以上的开放式二级债基,见下图,上半年的情况,继续看多今年的开放式二级债基的布局价值,以及销售行情。

 

这是上周的一些情况。

.....................

二、看看下周公募起售的新发,有没有什么亮点

下周开始首发的产品,看起来变多了,下图,但是有2只联接基金、好几只发起式的FOF、5只纯债,水分比较多,我简单讲几只黑色加粗的产品。


1、“相信国运,定投纳指”到了第二阶段,纳指细分赛道。

纳指100指数及ETF,今年表舅讲了好多次了,上次在半年度盘点里,咱们提到过:

“纳指100ETF特别卷。基本所有头部都已经进入并完成布局了,下步卷的方向,可能是纳指的细分版块(进一步把科技股提纯),以及海外半导体等行业方向。”

而景顺的这个纳指科技市值加权ETF,就属于科技细分版块,比纳指100的科技含量更足,所以指数今年的涨幅更大。

景顺先布了一个场外指数,发现业绩不错,也有了一定的客群基础,是时候把场内ETF补上了。

对其他公司而言,纳指的细分赛道应该还有很多机会,值得研究布局,总之,越浪、弹性越大,可能需求越好。

对咱们投资者来说,美国人来华吃中国菜,咱们就跨过太平洋买美国的基,主打一个口味的分散。


2、主动权益,这周的4位选手业绩都不错。

尤其是工银瑞信的盛震山(也是工银之前发的三年期,四重奏基金经理之一),确实业绩炸裂,下图,作为一名价值风格选手,今年赢在了中特估上。

其次,是财通资管的易小金,虽然现在投医药,有点像看别人在坑里游泳,让人只能捏着鼻子接近。他的财通资管健康产业,22年、23年至今都跑出了正收益,任职回报27/2487,但是规模近一年缩水了一半,从12亿到6亿,说明确实,板块本身不讨喜。这两年做医药,业绩还可以的,主要是投了中药和药房的,这就决定了产品规模小一点,会比较好做一点。

再次,是交银的黄鼎,可以参考民工老师的这篇,《平衡型产品突围难度太大了》。   

3、固收+一共就两只,两位有头有脸的基金经理。

一只是兴全的兴晨六个月持有期,偏债混,基金经理是刘琦,刘琦出身公募,大家可能很多人听说过易方达岁丰添利,这是一只一级债基固收+,现在的基金经理是胡剑,而刘琦是这个产品的第二任基金经理,13-15年管理期间,一个一级债基,区间年化收益高达27%,全市场排1/116,在来兴全之前,去了远在青岛的光大理财,做固收总监,这是回归公募后的第一只产品。

另一只是永赢的匠心增利,二级债基,基金经理是李永兴,永赢分管权益的副总,之前就说过,今年可能是开放式二级债基大踏步的布局之年,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知名人物”,出来布二级债基,农行托管的产品里,有很多名字带“匠心”的,应该属于全行定制类的产品,这种开放式的二级债基,在农行这样的渠道,预计销量会不错。


4、一个“纯利率”化的债基趋势。

创金合信的债基,名字叫“利辉利率债”,“利”代表利率债,“辉”估计就是托管行徽商银行的代指,且名字里直接写了利率债

为何?

这就要讲到,之前在《新资本办法发布了,往后银行自己的钱爱买啥基金》里提过。

随着今年银行的新资本管理办法开始落地执行,银行端,会更加青睐于投资底层资产明确,特别是合同里直接说明,只投利率债这种“零风险资本占用”资产的产品。

包括之前提到的,一系列,为货币替代,准备的0-3年政金债指数,都是师出同门。

这块内容偏机构,有兴趣的可以点开链接看看,不展开。

         

好了,就说这些。

............................       

周度专题系列汇总,欢迎回顾。

第六期,《认真聊聊上半年公募新发的情况》  

第五期,6月19日-6月25日:《介绍一种“保本出”的卖基金方法》  

第四期,6月12日-6月18日:《这家托管行有点猛,今年干了500亿债基新发》     

第三期,6月5日-6月11日:《虽然干金融不如做保安,但建议还是先学下这周的基金新姿势》  

第二期,5月29日-6月4日:《(可能是)全网最全的,周度基金销售大事汇总》  

第一期,5月22日-5月28日:《帮打听一下,其他行最近在卖的吊炸天基金?》

每周末,表舅陪大家一起学习学习,90多岁老人都在积极深耕A股基本面,咱们可不能落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