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金融不如做保安,买基金不如做保安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3-06-12 07:51

昨天政信三公子的文《干金融不如干保安》里提到:

大家请注意,未来干金融没有我们保安赚的多可能会是新常态,请不要大惊小怪。

 

继续做一下周度的基金新发专题,这周会重点讲一下几个事:

一是,REITs基金,年初以来大幅调整后,目前的投资机会。

二是,中银的1-5进出口行债券指数发了60亿,简单聊聊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行债券指数的情况。

三是,昨天在《解铃还须系铃人》里提到了,可能马上要落地的偏股主动管理基金降费的事情,由于市场冷清,叠加启动降费前监管暂停产品审批等,上周一共就成立了3只偏股主动管理基金,而下周更是只剩2只了,不过都是过往业绩比较出彩的,一位是去年以来业绩跑在TOP的融通基金万民远,一位是刚刚拿了五年期明星基金奖的长信基金高远,另外还有兴全基金做一级债、二级债不错的张睿

四是,三只央企股东回报ETF发完了之后,又一个中特估系列的新发指数,三只央企科技引领ETF要发行。

         

....................

一、先盘盘看,上周的公募新发

1、指数产品里面,卖的最好的,是上上周,给大家重点介绍过的国证通信ETF(159507)。

当时和大家说,挂钩的指数,国证通信指数(399389)正好回调,可以考虑上车,下图,我刚看了一眼,说完之后,指数这一波反弹了8%+,今年指数已经上涨了37%+

我比较看好这个指数,逻辑也很简单,上次和大家说过,这个通信ETF如果改名叫电信(运营商)ETF,会更容易让人理解一点,其成分股,大头是三大运营商,以及通信设备公司。

三大运营商,同时兼具今年最火的「中特估」,以及「TMT」两大属性。

你说够不够吊?

一方面,国资委对三大运营商的KPI,从“提速降费”“考核利润、考核ROE、考核市值”。

也就说原来主要要兼顾民生,让大家用的便宜点,现在就是要你赚钱,对标世界一流运营商。

另一方面,三大运营商的最大财富和潜力,在于数据

我们经常说,流量为王,而互联网的流量,说到底其实是在三大运营商,它们拥有最全的底层数据,连续两年了,三大运营商的云业务(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营收增速都是超100%,现在炒“算力”、“数据中心”,还是和三大运营商相关。

         

2、混合基金,上周成立的,一共就四只,剔除一只量化策略,实际主动管理成立的就三只。

银华金鹰的都是2亿出头,其中金鹰韩广哲的产品,刚好2.01亿压线成立,其实也比较好理解,韩广哲这样的成长型基金经理,这两年业绩是比较承压的,去年的两只新发,同期排名都比较落后,这个市场下,能2亿成立已经很不错了。

卖的比较好的,是中欧蓝小康的价值回报,卖了7.6亿,但是C份额占大头,这是这几周很普遍的现象,即使卖的好的偏股基金,也是C份额占大头,而大多数情况下,银行端卖基金,C份额的积分激励很少、甚至没有,而且C份额赎回费少,往往客户拿的时间不会太长。上周讲中欧的产品线布局,提到过蓝小康,一是名字比较好记,二是其实他17-18年接管的两个老产品,业绩都是不错的,23年是他公募生涯第一次新发,可以关注下后续的业绩走势。

         

3、讲讲今年以来,跌的比较狠的Reits吧。

先说说上周成立的中金湖北科投光谷产业园REIT这个产品本身。

项目一共就要6个亿的资金,其实个人客户能分到的其实非常少,不到6000万,给大家介绍一下,一只Reits基金的初始投资者构成

一共是三个部分,下图

第一块是战略配售投资者

这块占大头,其中又包括项目本身的关联方,比如中金这个产品,战略配售的份额一共占基金总份额的65%,其中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拿了34%的份额,相当于基石投资者,他们拿的基金份额,有一部分是60个月内不能卖、有一部分是36个月内不能卖

其他的战略配售投资者,拿了合计31%的份额,这些人12个月内是不能卖,买的客户主要是国寿不动产、太平养老、中再保险资管这些保险资金,或者保险、理财子的一些通道户,这些投资者负债端都非常稳定。

作为战略配售投资者,比较容易能拿到基金份额,但是问题就是锁定期会丧失一部分流动性。

第二块是网下发售的。

你可以理解为是网下打新的投资者,网下打新能不能中,和你的资金体量、报价等都相关,比如中金这个项目,网下发售的投资者,占扣除战略配售投资者以后的份额(也就是总份额的35%)的70%,也就是差不多占总基金份额的24.5%,最终一共是110个人打中,其中就1个个人投资者,其他也都是券商自营、产品户等机构投资者。

第三块是公众发售份额。

也就是去银行app买的这部分投资者,以中金为例,其实能让你买的,就剩10%左右了,也就是6000万元不到,然后2万多个人分

         

看完上面,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REITs产品成立一年后,有大量限售12个月的战略配售投资者可以卖出,可能会对二级价格造成扰动。

表舅给大家拉了一下,绿色部分成立满一年的产品,倒数第二列是reits今年的涨跌幅情况,最后一列是贴水情况(你可以理解为,负的贴水越多,产品想卖的人越多,想买的人少)

今年Reits普遍表现不好,主要是受三波市场的影响。

一是去年年底债市的调整的连带影响;

二是一些reits项目一季度业绩下滑;

三是最近的reits扩募(类似股票增发对股价可能的负面影响)。

         

那么,跌了这么多的Reits,能不能抄底?

表舅还是提醒一下大家,Reits本质上还是和经济的周期成正相关关系的,从个人投资的角度看,要认清reits项目投资的本质,不要追高,尽可能不要炒短线,如果要配置,尽可能使用中长期的闲置资金配置,挑选一些没有溢价的产品,并且要关注reits成立满一年,这种战略配售投资者解禁的关键期。

         

4、简单聊聊非金融同业可能不太熟悉的,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的债券指数。

这周,中银的1-5进出口银行债券指数基金成立了,卖了60亿,可能是托管行、联合股东方、以及个别其他机构投资者拼单的。

国内一共有三大政策性银行,分别是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

三者的总资产分别在18万亿、9万亿、5.5万亿左右。

因为三者背后都是国家信用,所以债券的流动性,其实主要和流通债券的规模成正比,也就是国开债的流动性>农发债,农行债的流动性>进出口行债。

而且,不是线性关系,比如进出口行的规模是国开行的1/3不到,但当市场大多数人去选择把国开行债券作为交易标的的时候,进出口行的交易规模可能不及国开行债券交易量的1/3,这属于同质化品种的挤出效应

大家平时看到债券交易员,讨论债市的变化,主要也是用国开债,或者国债的涨跌,代表市场走势。


债券指数产品来看,表舅拉了一下。

挂钩国开债的债券指数产品规模现在是1300多亿

挂钩农发债的产品规模是600多亿

挂钩政策性银行债(也就是国开、农发、口行都有的,按一定比例加权拟合的指数)的产品是800亿出头

而挂钩进出口银行的债券指数产品,算上中银的这只60亿的IPO,合计规模也才80亿出头

另外两个产品分别是招商基金、工银瑞信的,去年一度都掉到了1亿以下

进出口银行因为自身体量小,能给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支持也相对要小一点(中小银行承销政策性金融债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政策性银行的流动性支持,因为政策性银行发债频率比较固定,往往阶段性的头寸是比较宽裕的),债券供给和流动性都要弱一点,对投资者来讲,同样选择工具化的债券指数产品,肯定优先选择底层资产流动性更好的产品。

所以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挂钩进出口行的债券指数相对比较难做起来了,中银这个50亿的产品,可以看下半年后,还能剩多少规模。

         

当然,债券指数肯定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是银行资本管理新规开始执行施行后,银行自营资金会更加偏好透明化的指数产品,降低投资基金的风险资产权重(这块合同对投资范围的描述比较明确,计算依据相对最清晰)。

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后,如果中美利差逐步回到原本的合意区间,那么国内的债券指数产品,未来可能还会是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后的首选(现在买的还很少,当然国内债券指数基金本来也没发展多少年)。

         

这是上周的一些情况。

.....................


二、看看下周公募起售的新发,有没有什么亮点

下周开售的产品,市场冷清,叠加偏股主动基金批文暂缓,市场新发供给进一步减少,一共6只指数,2只主动权益,1只二级债基

这块,简单讲讲。

         

1、指数产品方面,中特估概念下的,另一央企主题指数,三只央企科技引领ETF要发行了。

分别是易方达、南方、银华的。

之前和大家介绍过央企创新驱动央企股东回报指数。

这回的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也是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的,主要涉及了航空航天、国防、计算机、电子、半导体、通信等行业的50只上市央企。

大家回头可以关注下,这些不同编制方法的央企指数,业绩跑的有没有分化。

也可以关注下,这回国新投资,作为基石投资者,自己准备现金认购多少,国新之前靠在相对高位连续二级卖出,手上应该回笼了不少现金。


2、指数方面的另一块,是易方达也进来纳指100里面卷了。

上周就提到了,现在全市场纳指100ETF已经9只了,等易方达进来,这就10只了。

我估计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后续可能还会有一批纳指100、或者其他类似纳指科技这种纳指细分领域的ETF上市。

我们这样的经济体量,这样的基金投资体量,涉及海外的基金产品,不是太拥挤,恰恰相反,是太稀缺。

包括涉及美股、欧洲、日本、亚太的,数量和规模都还是不够大。

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这个赛道,才能把投资者教育也做的越来越好。

当然,现在人民币汇率压力比较大,可能QDII额度审批会比较谨慎,但丰富产品供给这个方向,是确定性的


另外,华安要发一个国证生物医药的ETF,虽然时点选的不错,但是我知道,招商基金大师兄侯昊和许荣漫管的生物医药LOF,也是挂钩的国证生物医药指数,规模已经130多亿了,把赛道牢牢保持住了,很难撼动这种巨无霸。

         

3、主动管理的产品,下周主要关注三位,融通万民元、长信高远、兴全张睿。

一是融通的万民远,作为医药主题的基金经理,去年重仓中药、药店,业绩十分爆炸,受到市场的关注,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去年下半年快速涌入他的产品,但是今年规模迅速扩大了之后,业绩锐度下来的比较多,看这只产品,在邮储能卖多少。

二是长信的高远,看宏观出身的,非常均衡,现在是长信基金的头牌扛把子了,他的长信金利前几天刚拿了五年期明星基金奖,这回是在招行卖。

三是兴全的张睿,她名下有一只二级债、一只一级债,都是仓位极高的产品,二级债基里拿了20%的股票、40%以上的可转债,一级债基里转债配置超过了50%,也不能算低波的品种了,所以机构投资者申购的更多一点,也是兴全这两年相对比较拿得出手的选手了,这回新发的是一只开放式的二级债基,也在招行托管卖。

表舅一直说,今年是二级债基供给创设的大年,后续应该还会有不少优秀的选手出来做二级债基。


好了就说这些。

............................

         

全文完,原创码字不易,求赞、在看。

周度专题系列汇总,欢迎回顾。

第二期,5月29日-6月4日:《(可能是)全网最全的,周度基金销售大事汇总》

低一期,5月22日-5月28日:《帮打听一下,其他行最近在卖的吊炸天基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