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躺还是卷?投资的尽头是佛学

每课小金库 2023-04-28 07:55



最近的市场,变脸当真比翻书还快。几根大阴线砸下来,根本不给人逃生的机会。三天跌掉过去一个月的涨幅,私募大佬葛卫东也懵了,不知道为哪般。


私募量化巨头幻方量化最近招聘量化核心因子成员,也引起了吃瓜群众围观,因为招聘的专业包括佛学。


这也可见A股市场的复杂性,卷到最后还得依靠佛学的大智慧洞察人性。如果这样还无法勘透迷雾,还有那最经典的一句“涨就是跌,跌就是涨”。


公募基金一季报已经披露完毕,一起看一下基金经理们的躺与卷。无论踏空行情还是赶上东风,都从一季报里追根溯源。


“88%魔咒”出现?


根据一季报数据,偏股混合基金一季末的平均股票仓位达到了87.65%,比去年四季末的85.89%继续提高;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更是达到了90.43%。


在公募基金市场,向来有“88%魔咒”的说法,就是指当公募基金仓位达到88%以上后,往往预示增量资金不足,大盘通常会迎来调整。这几天的大跌, “88%魔咒”可能也要背锅。


另外,今年以来市场极端分裂的风格,也是跟公募基金的仓位有关的。


2018年熊市之后,A股能走出三年的牛市行情,一方面是因为熊市期间公募基金大幅减仓,几乎减到了近10年最低仓位,基金经理在2019年市场好转后有大量的资金可以加仓;再就是2020年和2021年新基金发行火爆,新增资金源源不断进场,推动行情演绎。



现在的情况是,2022年大熊市期间,偏股基金的股票仓位是没有降低的,基金经理们大都选择了硬抗。而且刚经历过熊市,基民心灵的创伤还没有治愈,一季度的新发基金也非常惨淡,提供不了多少新弹药。


这就导致了在市场开始上涨后,基金经理能用来加仓的资金很有限,大家相互之间只能大眼瞪小眼,陷入了囚徒困境。



一季度人工智能板块大涨,让人眼馋。想追进去的基金经理,就只能剁掉其他的持仓,比如新能源、军工、金融地产等,这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板块之间的分化。


基金经理激辩AI


一季度乘着ChatGPT的东风,TMT行业随行就市,突飞猛涨。公募基金在一季度也是明显增配了计算机、电子、通信、传媒等TMT行业。另外,家电、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和建筑装饰等行业的仓位也有小幅增加;而电力设备(新能源)、军工、商贸零售和金融地产等行业,则被不同程度地减仓。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公募基金重仓股集中度下降,TMT持仓明显上升——2023Q1公募基金持仓分析》)


看一季报中基金经理的小作文,看好AI的描述也比比皆是。


以价值投资风格著称的中庚基金经理丘栋荣,在一季报中把计算机、电子等偏成长行业的部分成长股列为看好的方向之一。他认为,大模型技术有望开启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将对IT产业产生更大、更持久的需求拉动。


万家品质生活的基金经理莫海波,擅长逆向投资、左侧布局。基于对未来两年数字经济的看好,他今年一季度也加仓了TMT行业,科大讯飞成为万家品质生活的头号重仓股,三六零、金山办公和中科曙光等明星科技股也位列其前十大重仓股。


当然,也有对AI保持“人间清醒”的。


比如银华的基金经理李晓星,过往是擅长科技股投资的,但他今年一季度对TMT板块是有所减仓的。虽然有踏空的嫌疑,可他的观点也引人思考:AI产业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中间也必然会有曲折,包括数据隐私、伦理等潜在风险,可能造成板块后续波动。目前TMT板块的交易占比已经超过了40%。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过度的热情在某个阶段也总会消退。在市梦率投资时段,并不是我们所擅长的。


中泰资管的基金经理姜诚,也是深度价值风格,喜欢“走一条人少的路”。他认为,AI或许是科技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要搞清楚它对投资有哪些影响却很难;谈资和投资之间,隔着一道鸿沟。


FOF一季度的重仓基金


作为惯例,我们也统计了一季报FOF的重仓基金,喜欢“抄作业”的小伙伴可以参考。


一季度FOF重仓偏股基金


一季度FOF重仓债券基金

* 本文数据均来源wind


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的名字?没错儿,每课的严选基金有几只上榜了,比如偏股基金中的华商新趋势优选、易方达供给改革、广发多因子和海富通改革驱动;债券基金中的交银裕隆纯债A和万家鑫璟纯债A。


市场低迷,投资不易。


最后还是用丘栋荣一季报小作文中的观点和大家共勉:权益资产估值仍处于低位,对应了很高的风险补偿水平,息债比处于历史95%分位以上,且随着企业盈利见底回升,权益资产机会大于风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