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Fund | 华夏基金又开了一次行业先河

猫头鹰基金研究院 2023-04-19 07:48

踏入2023年,经济复苏、科技发展为公募基金的研究与投资带来了重大时代红利。其中,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投资机遇,也为基金行业组织架构的调整、技术应用的迭代埋下了伏笔。

本期Top Fund关注华夏基金。这家老牌基金公司在上周五召开了年度策略会,先知先领提出了构建“多资产全能平台”的蓝图,不仅展现了自己产品结构多元、人才储备深厚、投研能力突出的传统,也展现了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上的推陈出新。

4月7日,一场理念超前、信息量巨大的年度策略会,被华夏基金浓缩在了“因愿而生,如愿而行”的主题之中。

在会上,总经理李一梅没有对华夏基金管理总规模超1.77万亿元、过去两年在12家大型主动权益公司里业绩排名第一(来源:海通证券,截至2023.3.31)的成绩进行太多解读,就宣告启动华夏基金的新征程:打造多资产全能平台。

对成立25周年的华夏基金来说,昨日的成就,向来就是今日与未来的起点。

在居民财富日益增长、资产配置方式多元化的新时代里,华夏基金正在加速将其资产管理业务深化为更具开创性的目标,让自身的研究、投资、产品、技术、品牌不断推陈出新。

何谓“因愿而生,如愿而行”?

就是把一个个面对未来的问号,变成业绩出众的感叹号,然后再改成持续不断的逗号。

这就是华夏基金的“因愿而生,如愿而行”。


01、勾划蓝图

“作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最重要的是回归到资产管理本身,聚焦资产、深耕资产,持续发现、定义、创设并管理好资产。”

总经理李一梅在策略会开幕致辞中就开篇明义地指出华夏基金的使命。

在过去两年,华夏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77万亿元,稳居行业头部;在12家大型主动权益公司里业绩排名第一(来源:海通证券,2021.3.31至2023.3.31)。规模大、业绩好,源于华夏基金猛将云集:投研人员超200人,投资经理和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2年,在新能源、医药、消费、FOF等行业与赛道上的优秀投资人才层出不穷,郑泽鸿、钟帅、常亚桥、吕佳玮、周克平、王泽实、屠环宇、许利明、孙轶佳、吴昊等人表现优异。

但华夏基金不是一家喜欢长时间沉浸在过去优秀成绩里的公司。这家在业内最早提出“研究创造价值”理念的公司,一直在追求建设卓越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以多策略为核心思路构建投研团队。所以外界看到的是,华夏基金一次又一次在公募基金新赛道上的乘胜追击:继主动权益产品后,从指数产品到FOF,华夏基金接连在新品类上做到了规模与业绩的市场领先地位。

事实上,这并非李一梅第一次强调“发现、定义、创设”资产,在2018年成为华夏基金总经理后的讲话中,她曾以指数产品为例,阐述过通过指数产品设计实现主动投资的思路。

她当时说,华夏基金的主动投研并不只服务于投资,也服务于资产创设的全过程,在发现和定义资产之后,什么时间创设,用主动还是指数化的管理模式来表达,都由主动投研决定。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本质都是创设颗粒度越来越小的资产类别,只不过有时以ETF的形式呈现,有时以细分行业或主题的主动管理基金呈现。

实际上,这就是以多资产全能平台和资产配置的理念来打通整个公司的整体业务链条,全力构建资产配置框架下的投研体系、服务体系和产品体系。

不难发现,在2018年以后,经过4年的努力,华夏基金的产品线日益多元且带有鲜明的市场定位:

在主动权益战线,华夏基金近2年收益率位列第一,一批中生代基金经理业绩耀眼;在固收战线,货币、中短债、纯债、股债混合型产品规模持续增长;指数产品王者地位凸显;FOF、REITs等创新业务迅速铺开。

不同的产品,让华夏基金既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席位,又能有效服务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华夏基金在多战线上的长期建设,积累和锤炼了“多资产全能平台”的经验与实力。

回看华夏基金的发展历程,从首批封闭式基金到首批开放式基金,从首只ETF到首只养老目标基金,华夏基金用一连串的“第一”,始终走在行业创新变革的前沿。

转眼间,华夏基金已成长为总规模超1.77万亿元,旗下资产涵盖权益、固收、FOF、REITs、货币等多个类别,服务客户数量超2亿户的头部资产管理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华夏基金的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达6413亿元,服务机构客户超11万家(数据均截至2022年底)。

这个成长轨迹,被李一梅形容为“乐高”:在很多孩子和家长的心目中,乐高代表的是无限的想象和创意,而支撑这些创意实现的基础,是乐高积木颗粒可以完美匹配、互相拼砌。我们希望成长为资管行业中的’乐高’,目前华夏基金已经有370多只公募产品,从全球、全市场、细分赛道、大行业、跨行业、跨资产等多个视角构建了丰富的投资策略和产品类别。

一个特色鲜明、风格稳定的多元化产品体系,为华夏基金的发展不断加码。而当“多资产全能平台”的全新理念提出后,华夏基金已经站上了全新的起点。

图:华夏基金产品体系

来源:华夏基金


02、核心动力

在过去的25年里,无论是明星基金经理的诞生,还是国际化业务的破土而出,抑或是指数产品的爆发,华夏基金一直在“发现、定义、创设并管理”的道路上前行,并且在逐步勾划“多资产全能平台”蓝图的过程中,锤炼出了核心竞争力。

在策略会当天,华夏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阳琨现场展示了一张五颜六色的频谱图,在这张图的最上面一行横轴,标出了全球、全市场、细分赛道、大行业、跨行业、跨资产等主题;第二行横轴给出了具体的次主题,如“高端制造”,而对应这一次主题的,则是华夏高端制造混合、华夏核心制造混合等主动产品,高端装备ETF、新材料50ETF等指数产品。

在这幅蓝图的背后,是华夏基金的积淀和谋略。阳琨也借着此次策略会,传递出了华夏基金建设“多资产全能平台”蓝图的两大支柱——

(1)人才与产品一体化。

华夏基金是最早提出“研究创造价值”的理念的基金公司之一,更重要的是,这并没有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被华夏基金长时间、多层次地落实到组织架构、投研活动中。

首先,在人才梯队建设上,华夏基金改变了基金行业早期“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的单一职业路径,而是开发出了一套覆盖人才成长全生命周期的职业体系:一位研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专业阶段而发展为基金经理助理、行业专家或行业基金经理;在基金经理阶段,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圈、投资偏好选择管理不同策略、风格甚至资产类别的产品。

其次,是在丰富的人才储备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研究体系。凭借因材赋能、路径多元的人才体系,华夏基金研究体系具备了覆盖多市场、多资产、多行业的人力。

最后,基于庞大、深厚、及时的研究积累,华夏基金在投资体系上也具有了多策略、多产品的能力,涵盖海内外市场、覆盖各类风格与主流行业,能够尽最大可能去满足机构、客户对特定策略的配置需求,形成了“人才-研究-策略-产品”的闭环,实现了“投资与研究相互促进,产品与人才相互匹配”。

(2)成为新技术引领者。

公募基金的策略会很少会有专门提及自身技术投入的环节,但华夏基金是个例外。虽然华夏基金一直在技术投入上都是“多做少说”,但华夏基金在新技术应用、辅助投资决策上的产品与创新,几乎可以跟科技公司媲美。

例如,在权益类产品线上,为了提高研究效率与投研转化率,华夏基金在内部研发了“灵犀系统”,能够有效地外联内通,把外部有效的信息整合到公司内的整个信息系统里,积累个股、行业的信息,构建策略模型,加速拓宽投研人员的能力圈。

又如,在固收类产品线上,华夏基金打造了“飞翼系统”,不但在组合分享、交易执行等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投资经理的工作效率,也能够给投资经理进行业务上的赋能,优化组合构建,让他们在这项需要在BP级别做细活的工作做到最优。

又如,在资产配置团队里面,打造了华夏“万象系统”,这是系统化的头部大脑,同时赋能公司内部投研以及对客户的营销支持。

图:华夏基金技术应用路线图

来源:华夏基金

更重要的是,华夏基金的技术应用不仅停留在赋能上,而是已经开行业先河、应用于实战中。

早在2017年3月,当世界还惊叹于AlphaGo的下棋技能时,华夏基金就已经着手与微软深度合作开发人工智能投资应用。通过让智能系统学习历史数据,接连开发出“时变注意力模型”、“machine alpha自动化因子生成”等重要成果,并形成AI策略,在2019年以来逐步投入到中证300、500、1000等指数增强产品上,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

从这个层面看,华夏基金已经突破了资管公司“人力密集型”的属性,而是通过致力于成为新技术的引领者,开创了“技术密集型”的新道路。


03、开启时代

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永远需要面对两个核心命题:一是如何投资赚钱?二是如何持续赚钱?

在过去25年里,华夏基金通过建立人才与产品一体化体系,以及不断使用新技术,已经出色地回答了“如何投资赚钱”的问题。而在这次策略会上,华夏基金也给出了“如何持续赚钱”的答案。

在会上,总经理李一梅说到:“公于众,募为民;诚信是基,回报为金”,公募基金是一个能提高社会福祉的行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的重任,普惠金融和共同富裕是行业的底色,也是行业的远方。

为普罗大众谋收益,无疑是公募基金的使命所在,但产业有周期、投资有起伏,能够长期、稳定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对此,华夏基金的发展策略就是,在人才储备丰厚、产品体系多元、技术应用领先的基础上,构建出全市场、全品类的全能平台。

目前,华夏基金旗下共有370多只公募产品,从全球、全市场、细分赛道、大行业、跨行业、跨资产等多个视角构建了丰富的投资策略和产品类别,从权益到固收、混合资产和衍生品,华夏基金在一体化框架下,创设全面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为个人和机构都提供了一站式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和可解释、可预测、可复制的投资收益。

从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多资产全能平台”,恰恰能有效避开了行情波动、单押赛道、做大单一产品线冲规模等积弊。

对于服务投资者与公募基金的发展来说,规模、业绩、团队都是基建,只有切切实实的收益才是上层建筑。而多资产、多策略、多产品,正是通往平稳收益的必由之路,也是华夏基金的优势所在,更是符合“公于众,募为民”的行业发展主旋律。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与华夏基金走过了25年的历程,如果以中国崛起、社会财富积累的进程来审视整个基金行业就可以发现,公募基金其实刚从起跑线迈出第一步,从具体的投研积淀、投资策略,到宏观的行业规模、公司定位,都还要面对一场超级马拉松。

而长期发展,恰恰是根基牢固、推陈出新的华夏基金所最擅长的游戏:通过完善的规划,让庞大的管理规模均衡而精准地配置在主动权益、债券、指数、多资产等11类别的产品上,满足多种投资需求。

在策略会上,李一梅说乐高在许多人心中代表了无限的创意,而通过构建“资产乐高”,华夏基金也在资产管理的道路上开创了无限的未来。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