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换了一个更好的基金(重要提示)

力哥说理财 2023-02-13 08:02

不像其他理财博主,就写投资理财那个小圈子里的事,天天做市场分析,恨不能天天给大家安利自己的基金组合并鼓励大家开户跟投,

我现在比较随性自由,兴之所至,任意挥发,汪洋恣肆,不拘一格。

所以我一年多前给大家介绍的七步定投懒人组合,平时并没有经常提及,导致很多荔枝还不太了解。

最近,我首次更新了定投基金名单,有必要复盘下。

起初,我推出这个定投组合是为了代替因不合规没法继续服务的场外基金组合(蛋卷和天天上的)。

2021年下半年,我所从事的理财服务(教育)自媒体行业,同时遭到史无前例的严监管,把我吓掉半条命,ID也从“力哥理财”改成更不敏感的“力哥”。

要把过去不合规的大V组合重新合规上线也不难,就是升级为投顾组合,但我不愿意。

一是投顾组合要向投资者额外收取一笔投顾费客观上增加了投资者成本

在我看来,我的用户都是我的读者,大多是信任并支持我的粉丝,只有粉丝利益和我的利益保持一致或至少不冲突时,我才会考虑可能的商业变现。

让信任我的粉丝在投资时额外掏一笔钱好让我有的赚,这违背我的价值观,我不接受。

二是投顾组合主理人必须入职有投顾牌照的金融机构(券商或基金公司),我的言行就要受国家和机构对金融从业人员监管的限制,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做,这又违背了我对自由的信仰和自媒体的价值观,我不接受。

当然,我没有任何自我标榜顺便踩其他同行的意思。

这几年疫情封控+经济下行+人口老化+监管趋严+股市楼市低迷,我的很多同行日子也不好过,都是混口饭吃,可以理解。

我只是运气稍好,起步较早,在野蛮生长的行业红利期,把事情做了起来,完成了原始积累。

加上我没有很强的野心和很大的物欲,所以才有拒绝合规诏安的底气。

我现在没啥生存压力,更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给大家的理财建议,自然也比较实诚,不可能为了自身利益损害大家利益,大家可以放心。

当时构建这个七步定投懒人组合时,核心诉求就两个:一便宜,二简单。

股市涨跌无眼,没人能准确预判后市,由此带来的损益是不确定的。

但投资成本是确定的损耗,你交给国家(税收)、交易所、券商和基金公司的钱越多,自己赚钱难度越大。

只有尽一切可能降低损耗,未来盈利可能性才会更大,获利绝对值才能更高!

基金和股票的投资成本,主要取决于交易频率

股票交易成本是券商佣金/规费(万分之几)+印花税(卖出单边收取千分之一)。

所以整天T+0忙着快进快出,你最后赚不赚钱不知道,但券商和国家肯定赚翻了。

让我替券商对你真心唱上一句:“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场外基金交易成本是申购费赎回费(各千分之几),但还有持续收取的管理费托管费(各千分之几)。

因市场竞争激烈,现在投资股票最大的成本,是印花税,投资场外基金最大的成本,是赎回费

申购费现在普遍打一折,但没几个基金赎回费打折。

忽悠你买不容易,只能各种打折优惠,但你买都买了,尽可能阻止你卖还不简单?

那一刀,痛……

从尽可能降低刚易损耗角度看,股票和场外基金都不是最优选。

最优选,是场内交易的基金,特别是ETF基金。

ETF交易没有印花税,没有申购/赎回费,只有万分之几的券商佣金。

ETF管理费和托管费(持有成本)也是所有基金中最低的,没有之一(最少一年合计0.2%)。

但ETF只能场内买卖,也就是必须开个券商账户,像买卖股票一样,在券商APP里操作,界面相对更专业复杂。

很多习惯在支付宝上买基金的小白,会担心风险或怕自己学不会。

这就说到我追求的第二个核心诉求:简单。

我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此。

通过通俗易懂的理财科普,打破大家的畏难情绪,手把手把大家带入门。

可券商APP的操作,的确比支付宝复杂。

所以我才联合某券商,推出了“七步定投条件单”

只要学会第一次操作,后续基本能做甩手掌柜,可以不管不问。 我认为,普通人把更多精力用在自我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搬砖赚钱上更有价值,理财知识学个大概框架,大方向上不踩坑不被骗,具体实操细节搞不清的就问我们这些专业搞理财的,同时放下妄念,降低长期回报预期,在正确的道路上(基金定投)坚持下去,迟早会有不错的收获。

但相比场外基金组合,场内的七步定投条件单,只是个工具,不是个现成的可无脑跟投的组合,依然不够简单。

这才有了七步定投懒人组合—— 我在设计之初,就希望这个组合具有10年以上的超强稳定性,别经常换标的。

一是很可能多做多错。 二是换来换去,又会增加额外交易成本。 三是整天关心并调整定投细节,会耗费很多时间精力。 我希望的,就是大家设置好定投条件单后,只要别忘了往账户充钱就行,其他问题,尽可能减少关注,把时间花在其他能让自己赚钱或开心的事上。 这世界变化快,要做到很高的稳定性,标的就不能剑走偏锋,有太强的主观性或行业性。

所以最佳选择,就是宽基指数基金。 A股,我选了沪深300+中证500的标准组合,能规避大小盘风格轮动踏空的风险。 港股,我选了恒指。 美股,我选了标普500。 如果你风格更激进,也可换为纳指100。 两个指数权重股大量重叠,只是纳指集中度更高,特别是科技股,标普行业分布更平均,还有不少传统的金融消费能源股。 所以纳指波动比标普更大,熊市跌起来更惨,但潜在长期回报也可能更高。 国内投资者,通过合规方式,能投资的全球主要股市,主要就这仨。 A股和美股,风格迥异,有很强的对冲性。 港股介于两者之间,既深受中国大陆投资者、中国市场和中国政策影响,也深全球投资者、美国市场和美国政策影响。 有点三夹板的味道。 这几年两边各种折腾,最受伤的,就是被来回摩擦打脸的港股(及中概股)…… 当然,这不意味着港股没有投资价值。

相比A股和美股,港股在绝大多数时候,有明显的估值优势(估值坑)。 也就是相对便宜。 便宜的东西不一定会马上涨,但迟早会价值回归,对长期投资者来说,你等得起。 就像去年11月到今年1月,腾讯涨了一倍多,万年不涨的恒指也涨了55%,迅速收复去年3月以来的失地。

如果从我推出这个组合的2021年10月开始,用七步定投条件单坚持定投(越跌越买),现在指数还没收复失地,但你账面已开始盈利了。

不过这4个指数非常大众化,长期定投,只能获得略高于市场平均收益(因为有七步定投策略加持的阿尔法收益)。 我还是希望,组合多少能体现一点我个人的想法,增加点弹性。

不用多,只占组合20%。 5个基金比例平分,也简单。 对A股,我长期最看好的,是消费股。 原因在《全球化已死,持有消费股》一文有详细阐述,有兴趣可以看下。 简单说,就是其他行业,我看不清10-20年后什么样。 科技型企业的长期增长,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不管芯片、新能源、新材料、元宇宙还是AI……炒作科创概念容易,真要实践,哪有那么容易? 前天讲AI长远发展的《重大转变,即将到来》,进一步阐述了背后的逻辑。 更重要的是,我们目前的优势在于后发跟随+弯道超车,也就是别人在前面趟出了路,我们知道研究大方向应该往哪里发力,只要投入足够多的资源和时间,早晚能成,省了很多走弯路的成本。 但我们这种高度集权,认为规范整齐和安全可控比“万籁霜天竟自由”重要得多的体制,一旦从“跟随战略”进阶为“引领战略”,眼前一片黑雾,后发优势容易变为后发劣势。 好,就算我说的这些都能克服,整体上OK,具体到个股,也充满未知数。 基金经理有没有能力选出长牛标的,我持保留态度。 再说另一个被高度看好的板块,医药医疗。 老龄化中国,过去看来,这是个确定性最高的好行业。 医药医疗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大,开支一定会越来越多,但相关上市公司是否能赚得盆满钵满呢? 经过这两年,这事不好说。 武汉医改都看到了,就是强者(年富力强)给弱者(老弱病残)让利。 未来养老金和医疗金缺口只会越来越大,国家又把公平(安全)看的比效率(自由)更重要,总得有人(利益集团)为广大老弱病残的生存尊严买单,你猜是谁? 其他行业呢?

军工? 金融? 传媒?

能源? 地产? 农林牧渔? 机械制造? 还是互联网中概股? ……

emm……各有各的风险,我都不敢完全看好未来10年。 只有狭义上的消费板块,我敢。 因为中国人爱赚钱,爱花钱,把今生的追求全部投入到对财富和物质享受的追逐上,为此可以绞尽脑汁,拼尽全力,这是几代人都不会变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说躺平,那是觉得眼前看不到希望,只能吐槽。

但凡看到点暴富希望,有几个人还能安然躺平? 一个个眼睛睁得贼亮~ 天天大骂房价太贵,诅咒房价暴跌的人,还不是希望房价能跌到自己买得起的价格好上车呢? 从历史数据看,如果只看好某行业,直接买行业指数基金的长期投资效果可能不如重点投资该行业的主动型基金。

投资理念喜欢买消费股,历史悠久,业绩稳定,基金经理口碑良好的主动型基金,还是能在场内直接买卖的成本低廉的LOF基金,挑来挑去,最后我选了刘彦春的景顺鼎益。 过去几年,景顺鼎益的10大重仓股基本保持稳定,来回来去就是茅五泸为代表的白酒股、中免,还有迈瑞、药明、爱尔等医药股。 大体上,是消费为主,医药为辅的稳定风格。 这符合我的需求。 光说不练假把式,鼎益去年表现如何呢? -13.55%,乍一看挺惨的~ 但要知道,去年上证50-19.6%,沪深300-21.6%,中证500-20.3%,中证1000-21.58%,创业板-29.37%。 鼎益跑赢了所有宽基指数。 因为没有其他产品可供选择,恒指ETF和标普500ETF都是最普通的指数基金,没啥可说。 跟踪沪深300和中证500的指数基金较多,我挑了两个有较强打新收益的。 民生加银沪深300ETF,去年-19.5%,超额收益2.1%。 鹏华中证500ETF,去年-17.2%,超额收益3.1%。 没错,扣掉交易和基金管理的摩擦成本后,这两个基金的相对收益,都跑赢了跟踪指数。 鹏华500ETF现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品,民生加银300ETF,我找到个更好的。 主要考虑到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进,打新躺赚时代将会结束,基金打新超额收益会被削弱,选基逻辑也要有所改变,更看重基金经理的阿尔法选股收益。 我新换的招商沪深300增强策略ETF(561990),近一年收益-6.3%,跑赢了民生加银300的-9.3%和沪深300指数的-11.5%。 最后,怎么更换定投标的呢? 很简单。 第一步,已定投的民生加银沪深300ETF(515350),全部手动卖出,并暂停相关条件单。 第二步,将卖出所得资金,全部买入招商沪深300增强策略ETF(561990)。 第三步,新建招商沪深300增强策略ETF(561990)七步定投条件单,“目标市值”、“间隔周期”、“委托时间”、“正/负波动幅度”、“每笔计划委托”等参数全都不变,唯一改变的,是“设置底仓”一栏,填入第二步买入的基金市值。 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可以看下这个教学视频——

PS:我现在理财聊得少,不是我不懂理财,也不是我再不关心理财, 一是我觉得,我最有价值的地方,不在理财,而是和大家聊电影、旅游、历史、地理、AI、佛教、防疫转向、教改、土耳其地震……或许更能体现我的价值。 二是我觉得,作为普通人,你也没必要花太多时间精力在理财上,划不来的。 别总是梦想牛市一夜降临,瞬间暴富,现实点吧,不配哈~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