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风格」基金看什么?

投资市场观察 2022-11-27 07:48


进攻风格基金具有业绩弹性大、波动高的特点,属于「高赔率」的选择,对于多数人而言,更适合选择「高胜率」的基金作为投资,有经验的投资者适度配置进攻型基金来增厚收益。对于进攻风格基金,如何降低不确定性?


我想到了规模增长后的业绩表现、    回撤修复能力、投资风格稳定性和机构持仓变化四个维度,本文将对此进行梳理和讨论:


1、 规模增长后的业绩表现


进攻风格的基金通常会受到市场的关注,并被投资者持续申购,导致基金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会导致基金经理投资灵活度会降低股票调仓时间延长,进而影响基金收益。比如在 2020 年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对多的前 100 只基金,在 2021 年至今业绩在同类排名前 40% 的基金数量从65只减少到24只(只有 7 只基金始终排在同类前 20%,名单放到文末),这也反映了多数投资者买基金时受短期业绩影响较大。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20/1/1-2022/10/31;统计范围:2020/1/1 以前成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统计样本:714 只基金;收益率统计至 2022/10/31。

所以对于进攻风格的基金,关注其规模增长后的业绩表现尤为重要。基金规模变大对基金收益率的拖累是一个整体的趋势,但每个基金经理适合的规模是不同的,依旧有基金在规模增加时可以保持不错的收益,所以还需结合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投资风格、行业个股偏好、能力圈等方面具体综合分析。


2、 回撤修复能力


因为涨跌具有不对称性,所以应该给予基金回撤足够的关注,但是对于进攻风格的基金,不适宜对基金经理的回撤控制予以过高的要求。毕竟盈亏同源,你想要基金涨的多,还想跌的少,长时间看,这个要求很少有基金可以满足。对进攻风格的基金,相比关注最大回撤,不如关注其回撤的修复能力!

回撤的修复能力可以结合最大回撤最大回撤恢复天数两个指标。以易方达环保主题为例,自 2021/1/1以来,基金最大回撤为:-36.69%,而该基金仅用70 个交易日便“收复失地”。(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21/1/1-2022/11/25)


3、 投资风格稳定性


主动权益类基金为追求业绩而跟风的现象极为常见,即使是声明投资方向的主题型基金,也存在漂移和跟风的现象,漂移和跟风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很危险的,所以对于进攻风格的基金,了解其投资风格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对于进攻风格的基金,亮眼业绩的背后必然有一个收益来源:


可能来源于景气挖掘,比如韩创,在高景气行业结合估值选股,自 2019/1/10 管理大成新锐以来,任职回报:306.96%,同类排名:1/630;(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19/1/10-2022/11/25)

也可能来源于逆向投资,比如林英睿,通过逆向投资和困境反转中挣钱,自2017/12/14管理广发睿毅领先A,任职回报:169.82%,同类排名:6/491;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17/12/14-2022/11/25)

甚至是来自于追涨,比如华商基金的高兵,曾经在调研中直言:“不要任何框架,什么东西能涨,我们就买,什么东西能更快的挣钱, 我们就去买这些东西”


不论是挣什么钱,这样的投资风格都要足够稳定!市场在变,基金经理的策略发现变化也是正常的,但这种变化应该是可以追踪溯源的,不能说价值好时买价值,成长强时追成长。


4、 机构持仓变化


机构持仓比例值得参考,作为专业投资者,机构有着相对专业的投资团队,更多样化的信息来源,更严谨的投资程序,进攻风格基金中机构的持仓变化,可以一定程度代表机构对该基金的态度。



比如由国晓雯管理的中邮军民融合在 2021 年下半年涨幅45.12%,同类排名3/2088,下半年该基金机构占比由19.74%上升到49.41%(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21/7/1-2021/12/31.二级分类)



如果基金业绩亮眼,但是机构持仓不高甚至没有明显提升,在买之前或者持有过程中还是有必要思考下其中原因,凭借现在投研行业的内卷程度,不太可能有“漏网之鱼”。之前参加过中融基金FOF 基金经理周桓的调研,他的选基流程差不多是:通过业绩等指标选出名单——约调研并刨根问底的摸清投资框架——根据框架还原投资组合——对基金的持仓和配置进行复验——个中问题再反复和基金经理验证——入选后给基金分类——最后进行配置。如果业绩好,机构一直没有买,很可能是在某一方面有所欠缺,虽然各个机构的审美可能有些区别,但如果全市场的机构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还是有必要保持谨慎或者控制下配置比例。也有例外可能,比如基金经理不愿意接受调研,或者不愿分享自己的投资理念。


同时也要可观看待机构持仓,机构买入也有可能是“追涨”,毕竟现在机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也不排除是自家 FOF 出于节省费率或其他目的买入自家基金。这也是把机构持仓变化放到最后的原因~


感谢看完,以上就是我关于分析进攻型基金的思考,欢迎补充~


附:2020 年和 2021 年至今

业绩均在同类前 2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20/1/1-2022/10/31;收益率统计至 2022/10/3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