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奖,真的只是个笑话?

网叔点财 2022-09-05 07:56

1.0

前两天,一年一度的金牛奖隆重放榜。

金牛奖是基金界的第一奖,素有“基金奥斯卡”的美誉。

对于基金经理而言,金牛奖是荣耀的象征,是官方授予的“财富密码”。

而在广大基民眼里,金牛奖是权威的认证,实力的象征,赚钱的保证。

也正因为此,自从2004年金牛奖设立以来。

不知有多少基金经理为其“竞折腰”;

又不知有多少基民为求一“牛基”挤破了头。

但今年,金牛奖却沦为了笑柄。

以权益类基金为例,

全市场获得金牛奖最多的一批基金,今年几乎全军覆没!


7次斩获金牛奖的银华中小盘,亏了19.37%,最大回撤-36.30%;

6次斩获金牛奖的兴全趋势策略,亏了20.54%,最大回撤-27.96;

3次斩获金牛奖的华夏复兴,亏了23.76%,最大回撤-39.23;

……

“金牛基金”业绩差,“金牛基金经理”业绩更差!

拉出市场上获得金牛奖最多的十大权益类基金经理,


年初至今,

金牛十冠王谢治宇,亏了22.63%;

金牛七冠王孙伟,亏了23.11%;

金牛五冠王傅鹏博,亏了24.01%;

……

这些可都是官方认证、市场公认的金牛奖大满贯得主。

如今亏的一个比一个惨,大多数(金牛基金和基金经理)的业绩都不如同期市场平均水平(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很多甚至连沪深300都跑不过。

这TM哪里是“金牛奖”啊!

这分明就是“金镰刀”!

基民之所以选择金牛基金(经理),是因为大家相信“金牛奖”。

现在倒好,满怀期待的买了金牛基金,不仅不赚钱,反而比市场上大多数基金亏的更多……

难怪,最近不少人都表示:

“金牛奖就是个笑话!”

2.0

金牛奖真的只是个笑话吗?

基金说到底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

一只基金到底好不好,仅凭不到一年的短期业绩很难下定论。

拉出市场上获得金牛奖最多的一批权益类基金,一共24只。(12只混合基金+12只股票基金)

自成立以来,这24只基金平均年化收益高达16.65%,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有6只年化更是达到了20%以上。

从这一点来看,金牛奖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但投资投的是未来,过往长期业绩再好,未来长期业绩不行,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金牛奖靠不靠谱,关键在于:

一只基金在得过金牛奖之后,优秀业绩能否长期保持下去?

带着这个问题,客观起见,网叔回测了2014年和2018年的“金牛基金”从获奖次年至今的业绩表现。

18年底至今大概三年半,可以代表金牛基金获奖后的中期业绩表现

14年底至今足足七年有余,可以代表金牛基金获奖后的长期业绩表现

中长期业绩相结合,就能判断出金牛奖的“成色”。

为了方便比较,简单说一下金牛奖的分类。

从时间划分,金牛奖分为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和七年期。

一年期太短,参考意义不大,排除。

七年期近两年才出现,没有历史数据,也排除。

所以我们的评测对象主要以三年期和五年期金牛基金为主。

接下来直接上回测结果:

(1)18届“金牛基金”至今业绩表现,中期业绩拉胯

从中期业绩来看,金牛基金不论是收益表现还是回撤控制,都不如同期市场平均水平。

收益方面,三年期金牛基金(平均年化)为18.79%,五年期金牛基金为19.09%,而同期市场平均水平为22.37%。

回撤控制方面,三年期金牛基金(平均最大回撤)为-32.60%,五年期金牛基金为-30.33%,而同期市场平均水平为-30.19%。

具体来看,

获得三年期金牛奖的21只基金中,只有7只业绩跑赢了市场平均水平;

获得五年期金牛奖的基金表现要好一点,22只基金有11只跑赢了市场平均水平。

而且仔细观察不难发现,

18届的金牛基金,在获奖后的整体业绩远不如获奖前的。

(2)14届的“金牛基金”至今业绩表现,长期期业绩也拉胯

从长期业绩来看,“金牛基金”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收益方面,三年期金牛基金(平均年化)为11.30%,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五年期金牛基金只有9.69%,明显不如同期市场平均水平。

回撤控制方面,不论是三年期金牛基金还是五年期金牛基金最大回撤均超过了-50%,而同期市场平均水最大回撤只有-43.35%。

具体来看,

17只获得三年期金牛奖的基金中,有9只业绩跑赢了市场平均水平,占比超过一半;

获得五年期金牛奖的基金就比较拉胯了,14只基金有只有5只跑赢了市场平均水平。


而且和18届“金牛基金”一样,14届的“金牛基金”在获奖后的整体业绩,也明显不如获奖前的。

回测的结果出乎大多数人意料,

得过金牛奖的基金,不论中期业绩还是长期业绩,都不如市场平均水平。

更让人大跌眼境的是,

在获得金牛奖之前,金牛基金普遍能大幅跑赢市场平均水平;

一旦获奖后,立马歇菜,比吃泻药还灵验……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金牛基金”都是这样,还是有30%-50%的基金能继续保持优秀业绩的。

可见,金牛奖并没那么神,它更多的是事后诸葛亮式的阶段性总结。

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幸存者偏差!

很多人之所以能获奖,可能只是运气好,中短期业绩爆发了。

一旦运气用尽,到拼实力的阶段,就现出原形了。

而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在获奖后往往能保持长期优秀的业绩,甚至能连续多次斩获金牛奖。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多次斩金牛的基金(经理),长期业绩一般都不差。

3.0

如何利用金牛奖选基?

金牛奖虽然没那么神,

但在我们的选基过程中,还是有一定利用价值的。

结合上面的回测结果和过往投资经验,网叔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选基注意事项。

(1)获奖次数多的基金经理,相对更靠谱

偶尔一次获得金牛奖的基金(经理),很有可能是运气使然。

但能够跨越牛熊,多次斩获金牛奖的基金(经理),大概率是有实力的。

(2)五年期和三年期金牛奖,没有明显的优劣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短期金牛奖往往不如长期金牛奖含金量高。

三年的不如五年的,五年的不如七年的,奖项时间越长,基金将来的长期业绩越稳健。

但从回测数据来看,并非如此。

所以,对不同年期的金牛奖,我们也不必太过区别看待。

(3)不要迷信权威,理性选基

金牛奖说到底,是对过去阶段性业绩的总结。

它可以作为选基加分项,但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

一只基金将来的长期业绩如何,而是由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资风格、能力圈,基金的规模、持仓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才能离选中好基更进一步。

最后以我们在蛋卷上的长坡厚雪组合为例,再简单谈谈网叔是怎么选基的。

“长坡厚雪”的9只基金里,有6只“金牛基金”。

金牛基金当然避免不了有缺陷,但网叔期望,能够发挥自己的研究能力,通过认真地挑选和科学地组合,尽可能低避免掉这些缺陷,保留“金牛基金”的优点。

我们在选基时,除了看过往长期业绩,还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

基金是长期投资还是轮动投资?

是大盘投资还是中小盘投资?

是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

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我们认可吗?

……

综合这些因素选出合适的基金,然后结合我们的投资目标,构建出我们自己想要的投资组合。

但这些……

显然金牛奖评选的时候并没有重视。所以这部分工作,只能我们自己完成。

网叔在选基金的时候,会做一些量化分析,但更为重视“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的评估”

量化是用来确定“最低可投资标准”的,比如我们的标准:

从业5年以上,年化收益15%以上,管理规模50亿以上

但是过了这个标准,对历史业绩就不再苛求了,因为仅通过历史业绩预测不了未来

金牛奖的尴尬想必大家也看到了。

“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的评估”这个具体说比较玄乎,化繁为简,主要是通过以下4个方面来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进行评估:

从业年限+管理规模+投资风格+市值风格

PS:因为是组合,为了让长期更加稳健一点,所以长坡厚雪选基的时候我们会可能地保持均衡。

最后说一句,选基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研究的越细、考虑的越全面,选中好基金的概率才会越高。


相关证券:
  • 上证指数(000001)
  • 沪深300(00030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