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保险


1.名词释义

释义

  双重保险又称为复保险,其具体内涵在学理和立法例方面有不同的界定。有的将双重保险界定为: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与数个保险人分别订立数个保险合同行为,且各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总和超出保险标的价额。采取这种内涵的立法例国家有德国、法国、日本和韩国等。有的将双重保险界定为:要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与数保险人分别订立数个保险契约,而该数个保险契约,均须于同一保险期间内发生效力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41条第3款规定:双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二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但是,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改草案)》第41条第4款将双重保险界定为:双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二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保险。上述对双重保险界定的主要区别体现为:各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总和是否超出保险标的价值。由于“立法例规定双重保险的目的,在于合理分担各保险人的赔偿责任,而不论各保险人的赔偿责任之和是否超过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将双重保险限定于超额的双重保险,并没有多少实益。” 此外,关于双重保险是否要求保险利益同一,也存在疑问。

构成要件

  1.保险责任期间具有重叠性
  双重保险责任期间的重叠性包括全部重叠和部分重叠。全部重叠,是指保险责任的起讫时间完全相同,亦称同时复保险。部分重叠,是指保险责任的起讫时间非完全相同,但存在部分相同,亦称“异时复保险”。“不过保险期间之始期及终期,并不以绝对相同为必要,只期间有一段重复,则在其重复期间内,仍为复保险契约。”“所谓同一期间,不必数个保险契约之始期与终期,完全相同,只须其一部分的期间,立于交叉关系,而发生共利之利害者,即成为复保险。”此外,有教材认为这里的“期间”是指数保险合同的“生效期间”,这里的“期间”应指“保险责任期间”。因为保险合同的生效期间并不一定与保险责任期间完全一致,有时保险合同已生效,但保险责任期间未开始,因此,该“期间”应该指“保险责任期间”,而非保险合同“生效期间”。
  2.保险人、保险标的同一
  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通说认为,双重保险要求投保人订立的若干保险合同,必须针对共同保险标的的同一保险利益,至于投保人是否相同在所不问。那么,投保人针对同一保险标的的不同保险利益投保,是否构成双重保险,不无疑问。为解决该疑问,首先需要分析保险利益的主体。
  保险利益为英国海商法学者首创,其内涵经历了一般性保险利益学说、技术保险利益学说、经济保险利益学说的演变,人们对保险利益主体的理解也是渐进的。传统观念认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保险利益主体,在保险合同效力存续期间内或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是保险利益主体。现代保险理论和实务普遍认为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是否是保险利益主体并不重要,关键是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是保险利益主体。在财产保险中,只有保险人有权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填补损害,“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并无实际意义”,保险人是保险利益的当然承受者。
  双重保险制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防止保险利益的承受者,即保险人获取不当利益,因此,双重保险的要件之一是保险人相同。投保人针对同一保险标的的不同保险利益投保,通常情况下,不构成双重保险,但是,若该保险利益存在权利混同或者吸收,构成双重保险。因此,保险利益是否同一,不是双重保险的一般构成要件之一,而同一保险标的则是双重保险的构成要件之一。
  3.保险危险或者保险事故同一。
  双重保险中,每份保险合同承保保险危险或者保险事故并不要求完全一致,只需存在共性即可。
  4.投保人与两个以上保险人分别订立不同的保险合同
  双重保险的要件之一是:各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存在若干独立的保险合同。若与数个保险人订立一份保险合同,则属于共同保险合同共同保险是指两个以上的保险人对于同一风险造成的损失按照约定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其特征是,各保险人只按照其与投保人之间签订的一份共同保险合同承担责任。

分摊方式

  在双重保险下,发生损失保险人须进行分摊,分摊方式有以下三种:
  (1)比例责任制,即按照各家保险公司保险金额比例分担损失赔偿责任,其公式为:
  某保险人的责任=(某保险人的保险金额/所有保险人的保险金额总额)×损失额
  (2)责任限额制,即各家保险公司对于损失的分担并不以其保险金额作为分摊基础,而是按照他们在如无他保的情况下所负责的限度比例分担。其公式为:
  某保险人责任限制额=(某保险人独立责任限额/所有保险人独立责任总和)×损失额
  例如,甲、乙包承保同一财产,甲保险承保2万元,乙保险承保8万元。如发生损失4万元,甲在没有他保情况下赔付2万元,乙在没有他保情况下赔付4万元,则:甲赔付=2/6*4=4/3万元,乙赔付=4/6*4=8/3万元
  (3)顺序负责制,即同一保险标的有两家以上保险公司承保时,最早出立投保的保险人首先负责赔偿,第二个保险人只负责超出第一个保险保险金额部分,依次类推。

种类及认定

  投保人进行双重保险的动机多样,有的是为了攫取不当利益,有的是为了增加安全度,立法应针对这些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规定。因此,根据投保人的主观状态,将双重保险分为善意双重保险和恶意双重保险具有现实意义。
  (一)善意复保险和恶意复保险的界定
  善意复保险是指投保人投保的目的并非为了获取超额保险赔偿金,旨在增加安全度,提升对某一危险的防范能力,减少损失而进行的双重保险
  恶意复保险是指投保人旨在为了攫取超额保险赔偿金而进行的双重保险
  (二)善意复保险和恶意复保险认定
  关于双重保险是善意抑或恶意,大多立法例根据投保人投保时是否履行了通知义务进行认定,如果履行了通知义务,该双重保险认定为善意双重保险,反之,被认定为恶意双重保险。有的立法例规定履行该通知义务的主体是保险人,《澳门商法典》第1002条规定:如保险人恶意不作出通知,所有保险人均不承担支付赔偿责任。这主要是由于英美法系中,保险人和保险人的法律地位显著,而中国《保险法》中投保人保险人的法律地位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这一差异导致通知义务的法定主体不同。但是,不考虑投保人保险人、投保人保险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不区分双重保险是否超额,笼统地规定通知义务是欠妥当的。
  由于保险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商业活动,大多的投保人保险人并不知自己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因此,将投保人保险人是否履行通知义务作为认定其主观上是善意抑或恶意的标准,这进一步增加他们义务,置保险人于更加不利地位,可能导致保险人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发达国家保险法逐渐改善不利于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条款,突出保护保险人的立场,取消投保人双重保险的通知义务,即使对其有所规定,也严格限定其适用条件。保险人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商主体,在保险合同签订过程中,应承担前置义务,即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保险人应主动书面询问投保人保险人是否存在双重保险并对双重保险的含义、虚假陈述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进行说明。在此前提下,投保人保险人应履行通知义务。如果签订双重保险合同时间存在先后之分,投保人保险人应向各保险人履行通知义务。
  对于投保人不同且彼此之间不存在信息沟通的双重保险,法律应规定保险人为通知义务的法定主体;如果保险人因不知情而未履行通知义务,应认定该双重保险为善意双重保险,各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
  法律除规定保险人的前置义务及通知义务的主体外,还应当规定双重保险的通知内容,使投保人保险人的通知义务内容更加明确,避免因投保人保险人通知内容的瑕疵而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如台湾地区《保险法》要求投保人通知其他保险人的名称和保险金额。在超额双重保险中,通知义务主体如果如实回答了保险人就双重保险的书面询问,就认定其履行了通知义务,该双重保险为善意双重保险,反之,除非投保人保险人不知情,为恶意双重保险,各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如台湾《保险法》第37条规定。
  此外,投保人保险人通知义务不适用于非超额双重保险。对于非超额双重保险,各保险人只承保保险标的部分价值保险人不存在谋求不当利益,主观上不存在恶意,因此,非超额双重保险属于善意双重保险。2.同名电影

基本信息

  双重赔偿 Double Indemnity (1944)

pic-info">双重保险

导演:比利·怀尔德 Billy Wilder
  主演:弗莱德·麦克莫瑞 Fred MacMurray
  芭芭拉·斯坦威克 Barbara Stanwyck
  爱德华·罗宾逊 Edward G. Robinso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上映日期: 1944年9月6日 美国
  更多中文片名:
  双重保险/双倍赔偿
  类型:黑色电影/剧情/犯罪
  片长:107 min / Argentina:110 min / Canada:90 min (Ontario)
  好莱坞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日落大道》、《七年之痒》)经典黑色电影
  美国百年百佳电影排名第38位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比利·怀尔德 Billy Wilder
  编剧 Writer:
  詹姆斯·M·凯恩 James M. Cain ....(novel Double Indemnity in Three of a Kind)
  比利·怀尔德 Billy Wilder ....(screenplay) and
  雷蒙德·钱德勒 Raymond Chandler ....(screenplay)
  演员 Actor:
  弗莱德·麦克莫瑞 Fred MacMurray ....Walter Neff
  芭芭拉·斯坦威克 Barbara Stanwyck ....Phyllis Dietrichson
  爱德华·罗宾逊 Edward G. Robinson ....Barton Keyes
  福图尼奥·博纳诺瓦 Fortunio Bonanova ....Sam Garlopis
  约翰·贝里 John Berry ....Bit part (uncredited)
  Porter Hall ....Mr. Jackson
  Jean Heather ....Lola Dietrichson
  Tom Powers ....Mr. Dietrichson
  Byron Barr ....Nino Zachetti
  Richard Gaines ....Edward S. Norton, Jr.
  John Philliber ....Joe Peters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美国
  USA
  1944年9月6日
  瑞典
  Sweden
  1944年11月27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1944年12月7日
  芬兰
  Finland
  1945年10月28日
  法国
  France
  1946年7月31日
  丹麦
  Denmark
  1948年4月5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50年6月6日
  奥地利
  Austria
  1952年
  墨西哥
  Mexico
  2002年7月5日......(Cineteca Nacional)
  法国
  France
  2003年4月30日......(re-release)
  英国
  UK
  2005年11月11日......(re-release)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派拉蒙影业公司 [美国]
  发行公司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2000) (Argentina) (VHS)
  哥伦比亚三星 [巴西] (2000) (Brazil) (DVD)
  Image Entertainment Inc. [美国] (1998) (USA) (DVD)
  MCA环球家庭娱乐 [美国] (????) (USA) (video) (laserdisc)
  派拉蒙影业公司 [美国] (1944) (USA) (theatrical)/(1949) (USA) (theatrical) (re-release)
  Paramount [法国] (1946) (France) (theatrical)
  MCA/Universal Pictures [美国] (1958) (USA) (TV)
  4 Front Video [英国] (2005) (UK) (DVD)
  Atlantic Film (2008) (Sweden) (DVD)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澳大利亚] (2006) (Australia) (DVD)/(2008) (New Zealand) (DVD)/(2008) (Australia) (DVD)
  Universal Home Entertainment [美国] (2004) (USA) (DVD)
  Universal Studios Home Video [美国] (2006) (USA) (DVD)
  Versátil Home Vídeo [巴西] (2006) (Brazil) (DVD)

剧情简介

  这是一部与奥斯卡最佳影片擦肩而过的经典之作,推出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正激烈的时候,而这部影片显得过于冷酷和阴暗。故事讲述一个保险业务员与他的情妇合计谋害她的丈夫,以便诈领巨额保险金,而她丈夫的保单上有一附笔,若因死于火车轮下则可获得双倍赔,于是他们就此展开了行动,但是,他们安排的“事故”遭到调查员的质疑,二人之间也从合作无间慢慢演变到互相猜忌。

幕后制作

  这是最伟大的黑色影片之一,影片悬念重重,表演出色,但最重要的是它的风格,即那种黑色(noir)风格。无论是那光影婆娑的百叶窗,还是自嘲式的独白,对未来的悬念电影都产生久远的影响。影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使影片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堕落男人的心灵煎熬史,冷静、更冷漠地注视着战争前后的美国现实。

精彩花絮

  ·导演最初设计的结局是凯斯目睹沃尔特走进毒气室。
  ·沃尔特·奈夫的角色最初叫沃尔特·奈斯,但比利·怀尔德后来发现真有个叫沃尔特·奈斯的人居住在比佛利山,而且恰巧也是保险业务员,为了避免给他造成不良影响,才改为沃尔特·奈夫。
  ·沃尔特和菲丽丝在作案之后无法发动汽车的一段是导演扩充的情节,因为一次比利·怀尔德在结束一天的拍摄之后,同样无法发动汽车
  ·巴巴拉·斯坦威克佩戴的金色假发是导演的主意,但开拍了1个月后,比利·怀尔德才意识到假发的效果很糟糕,但重拍根本来不及,于是后来采访时,怀尔德只好声称这是故意之举。
  ·当沃尔特第一次吻菲丽丝时,画面中沃尔特的扮演者弗雷德·麦克默里的手上戴有戒指,直到后期制作时这个纰漏才被发现。
  ·菲丽丝躲在门外偷听沃尔特同凯斯的谈话时差点被开门的凯斯发现,藏在被推开的门后,这段情节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因为美国公寓的门都是朝里开。
  ·在编写剧本过程中,比利·怀尔德同雷蒙德·钱德勒相处得并不融洽,两人常常产生争执,怀尔德声称曾炫耀自己的风流天赋以折磨性压抑的钱德勒,而钱德勒也曾罢工,直到自己提出的条件得到满足为止。
  ·影片根据詹姆斯M·凯恩的小说改编,原著则根据真实故事创作。
  ·沃尔特·奈夫的角色最初定为由乔治·拉夫特扮演,但他坚持沃尔特最终以诱捕菲丽丝的FBI特工身份作结,与原著截然相反,于是他无缘本片。

精彩对白

  Barton Keyes:They've committed a murder and it's not like taking a trolley ride together where they can get off at different stops. They're stuck with each other and they've got to ride all the way to the end of the line and it's a one-way trip and the last stop is the cemetery.
  凯斯:他们已经犯有谋杀罪,这不像搭上电车可以在不同站点下车,他们纠缠在一起,将坐到终点,而这单程之旅的最后一站是墓地。
  Walter Neff:I killed him for money and for a woman. I didn't get the money... and I didn't get the woman.
  沃尔特:我为了钱和女人杀了他,我没得到钱,也没得到女人。

穿帮镜头

  ·菲丽丝射中奈夫之后,奈夫立即抓住小臂,当他离开时握住的是大臂,而最后的一段中,血从肩部流出。

精彩评论

  From the Moment they met it was Murder!

精彩剧照

  

pic-info">剧照

pic-info">剧照

pic-info">剧照


热门词条

应收账款 区域货币 区间估计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资本成本 单向定单 金融危机 外汇通 认可 外汇佣金 汇率 资产 ISO 经济 增量成本 服务 CFO MIT 加工 什一税 租赁期 销售 股价反弹 SME 抽签偿还 REF MG金融集团 技术 空头陷阱 市场 美元 股利收入 中小企业 资本 美国 两会 中国股市 备付金率 价格 吊空 指数 股灾 葡萄牙币 pt 调至市价 清算 电子汇兑 下降三角形 Writer 税粮 FDI width Theta peg MACD 巴塞尔资本协议 冲账 管理 艾略特波段理论的含义 贴现现金流 外汇交易法 短期同业拆借 银行 消费发展战略 拔档 联系汇率制度 延期付款汇票 Exposure 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公司 金融中介理论 阴烛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金融) 标准普尔(S&P) 外汇 美国贝勒大学 汇差清算率 正利差 分期付款汇票 软通货 出口物价指数 选择权买方 集中竞价 百分比回撤 无记名汇票最低报价戴维·凯特标准·普尔 500指数抵押品持平德国工业产值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成本协同效益 非农就业人口 交易 德国伊弗研究所景气调查 持平 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指数 指示汇票 金融 产品竞争力 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比率 外汇实盘交易方式 Quote 国际收支差额 货币 外汇实盘交易指令 什么是外汇市场的过分反应 南洋商业银行 货币期货交易 BBC制度 波浪理论与新闻价值性的关系 希腊德拉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