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兹产业结构论

简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GNP之父”西蒙·库兹涅茨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入手,对伴随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化作了深入的研究。结论是:(1)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均不断下降;(2)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如果综合各国的情况看,则工业部门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3)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并不必须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趋势同步,综合起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原因分析
服务

库兹涅兹认为引起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变动的原因主要有:(1)导致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相对比重趋于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由农产品需求特性所引起的低收入弹性,即农产品为最终生活必需品,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并不随着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这样就使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下降。使农产品价格和获取附加价值上处于不利地位。农业实现的国民收入份额便趋于减少。

二是第一、二次产业之间技术进步的差异性。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比工业困难,农业投资受“报酬递减”的限制。而工业投资则因技术进步而“报酬递增”。

三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降低都必然引起农业劳动力相对比重的下降。

(2)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劳动力相对比重大体不变的原因在于不仅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工业收入弹性处于有利地位。而且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增长亦在不断扩大工业市场,整个国民收入支出结构的演变都导致了工业的高收入弹性,使工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随着工业技术进步,原有工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排斥自身的劳动力,而工业部门内行业的扩张和增加又吸收劳动力,两相抵消!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趋于稳定。

(3)服务部门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微升的原因是:“服务”这种商品比农产品具有更高的收入弹性,加之第三次产业中许多行业具有劳动力和资本容易进入,产业内部竞争激烈,使“服务”这一商品相对于工业品在价格上处于劣势,服务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难以上升。库兹涅兹根据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的分析比较中得出如下结论:不发达国家的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国民收入)的差距比发达国家要大。不发达国家多为农业国,发达国家多为工业国。穷国要从穷变富,必须发展非农业部门。 

发展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中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中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商品生产为就业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研究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化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从而拓展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使得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得到了普及。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方法更多地是与克拉克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种产业的分类方法又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法。

1.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研究成果之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的。克拉克认为他的发现只是印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而已,故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克拉克首先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三个主要部门,即现在普遍称作的三次产业:农业——第一产业制造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克拉克所说的农业除了包括种植业外,还包括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矿业被认为处在边界线上。采矿业经济活动中分明是取自于自然的产业,理应划入第一产业。但采矿业有更多的属性近乎制造业。克拉克在1951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二版)时,将其划入了第二产业。这个部门的特点是所有行业都直接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部门除少数例外,通常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制造业被定义为:一个不直接使用自然资源,大批量连续生产可运输产品的过程。这个定义排除了不可运输产品建筑公共工程)的生产和小规模的不连续过程(如手工缝衣或修鞋等)。制造业的基本性质是它的材料和产品娟必要即可远距离地运输,它要求有相当大的资本投资和高度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部门的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第三部门由大量的不同活动所组成,克拉克把它们统称为服务部门。这个部门包括建筑、运输与通信、商业与金融、专业服务(如教育、卫生、法律等)、公共行政与国防以及个人服务业等。服务业按照某种目的还可以区分为直接提供给最终购买者(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的服务,和被用来帮助其他生产过程服务(如商品运输、批发商业以及为商业目的乘客旅行和旅馆提供等)。

克拉克在搜集和整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国际比较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克拉克认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因此,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表达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

克拉克对其本人总结的规律提出了两点解释,一是需求因素,二是效率因素。关于需求因素,克拉克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很明显,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而让位于服务业。”进一步指出,如果把服务业限于对消费者的服务,那么,相对于其他产品服务业不会表现出很高的边际需求。但是,若把服务业扩大到包括为企业提供的服务,那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服务业的相对需求将是上升的。除了部门间需求差别外,部门间效率差别也是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克拉克观点,不同部门存在不同的生产产率。制造业的人时实际产品差不多总是比同一个经济中其他部门的人时实际产品以更大比例增长,因此,“制造品的一个静止的相对需求将会导致该部门就业劳动力比例的下降。甚至当制造品相对需求增加时,人们仍然可以一般地预期,在长期该部门的就业劳动力比例是下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除原始社会外也显示了持续上升的趋势,虽然通常没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上升得那么迅速。上升的生产率与持续下降的相对需求结合在一起,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比例持续下降。当然,服务业的效率也同样得到巨大的改善,但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对服务业的各个部门的需求生产率增加来得更为迅猛,因而服务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例相应地迅速提高。
克拉克认为,“经济规律是从比较观察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从事先假定中演绎出来的”克拉克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的序言中明确指出:经济学应当是建立在对经济世界现实材料的收集和考察基础上的科学。

克拉克对经济世界分析方法的思想,体现在其产业结构理论中有如下特点:(1)克拉克的产业结构研究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全部经济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作为基本框架。(2)克拉克采用了劳动力这一指标来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变。克拉克考察了经济发展进程中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的变化。(3)克拉克通过分析若干国家在一定时间序列中所发生的变化,来探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一国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规律。(4)克拉克引用了最终需求收入弹性价格弹性,以及劳动生产率劳动来规范经济事实。因此,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上看,克拉克所发现的规律,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配第定理,即产业收入相对差异的描述性规律现象;二是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

相关书籍

2.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在西方经济学界获得“国民生产总值之父”的美名。他特别强调经验统计对经济研究的意义。1971年,因在各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的结构分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产业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现代经济增长:速率、结构与扩展》和《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出和生产结构》等专著中。

库兹涅茨在继承了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他探讨了国民收入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分布与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方面的研究

库兹涅茨把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A部门)、工业部门(I部门)和服务业部门(S部门)。他认为:“分三个主要部门:农业及相关的渔业、林业和狩猎;工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水力电力、运输业通信服务业——贸易金融不动产、动产、商业、仆佣、专业人员及政府。每个主要部门所包括的行业,在考虑原材料、生产性营运最终产品及其行业间的区别特征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同广义分类一样,以上的狭义分类定有不同意见。”

库兹涅茨认为,“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口和产值的高速增长总是伴随着多种产业比重在总产出和所使用的生产性资源方面的明显变动”他在收集和整理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基础上,通过对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进程中,这些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中所占份额的趋势是类似的:A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从开初几十年的40%以上降到近年来的10%以下,I部门的份额显示上升,从开初几十年的22%-25%上升到近年来的40%-50%,以及S部门的份额微微的而且不是始终如一地上升……这些趋势在按当年价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份额数量中可看到……所有这些都由近年的按人口平均总产值中的部门份额间的截面联系进一步证实。”

“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进程中,A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急速地下降,从开初的50%-60%水平下降到60年代初的10%以下到20%左右的水平。I部门份额则从开初水平的20%-40%,在大多数国家都上升到超过40%—但情况与产值份额的变动不同:I部门份额的上升与A部门份额的下降相关地来看,它并不占支配地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I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上升,或是低于S部门,或是大体相等。I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和缓上升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份额的和缓上升,这同制造业在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具有支配作用的上升恰成对照。接着的则是S部门份额的显著上升,它抵消了A部门份额下降的大部分。如果说,产值结构的‘工业化’和部分地‘服务化’了。”②当然,“主要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趋势与按人口平均产值及劳动力份额间近年来的截面联系是相一致的”③。库兹涅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部门相对产值的概念,对部门I的产值与部门I的资源份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令:T和TI分别为总产值和部门I的产值;O和OI分别为总资源和用于部门I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或两者);为部门占总产值的比重;为部门I占总资源的比重。因此,如果这个部门占总产量的比重上升比例(ki)大于其中总资源的比重的上升(mi),相对于全国劳动生产率,这个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如果这个部门占总产量的比重的下降比例少于其占资源比重的下降,也会有同样的结果。当然,这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运动,也将依赖于全国单位资源产出率的变动(T/O)。

在多数国家农业部门占总资源(劳动力、资本或两者)比重的相对下降几乎与其占总产值比重的相对下降一致,那么ki/mi约为1。相对于全国的劳动生产率而言,这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肯定保持着同一水平,因而,农业部门劳动率的增长速度肯定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一致。同样地,工业部门的情况证明,其占总资源的比重上升比例比其占总产值比重上升慢得多;而且由于ki/mi大于1,与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相比,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肯定会明显地以高速上升。最后,事实表明,一些国家服务部门占总资源的比重相对上升得比其占总产量比重要快;且ki/mi小于1,服务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明显地低于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1]

热门词条

应收账款 区域货币 区间估计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资本成本 单向定单 金融危机 外汇通 认可 外汇佣金 汇率 资产 ISO 经济 增量成本 服务 CFO MIT 加工 什一税 租赁期 销售 股价反弹 SME 抽签偿还 REF MG金融集团 技术 空头陷阱 市场 美元 股利收入 中小企业 资本 美国 两会 中国股市 备付金率 价格 吊空 指数 股灾 葡萄牙币 pt 调至市价 清算 电子汇兑 下降三角形 Writer 税粮 FDI width Theta peg MACD 巴塞尔资本协议 冲账 管理 艾略特波段理论的含义 贴现现金流 外汇交易法 短期同业拆借 银行 消费发展战略 拔档 联系汇率制度 延期付款汇票 Exposure 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公司 金融中介理论 阴烛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金融) 标准普尔(S&P) 外汇 美国贝勒大学 汇差清算率 正利差 分期付款汇票 软通货 出口物价指数 选择权买方 集中竞价 百分比回撤 无记名汇票最低报价戴维·凯特标准·普尔 500指数抵押品持平德国工业产值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成本协同效益 非农就业人口 交易 德国伊弗研究所景气调查 持平 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指数 指示汇票 金融 产品竞争力 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比率 外汇实盘交易方式 Quote 国际收支差额 货币 外汇实盘交易指令 什么是外汇市场的过分反应 南洋商业银行 货币期货交易 BBC制度 波浪理论与新闻价值性的关系 希腊德拉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