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财报:阿里确实焦虑了

中访网财经 2022-02-26 23:59

2021年,对于阿里来说是艰难的一年。营收增长放缓,净利润增速腰斩,基本盘淘系电商增速跌至个位数,而本地生活、国际业务、云计算、数字媒体业务不仅挑不起大梁,反而拖累了整体盈利能力。

2月24日晚间,阿里发布了2022年财年三季度报(2021年1季度-2022年1季度),营业收入2425.80亿元,同比增长10%;经营利润为70.68亿元,同比下降86%。

算是符合市场预期吧,市场本身预期就没有太好。在整个互联网极度悲观的环境下,阿里股价的跌幅是最夸张的,高位至今跌幅超过65%。

阿里旗下业务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主要的几大业务是淘系电商(淘宝天猫)、盒马、饿了么、以及菜鸟物流和海外的几个电商业务,真正赚钱的目前只有零售业务(阿里云微利)。

财报发布后,阿里股价再次创下年内新低(好像一直在新低的路上),尽管短期有战争因素的影响,但资本市场仍然从这份财报里读出了阿里的瓶颈和焦虑。

  • 作为最有潜力成为阿里第二增长曲线的云业务,增速下滑至20%,对比海外头部云业务大厂几乎都是40%左右的增速,阿里云业务的国际化压力还是比较明显的。

  • 作为阿里的利润支柱淘系电商的营收增速下滑至10%,中国商业部分收入增长仅7%(占大头),国际商业部分增速只有18%,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的增速也从上年的三位数降到了两位数。国际业务经营亏损37.07亿元。

  • 数字媒体业务烧了这么多年,营收都已经烧到天花板了,依然没有看到利润。本季度经营利润亏损21.39亿元,一把计提了251.41亿元的商誉减值(阿里收购的业务好像都不太行)。

  • 本地生活服务增速很猛,为阿里整体的用户增长贡献了靓丽的数据,但这个业务也是阿里亏钱最多的一项业务。前九个月经营利润亏损239.82亿元(4月-12月)。

  • 创新业务前9个月经营利润亏损66.97亿元,包括天猫精灵以及达摩院等相关业务。这个业务本身就是烧钱的。

淘宝和天猫线上实物商品GMV同比增速已经跌至个位数,服务和配饰以及消费电子类产品的GMV增长低于整体平均增速。这说明消费者在淘系电商上花钱变少了,一方面可能是竞争对手的分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整体消费环境变差了,这需要等竞争对手的业绩出来之后才能揭晓答案。

电商领域早已不是阿里一家独大的格局,京东靠自营自建物流体系,更好的配送以及用户体验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拼多多靠着下沉市场价格战,也给了阿里很大的压力,再加上短视频带货的崛起,阿里已经倍感焦虑。

从阿里的财报上明确可以看到电商的两条发展方向,一条是"京东式"发展,另一条是"拼多多式"发展。

  1. 淘特电商本季度活跃消费者增长3900万至2.8亿,本季度淘特上的支付订单量同比强劲增长超过100%。

  2. 客户管理业务下滑了1%(上年同期增长20%),直营及其他业务增长21%(上年增长101%)。

淘系电商业务有压力

客户管理业务出现了罕见的下滑,这部分业务主要来自佣金收入,而对应的是直营业务(含大润发及盒马、天猫超市)的增长,以及"淘特"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可见竞争对手已经给阿里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降低佣金的同时,可能还面临着客户的流失。直营业务不断地拓展,这是必然的结果。

依稀还记得有一年互联网大会上,马老师怼刘强东:"阿里巴巴要做的是什么呢?阿里巴巴是要培养更多的京东,然后让这样的公司挣钱"。(算了,这段你们就当看不见)

下沉市场这几年太火了,几乎所有的头部平台都在研究如何搞下沉,其实这背后是互联网行业流量见顶,各大平台需要找到新的增量,就只能将目标放到四五线城市,城乡镇这些区域。

而拼多多和快手的成功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但是有一个很大问题,下沉市场的用户基本都是价格敏感型,很难培养用户忠诚度,这也就意味着平台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去维系下沉市场的份额。

比如在社区团购及买菜业务上,美团单季度也是上百亿的亏损,阿里单季度是70亿的亏损,而且头部平台不论是资金、管理及经营各方面,都没啥差异化,所以这个业务需要一直烧钱来维持市场份额,还不确定要烧到什么时候。

从淘系主流业务下滑到淘特的增长,基本能得出一个结论:天猫的高端份额在面临压力,增长引擎将从中高端、中心化,转移到低端、去中心化。

阿里云海外的不确定

云计算作为数字化时代最重要的一环,几乎是数字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球头部科技谷歌、亚马逊和微软都在布局。

从王坚写下的第一行代码至今,阿里云已经在业内深耕多年,技术方面在亚太地区也相对领先,但云业务增速为什么放缓了呢?

上年三季报云计算业务增速50%,本季度增速降至20%,核心原因是一位头部客户基于非产品相关的要求就其中国以外的业务停止采用阿里云服务,以及互娱和在线教育等互联网行业的客户需求放缓(这家客户极有可能是Tiktok,之前美国就Tiktok的数据安全问题曾提出要停止Tiktok在海外运营)。

云计算涉及到数据安全问题,对于每个国家来说,这都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更高层次可能会上升到国防安全(参考某打车平台数据)。阿里财报中披露的云业务服务包括马来、新加坡、日本、德国、迪拜等,未提及美国。

今年1月份,市场有传出阿里云业务被美国政府调查。服务器基站在最基础的环节依然要依赖头部那几家芯片厂商。

云业务的国际化必然绕不开欧美,而在数据安全方面,欧美几乎是一条心的。头部的互联网类大厂,基本集中在中、美两国。对于阿里来说,数字化时代的趋势是势不可挡的,亚太地区依然有广袤的市场空间,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已。

芒格抄底看重的应该不是阿里国际化市场空间,而是看好中国市场,看好中国未来的数字化发展。

在云业务领域,亚马逊增速37.51%、微软增速27.93%、谷歌增速47.07%(数据来自最新财报),留给阿里的空间只有价格战。

互联网的跑马圈地时代已经是过去式,流量红利基本见顶(人口摆在这里),再加上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的估值需要重估,此后的估值更看重的是从增量到存量市场精耕细作的盈利能力。(来源:乔令)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