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跌近80%,辅助生殖虽进医保,贝康医疗困局暂时无解

中访网财经 2022-02-26 23:57

2022年2月21日,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强调在费用可控、确保医保基金可承受的基础上,北京市医保局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并且将于新政策将于3月26日正式落地。

受到北京医保利好消息刺激,2022年2月21日的国内辅助生殖领域器械代表企业贝康医疗盘中涨幅也一度超过10%。截至发稿日,贝康医疗股价7.48港元,但相比较021年2月最高点34.85港元跌幅仍超过78.5%

贝康医疗的植入前基因检测产品PGT-A,是三代试管婴儿治疗中的关键步骤。通过使用PGT-A,可以读取并用于分析遗传信息,从而提高婴儿成功率。虽然产品并未直接进入医保,医保将直接推动辅助生殖赛道需求,并拉动上游产业链市场需求,对于贝康医疗业务发展是个巨大利好。

01

市场需求高,

贝康医疗股票为何一路走低

随着计划生育的开放,人口问题成为了社会热门话题。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生育困难人群的困境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预测,我国2023年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将高达18.2%。

另一方面,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辅助生殖技术也维持着高速的增长。2018年数据显示,在4800万不孕夫妇当中,接受辅助生殖服务患者仅在60万左右,这也意味着对于辅助生殖相关的企业来说,我国辅助医疗产业是巨大的蓝海市场。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14-2018年复合增速达到13.6%,远高于全球市场的5.1%,2018年,我国辅助生殖市场达到3.8亿美元,预计2023年我国辅助生殖市场有望突破7.5亿元。

贝康医疗是国内辅助生殖技术的代表企业,贝康医疗的PGT-A试剂盒是国内首个获批的第三代试管婴儿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用于在胚胎植入母体前,来检测试管婴儿过程中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在4年多的临床试验中,贝康医疗的PGT-A试剂盒总共检测逾30000份胚胎样本,在临床试验中录得的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72%和6.9%,未进行非整倍体筛查的试管婴儿的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45%和32%。

优异的数据,并未带来优秀的业绩。PGT-A试剂盒在2021年正式上市销售后,并未如预期发展,截至2021年上半年,营收为0.5亿元,但同期净亏损却从1.58亿元扩大至8.78亿元,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0.42亿元。

贝康医疗业绩不佳,导致公司股价一路下滑,2021年2月上市触及最高点34.85港元/股后,便一路震荡下跌,已跌破发行价。虽然有北京医保利好消息,但最终决定其价值的依然是业绩。

与美国2018年30.2%的渗透率相比,我国辅助生殖渗透率仅为7%,纵然中国辅助生殖是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贝康医疗的业务依然无法脱离大行业窠臼而一枝独秀。为何我国辅助生殖渗透率如此之低?

首先是医疗技术能力的不足:试管婴儿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是目前辅助生殖的主要技术。以试管婴儿技术为例,自1978年第一个试管婴儿出现后,如今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技术,整个流程涉及刺激排、预测排、采集子、体外授精、移植后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对于上下游都有极高的技术要求。

此外,作为一个完整链条的产业,辅助生殖行业主要包括上游辅助生殖医药领域,还有下游辅助生殖医疗行业。上游医药技术门槛高,根据丁香园的数据统计,辅助生殖市场中,34%是药物的费用。由于医药技术门槛高,市面上仅有少数几家企业,默克雪兰诺、丽珠集团等少数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其次,信任关系尚未被建立: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对于辅助生殖政策在严格的基调上,采取了适当放松的做法,辅助生殖技术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卫生计生委。虽然牌照逐渐放开,但能否满足相关要求的机构仍然少之又少。

截止至2019年底,我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517家,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27家,其中获试管婴儿牌照的医院仅有396家,23.40%的生殖中心达不到试管婴儿技术要求。2020年,全国获批辅助生殖中心数量约达550家,试管婴儿中心数量约达362家。

因为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导致行业乱象丛生,各种小广告充斥在各大医院周边,患者很难对繁杂的信息进行分辨。往往有患者人财两空的消息传出,这也让辅助生殖行业很难与患者建立有效的信任关系。

还有价格居高不下:试管婴儿涉及多项检查、手术、胚胎冷冻和管理、药物使用等费用,因为患者身体条件不同,价格也会有所不同,一个周期的费用大概是在3-5万之间。根据《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测算,女性在35岁及以下时,平均需要3个治疗周期成功活产,总价在9到15万之间,高昂的价格导致大部分的患者难以接受。

截至2020年末,贝康医疗与42家医院签订了PGT-A试剂盒的合作协议。在行业方兴未艾之时,贝康医疗也很难一枝独秀。

02

医保促进有限,

贝康医疗道阻且长

如今的辅助生殖行业面临的问题虽然不少,但是在医保入局后,这些问题注定会被逐步解决,特别是信任关系和价格问题

贝康医疗2019年研发支出1990万,2020年研发成本增长73.4%达到了3450万。贝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梁波博士表示,在国家鼓励“三孩”及辅助生殖行业的情况下,贝康医疗未来还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研发实力

贝康医疗的研发也有足够的回报,贝康医疗的业务覆盖植入前基因检测、产前检测以及产后检测。其中,植入前基因检测的PGT-A试剂盒已经成功上市;用于检测植入前试管婴儿胚胎中的单基因缺陷PGT-M也有望在2022年获批上市;用于产前检测CNV试剂盒预计2023年获批上市。

国内PGT试剂市场规模(出厂价口径),预计从2020年0.96亿元增至2025年3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3.8%,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147亿元。贝康医疗的PGT-A虽然目前处于行业领先阶段,但潜在竞争对手的PGT-A试剂盒预计最快2022年获批,可见目前贝康医疗的产品和市场壁垒并不明显

贝康医疗2020年销售成本5918.1万较2019年增长43.8%,2021年上半年销售成本2800.7万较2020年同期增长34.8%。2021年贝康医疗表示为做好直销,提升对于终端的服务质量,正计划扩充销售团队。在销售端人、财共同发力的情况下,增加市场占有率。这也直接造成了贝康医疗亏损加剧。

2021年11月,贝康医疗完成了对男科IVD公司星博生物的收购,以8500万,收购其51%股权。这笔收购案实现了行业头部企业的整合,实现了男科精子筛选解决方案与胚胎精准筛选解决方案的整合,打通了完整的辅助生殖筛选的解决方案。贝康医疗手中的牌变得更好,这也意味着,运营成本即将上升,最关键的还是能否转化成业绩。

签约仪式

北京医保对于新生儿十分友好,早在去年9月就曾经将产前筛查产品成功被纳入北京医保,如今将辅助生殖相关业务纳入医保,对于行业是巨大的利好。

2019年,京籍出生人口数量创十年新低,总人数100368人,在全国1400万出生人口总数当中的比例十分小。此外,目前北京市具有辅助生殖资质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共15家。如果不能再多地进入医保,仅仅北京一地对贝康医疗帮助有限。北京只是一个起点,将会成为全国的风向标,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省份也将陆续将相关产品纳入医保,但这需要放到时间维度上观察。

对于贝康医疗来说,未来虽然可期,但产品的研发和认证,以及如何进入医保依然是贝康医疗长期存在的挑战。短时间内对贝康医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做好自身的业绩,这直接决定了资本市场对其看法。(来源:深潜健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