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上市首日破发!新式茶饮登上资本舞台,还必讲好新故事

金融投资报 2021-06-30 23:48

金融投资报记者 陈美

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

不过,让人颇为意外的是,上市首日奈雪的茶就开盘破发,直接低开近5%。截至收盘时,这只“新式茶饮第一股”也没能挽回颓势。最终,以17.12港元报收,较19.8港元的发行价下跌13.54%。

开盘破发与超额认购

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开盘破发或许是市场没有想到的。

要知道,奈雪的茶在香港公开发售,共获得642033份有效申请,认购合共111.15亿股香港公开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股份总数约432.03倍。

而在招股首日,奈雪的茶融资认购金额更是达790.68亿港元,超额认购154倍。与此同时,奈雪的茶还引入了5名基石投资者,且均为公募基金。

可以说,在正式上市之前,奈雪的茶备受机构投资者和市场关注。

不过,随着“新式茶饮第一股”的首日破发,市场似乎也对这一赛道有新的判断。

在微博评论上,记者看到,有资深投资者认为,尽管奈雪的茶在招股时获得超额认购,但暗盘最终涨幅只有1.77%,这与同日竞技的和黄医药相比,其暗盘涨幅达到25.06%,可谓是相差甚远。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奈雪的茶股价破发早在我预料之中,因为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以及门店走访,最后我并不看好奈雪的茶。”

在朱丹蓬看来,奈雪的茶是一个连续亏三年的品牌,对于这样的基本面,投资者都不是傻的。“投资者也有科学的分析和评判的标准,新式茶饮虽然是个比较火的赛道,但对于一个连续亏损、频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品牌,资本端是不可能对其追捧的。所以,在看不到奈雪的茶发展前景时,很多投资者是不可能买它的股票。”

在奈雪的茶叩响资本大门之时,记者也发现,诸多分析师认为,上市对于奈雪的茶这一新式茶饮自然是好事,但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如何讲好故事、回馈投资者才是“新式茶饮第一股”的终极目标。

北京看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宇轩也对记者表示,奈雪的茶破发并不令人意外。

“奈雪上市后将约70%的资金用于茶饮店扩张并提高市场渗透率,而6月30日市场的反应显然是对其未来扩张持担忧态度。”郭宇轩分析到,在勉强扭亏,没有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之前,奈雪的茶依旧选择继续扩张,这是否存在进一步放大亏损的可能,是投资者的一大顾虑。

5轮融资难解成本之困

天眼查显示,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共获得5轮融资。

最早一笔融资发生在2017年,当时奈雪的茶获得天图投资天使轮的投资,只不过并未披露金额。

同年7月,在奈雪的茶1亿元A轮融资中,天图投资再次加码。根据媒体报道,当时奈雪的茶的峰值月销已是星巴克4倍 ,并且创始人彭心表示,之所以接入同一投资方,主要看中他们的供应链资源。

这家创投机构对于奈雪的茶的看好并没有终止。在A+轮融资中,天图投资又一次现身,独家给了奈雪的茶数亿元投资。自此,奈雪的茶成为茶饮行业独角兽,估值达到60亿元。

记者看到,在奈雪的茶第B轮、第C轮融资中,又先后吸引了创投大户深创投、PAG太盟投资集团,以及弘晖资本的关注。

而在奈雪的茶宣布完成C轮融资完成后,这一创立6年茶饮独角兽估值已接近130亿元。从60亿元到130亿元估值,3年时间里奈雪的茶身价已飙升2倍之余!

6月30日,随着奈雪的茶正式上市,这一茶饮独角兽估值达到289.86亿港元,比5轮融资后的130亿元估值又涨了1倍多。

然而,即便如此,在招股说明书里,奈雪的茶也难解成本之困。

招股说明书显示,奈雪的茶成本构成主要是原料、员工成本和租金。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原材料成本3.8亿元、9.2亿元、11.6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35.3%、36.6%和38.4%;同期员工成本占比分别为31.3%、30.0%、28.6%。

而租金开支及物业管理费则分别占总营收的17.8%、15.6%及15.2%。可以说,这几部分成本加起来,奈雪的茶运营成本已占到总营收的85%左右。

但这还不是全部,在奈雪的茶的成本构成中,还有物流及仓储费,占比约为1.9%;广告及推广费,占比约2.7%;融资成本费,占比约4.3%;以及公寓价值变动费,占比约4.3%,和配送服务费以及其他费用。

这样算下来,奈雪的茶可盈利的空间已被压缩得很小很小。

创始人如何讲好资本故事?

尽管奈雪的茶上市首日破发,但创始人身家仍超百亿!

招股说明书显示,奈雪的茶由33岁彭心和42岁的赵林夫妇夫共同创立。上市后,两夫妻的持股超过55%,按照目前的市值计算,身家在165亿港元左右。

百亿身家的背后,也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据媒体报道,两人的牵手起源于一份商业计划。在赵林听完彭心的开店计划后,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惊人之语:“你没有相关项目的经验,想做好店,只有一个办法,做我女朋友。”

没想到,彭心居然答应了,而两人年龄相差8岁。也几乎是同一时间,奈雪的茶第一家店开业了。

回过头来,两人虽然在创业中有美好的爱情故事相伴,但在资本市场中,作为创始人的彭心和赵林如何讲好资本故事仍是一大现实问题。

面对奈雪的茶单店运营成本高企,郭宇轩对记者表示,新型茶饮行业并不像互联网行业,可以通过资本的大量投入获取用户,形成网络效应。“非刚需的属性,加之消费者自身口味的差异与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同,使得该行业很难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

实际上,记者也发现,在新式茶饮赛道中,除奈雪的茶以外,喜茶、KOL奶茶、乐乐茶、伏见桃山、丸摩堂均十分强势。并且喜茶在最新一轮融资中,投后估值达600亿元,此外古茗、七分甜、沪上阿姨等腰部品牌也接连曝出融资消息。

而在单价上,喜茶、奈雪、KOL、乐乐茶、伏见桃山的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25元、27元、20元、22元、21元;客单价分别为40元、43元、35元、40元、29元。对比奈雪的茶平均售价26元,客单价43元,可以说奈雪的茶与其他茶饮是平分秋色。

对于此,郭宇轩也认为,市场中茶饮品牌诸多,除了受资本关注的奶茶,还有类似茶颜悦色等地域性茶饮品牌的挑战,这使得消费者的流动性较强,在该行业获取“忠实粉丝”的成本与难度要大幅高过互联网行业,用户粘性不够,这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在此背景下,奈雪的茶推出了全新的茶饮店型奈雪Pro。并且在2021年和2022年,奈雪的茶计划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分别开设300间和350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其中70%将规划为奈雪Pro茶饮店。

不过,新零售分析师鲍跃忠认为,Pro店对于奈雪的茶而言,是想要打造更多的消费社交场景,延伸它的产品线。“但我认为,Pro店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持续的选择还有有困难,其只是做一个品牌传播,如何成为新的门店业态,创造业绩难度可能非常大。”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