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不到1年二次上市,飞速发展还是圈钱?

中访网财经 2021-06-27 00:03

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们经过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股价“疯涨”之后,价格回落了不少,但近期似乎又有新故事可以讲了。

6月24日,小鹏汽车官宣启动赴港上市的计划。

而就在前一天,港交所官网披露,小鹏汽车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此前,市场已有关于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回港上市传闻,没想到这次小鹏汽车先起跑了。是真前景无限,还是又缺钱了呢?

01

小鹏汽车创立于2015年,去年8月27日,成功在纽交所上市,然而不到一年,又启动了回港上市。也是让大家见识了造车新势力们的速度和对资本的渴望。

如果对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稍有了解,可能对这样的发展轨迹也不会意外。

他此前创业,曾是UC优视联合创始人,后面获得阿里青睐,收购了UC,估值约40亿美元左右。

2014年,收购完成后,37岁的何小鹏不仅实现了财务自由,还成为了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但他没有选择躺赢,而是转换赛道,投入到了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新能源汽车。

小鹏汽车的成色如何?第一,看定位。

此前小鹏汽车的名字不仅在业内在市场上被经常被群嘲“太土”,以至于创始人去年还亲自回应此事。

但从小鹏汽车的定位来看,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它对标的价格是15万-30万的中高端乘用车市场。

此前何小鹏也曾在公开的采访中,谈及这个定位“灵感”来源。就是智能手机对行业的颠覆,不是高端机的出现,而是更便宜的智能手机的普及。

据IHS Markit报告显示,2020-2025年,我国的电动汽车销量(上图)预测,15万-30万区间的年复合增速并非是最快的,但市场占有率却是最大的。

也就是说这个定位,未来小鹏汽车的挣钱能力不见得最强,但相对安全是处于一个需求量更大的市场内。

第二,看它的业务模式。

招股书披露,小鹏汽车的业务主要有智能电动汽车、软件和服务。

但从其收入构成来看,越来越聚焦汽车销售。

2018-2020年及截至今年一季度,其汽车销售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8%、93.5%、94.9%和95.2%。

02

第三,看营收和产量如何。

小鹏汽车定位中高端市场,价格就需要有性价比,那么前提就是必须要量产,尤其是大规模量产,才可能将价格打下来。

财报披露,2018-2020年以及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总收入分别为9700万元、23.21亿元、58.44亿元和29.51亿元。

对比2020年蔚来和理想汽车的收入,还是有不小差距,尤其今年一季度小鹏和理想汽车与蔚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实际上,我们看在2018年四季度-2019年四季度,西部证券统计的营收方面,理想汽车是没有数据的,但到了2020年一季度,它却赶超了小鹏。这与交付量和销量有关,下文详述。

2018-2020年以及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智能电动汽车交付量分别为29辆、12728辆、27041辆和13340辆。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去年三、四季度的交付量大幅提高,今年一季度略低于去年四季度;对比同行,去年四个季度小鹏汽车的交付量均低于蔚来和理想汽车,直到今年一季度才赶超了理想汽车。

如果倒回去看,以前小鹏汽车的排位更高。

蔚来、小鹏汽车在2018年实现了交付,而理想汽车到2019年才实现交付。

据公开媒体报道的2019年造车新势力们的销量情况,2019年,蔚来为20565辆,威马汽车为16876辆,小鹏汽车为16609辆,而彼时的理想汽车仅约为1000辆。

2019年小鹏汽车的销售量与蔚来差距远不如2020年这么大,也远远超过理想汽车。

也就是说,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依然存在很大变数。

比如,今年5月,哪吒交付量为4508辆,反超了理想汽车(4323辆)。

有意思的是,兴业证券统计的小鹏汽车从去年1月-今年5月的月度销量,都是从1月往后开始一路拉升,去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可以理解,后面8月赴美上市,一路努力冲销量也可以理解。

不过,今年一季度销量却比去年四季度大幅回落,尤其是今年一二月份,相比去年12月的销量是腰斩以下,不知是何原因。

但从预计今年7月回港上市来看,因为去年一季度基数低,加上今年每月销量保持了持续增长,月销量曲线依然是很好看的。

当然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也有亮点,一季报显示,其待交付订单达到历史高位,预计二季度交付量将达到1.55万-1.6万辆,销售收入预计达34亿-35亿元。

如果达预期,二季报的数据会相当漂亮。

03

最后,来看下风险问题和新的故事亮点。

1、 前文提到的交付量和销量与同行的差距2020年相比2019年,大幅拉大。

再好的资本故事,新能源汽车企业都需要落实到大规模量产和销售上,否则光画饼,后面就不好拿融资了。

小鹏汽车在招股书中也一再强调会扩大产能。称计划在广州和武汉新建智能电动汽车生产基地,预计年产能各可达10万辆。

进度上,今年4月,小鹏汽车完成了在武汉的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的签约仪式。

2、 持续的亏损与下滑的毛利率值得重视。

招股书披露,2018-2020年小鹏汽车净亏损分别为13.99亿元、36.92亿元、27.32亿元,同比增长-163.91%、26.03%;以及今年一季度净亏损7.87亿元。

各阶段亏损理由,小鹏汽车的解释几乎都是因为研发、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

虽说造车新势力们都还处于“烧钱”阶段,但与此同时,随着产量和销量的增加,小鹏汽车的毛利率却是不增反降。

2018-2020年及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毛利率分为24.3%、24%、4.6%和11.2%。尤其是去年大幅下滑,不足5%。

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因为产品组合扩大、每单位材料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一级确认XPILOT软件销售收入,毛利率才回到了10%以上。

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下滑及研发占比下降。

小鹏汽车的经营现金流净额2018-2020年分别为15.73亿元、35.63亿元和1.4亿元。招股书中也提到原因,有研发、销售、行政等开支增加,表示未来将改善这一情况。

如果蜜友们去细看各项费用的增速,会发现实际上其研发占比在明显下滑。

2018-2020年,小鹏汽车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0.51亿元、20.7亿元和17.3亿元,研发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2%、29.5%及18.1%,可以说是大幅下滑。但同期其销售开支却是一路上扬。

上述原因也能看出小鹏汽车对资金的渴望。因此,我们看到,对于回港上市募集资金额的用途,小鹏汽车表示除了技术开发、扩大产能和销售等,也包括用作运营资金等。

最后,想提醒蜜友们的是: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除了面临更多新的竞争者持续涌入,不仅要自己跑得快,还要比同行更快,才能让自己保持对资本的吸引力和活下去;

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也非常大,除了有好眼光还得有大心脏承受。比如小鹏汽车今年股价最低点,相比最高点是跌幅超50%……

来源:闺蜜财经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