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关于电动汽车的谈话,周鸿祎早在投资哪吒汽车的会上都说了!

科记汇 2021-05-22 23:58

5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福特工厂内发表演讲时表示,电动汽车是“汽车工业的未来”,而中国在这场竞赛中“领先”,他说道:“你们知道,我们过去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而中国排名第八,不好意思,是第九。现在,我们排第八,中国排第一。不能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

这一观点与周鸿祎5月11日智能汽车战略沟通会上的发言如出一辙,当时老周有三个论断:

1,从汽车工业角度,中国的汽车工业代表了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国产车和合资车做出来的能力应该说已经在伯仲之间。

2,从新能源车角度,中国汽车产业在传统变速箱、发动机方面和德系、欧系、日韩系以及美系相差比较大的差距,但因为有了电池技术、电动机的技术,使得这个差距一下子就被消掉了,实现了一种弯道超车或变道超车。

3,从智能网联车角度,未来是软件定义汽车,一个车体验能不能做得很好,也不完全取决于车本身的技术,而是取决于云计算、物联网、5G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包括边缘计算、芯片技术,也就是说互联网软件技术在中间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中国在互联网应用方面是遥遥领先的。

因此他断言,如果从产业高度来看,中国有可能形成对全世界整个未来汽车工业全面的颠覆,甚至是取代。

以下是老周当日发言摘要:

01

不夸张地说,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代表了先进制造业。这些年,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学习,在制造业的先进水平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水平难分伯仲。

最近经过研究,我发现造车确实是个巨大的世界变革的机会。

首先我们看埃隆-马斯克这个人,我们看特斯拉这个企业,不管什么事儿经他一说出来都那么高大上,都觉得特斯拉遥遥领先。

但当我走访了几十家中国车企、装成消费者去他们的专卖店去买车、走进了很多中国制造的工厂和车间后,我发现一个事实,中国汽车厂、中国汽车人确实不如埃隆马斯克会包装。

中国汽车机器人的使用度已经超过了80%,甚至90%,自动化程度很多达到了95%以上。不夸张地说,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代表了先进制造业。这些年,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学习,在制造业的先进水平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水平难分伯仲。

这次去上海看车展是我人生第一次看车展,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我惊奇地发现,现在国产的很多车也做得非常用心,我觉得我们国家在汽车制造能力上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反观特斯拉,当前有着诸多方面不尽如人意的制造工艺水平。我们中国先进的汽车制造工艺没有形成社会的认知,至少没有一家企业达到特斯拉的影响力。我想中国汽车人确实在包装上还是差一点的。

当前汽车企业有两个巨大的机会,第一个是新能源车的机会。因为有了电池技术,有了电动机的技术,使得汽车内燃机的差距一下子没有了。换句话说,中国的汽车产业实现了一种弯道超车或变道超车。

第二个是新能源网联车的发展。汽车最后的方向一定是软件定义汽车。中国互联网从核心技术没有到逐渐地掌握,特别是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今天应该在互联网应用方面,老百姓的生活数字化方面是遥遥领先全球的。所以,在新能源智能化汽车上,中国有突出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整个智能汽车这个领域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有一个预言,智能汽车产业会像中国手机产业在国际上攻城略地。未来我们在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上,实际我们的政策相对比较宽松,在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方面,政府给予的政策相对比较激励。未来十年,智能汽车产业在原来传统欧美基础之上,中国人完全有可能拥有颠覆、定义整个行业的机会。按照中国新能源智能车发展速度,中国制造将会迎来一次巨大的机会,全世界以后智能网联车市场可能都会被中国品牌所输出和占领。

有本书叫《反脆弱》,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凡是杀不死你的,将会使你变得更强大。可能特斯拉今天是很牛,但美国只有一个特斯拉,而中国有一堆互联网公司,中国还有像华为这样的公司。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中国的智能汽车产业不仅仅只有原来传统造车企业,还包括中国做IT的公司,做软件的公司,做人工智能,做大数据,做芯片的公司。如果从产业高度来看,中国在这个产业上,完全是有可能形成对全世界汽车工业的全面颠覆,甚至是取代。

02

为什么要造车?我认为,如果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来参与造车,对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是个大好事。

360为什么要造车?主要还是大形势——中国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形势。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什么?就是数字化。虽然当前数字化听着还很虚,那是因为它有具体场景,比如产业互联网,各个产业利用数字化,利用IoT,利用物联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数字化是互联网的下半场。如果再往下细分一点就是工业互联网,就是传统的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化;再细分一下,是造车这个领域的数字化,智能网联车可能更是数字化的先锋,这也应该成为我们互联网的下半场,非常非常重要,不能错失的领域。

我有一个判断,造车也分为上下半场。新能源车不是新兴事物了。最近看到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异军突起、增速很快。我觉得这三个公司有典型的共性,这三个创始人都曾经是互联网的产品经理,都曾经是互联网的创业者,他们之所以能有这么快的发展,是因为他们都有互联网造车。

所以,互联网造车既是互联网行业下半场的主旋律,也可能是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必然模式和必然方向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帮助,造车行业只是还是按照传统造车的思路,把发动机换成了电动机,把油箱换成了电池。这依然是改良,不可能成为一个颠覆式的创新。互联网公司眼里能看到更大的星辰大海,能看到汽车工业被数字工业所颠覆,或者被数字工业所改造,再和数字工业进行新的基因重组,产生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品体验。所以,我认为,如果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来参与造车,对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是个大好事

03

所有人都应该相信市场的力量。一窝蜂冲进来没关系,最后老百姓乃至资本会用脚来投票,终究会有市场的胜出者。

小米造车了、华为也涉足造车了,360今天宣布和哪吒造车了,当下互联网企业正在大量涌入汽车行业。有些人会问一个问题,这么做会不会是泡沫,会不会形成浪费?

其实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搞了40年的市场经济,所有人都应该相信市场的力量。一窝蜂冲进来没关系,最后老百姓乃至资本会用脚来投票,终究会有市场的胜出者。并且我并不觉得那些失败者就是真正的失败者,很多公司前赴后继进行探索,有的公司用实践证明此路不通、有的公司给行业跑了第一棒,不能讲他们所有的探索都是白费的。

这让我想起20年前我作为年轻的创业者入行时的情景。美国互联网股价一度很高,后来又跌到谷底,新浪和搜狐刚上市的时候是“流血上市”、股价长期在1美元上下,都是垃圾股价。当时对互联网质疑非常多,被称为“互联网泡沫”。现在中国互联网的形势大家都知道了,新浪、腾讯、网易一些企业还是走出来了,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是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喜欢喝啤酒的人都知道,啤酒全是泡沫可能也不行,但没有泡沫的啤酒也不太好喝。有了泡沫,才有市场巨大的需求和冲动,才能有更多聪明的人才跳进来、更多的资金涌进来、更多的公司参与进来,使得这个行业可以被快速推动。如果没有当初的互联网泡沫,可能也没有中国互联网这二十年迅猛的发展。互联网迅猛地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包括老百姓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更多的生活方式被架构在互联网之上。

这次造车的企业有几百家,未来还会有更多像360这样的公司冲进来,冲进来也未必能笑到最后。大家把自己在互联网上积累的技术、人才投到这个行业里,即便是这个行业里最后某家公司不成功,也许是运气,也许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的智能汽车行业因此获得比国外同行更加速的发展、更快的变革,最后一定是中国的有些公司能成功的活下来,在这个市场里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互联网企业入局造车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结合,既代表了互联网的下半场,也代表了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我不愿意在这个巨大的机会改变中国的时候来袖手旁观。前两天黄文生65岁出来宣布造车,比我大15岁,他都那么激动,我很受感染。前一段去长沙的时候,三一重工的梁稳根告诉我说,他本来准备退休的,后来又不准备退休了,决定再干十年。我说为什么?他说做了一辈子重型机械、挖掘机,突然可以通过5G终端技术把他的挖掘机都联网,挖掘机将来都变成服务,从整个3万蓝领工人变成3万个软件工程师,干了一辈子工业,碰到第四次工业化革命,这让自己重新燃起了热情。

听了这些老前辈,老大哥这么激动,我想一想,应该向他们学习,和雷军比我还小一岁。只要人活着就要不停地折腾,不停地折腾就要不断地能到改变世界的事情里充一下“楞”。

04

360大安全的理念,不仅仅是解决电脑的安全、手机的安全,我们今天已经在解决国家的安全,城市的安全,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更要解决未来智能网联车车厂和车主的安全。

在我去上海车展之后,不少人问我,360如果参与这场汽车革命有什么优势和弱势?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的思考是几个方面。

首先360是以安全为主的公司,从原来的免费安全,这几年一直为国家、政府以及各个城市、大型国企提供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因为免费杀毒,使得我们成了全世界所有做网络攻击力量的靶子。所以,这十年来,我们采集了全世界最大的网络安全大数据,有最多的攻击样本,使得我们建立了非常强的安全对抗和安全运营能力。

数字化时代的几个特征是什么?第一个特征是一切皆可编程;第二个特征是万物皆要互联;第三个特征是大数据驱动业务

一句话总结:软件定义世界。

今天车厂全部要数字化,整个汽车里很多功能,过去都是一个个黑盒子,有的是MCU,有的就是自动做好的电路,有一套标准,很难攻破。以后车里都是用软件来编写的,包括有的车油门踩下去硬不硬,刹车踩下去踩得动、踩不动,其实都用软件来控制。

未来汽车各个组件,要通过各个高速以太网连接,有一台电脑在处理你车里各个部件,有一台电脑在处理你座舱的交互,座舱的娱乐系统、导航,可能还有一台电脑高算力的人工智能电脑在处理自动驾驶,在处理你车外的传感器,传来的那些信息。这些电脑互相之间又在高速地通信,同时你的车还要和云服务器实时地连在一起。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这里面会带来多么大的安全隐患。

汽车越来越数字化之后,整个汽车部件都得重新编程。汽车要和车厂联网之后,安全风险前所未有,特别是驾驶汽车过程中,如果出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堪设想。

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例子。去年,我们的安全专家在和某豪华品牌合作过程中,发现19个漏洞。不夸张的说,对车的劫持不需要对车的硬件本身做改变,只要把车厂服务器的漏洞拿到,车厂给车的服务器发的任何指令,车都是无条件执行的。

可以设想一下,当满大街都跑智能网联车,如果对车厂任何网络攻击,就带来社会的动乱。所以,安全对车辆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手机和电脑。

360在安全方面有很多的积累,比如互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物联网的安全。车里的安全不仅仅看车里组件的安全,车里芯片的安全,现在观察到对车的劫持,更多来自于对车厂传统物理上的攻击,从而在云端对车的劫持。

360希望把自己的安全能力和车企做深度的合作。通过和哪吒的合作,把我们的安全能力全部输出给哪吒,因为我们是哪吒的股东,大家不是简单的商业关系,是合作造车的关系,我们来参与造车。造车过程中,我们会以哪吒作为样板,把我们的安全能力在哪吒各个车型上得到验证,得到深入的体现。我们的安全技术也会输出给其他网联车的厂商。这是360大安全的理念,不仅仅是解决电脑的安全、手机的安全,我们今天已经在解决国家的安全,城市的安全,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更要解决未来智能网联车车厂和车主的安全。

05

我的两个角色:

一个是软件工程师另外一个是产品经理。

我自己一直定义为两个角色:一个是软件工程师另外一个是产品经理。

老周为什么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为什么总在折腾,一直有动力?我年轻时有一个梦想一直没有变过,从18岁到48岁,可能到58岁都没有改变。我一直认为,在我的成就感和价值观评价体系里,一直觉得最牛掰的人就是能做出新的产品,做出产品之后让很多人用,通过产品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这个世界。

我上次和雷军交流时感慨,我们这拨人在行业里干了20-30年了,但还是“永远年轻”。这个年轻不是容貌永远年轻,而是碰到新的机会能让你激动,可以有兴趣尝试一下。雷军比我大一岁,今年51岁了,他还说拿出下半生,退休之前最后赌一次这件事儿,对我还是挺打动的。我就想了想,雷军都敢干我有什么不敢干的,而且我找到哪吒这样的合作伙伴,至少手里有车,在现有的车上把智能化技术改造得更好。

前段时间电影《哪吒》里面有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觉得哪吒这个品牌反映了张勇这几个汽车行业的老人,他们虽然是传统车企出来的,有丰富的经验,但他们改变一个大企业的基因对他们是很难的挑战。所以,他们在40岁的年龄,跳出来创业,要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这点来说,作为创业者,我也是创业者,表示很钦佩。他们的经历也很坎坷,这个企业刚开始,因为不太会表达,能做车,但笨嘴拙舌,所以他的投资人资金断裂,公司差点死掉。我曾经讲过,没有濒临死亡的创业公司也很难真正地成功。中国过去平均命短,50岁就是老头了,所以孔子说“五十岁知天命”,就是知道这辈子就这样了,与世无争了,接受命运的安排。这两天还有人写文章,老周没意思了,这把年龄还折腾什么?我还是这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虽然我50岁了,但愿意让360团队和哪吒团队一起颠覆中国汽车产业。

我认为,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可以以参与造车,支持造车的方式进来。原来互联网公司为了资本投资,为了共享单车,为了比拼社区外卖,最后大家也补贴,花了很多钱。把这些钱反过来也都几百亿;如果这几百亿投到车上,投到车载芯片上,投到自动驾驶上,投到电池技术或电动机改造上,投到智能座舱上,就算有的公司没有成功,对未来中国汽车行业的推动,这个回报也是非常不一样的。360在纯粹互联网公司里算起步比较早,所以我们起个头,欢迎更多的互联网同行来参与造车,联合造车。

当然互联网造车容易引起一个误解,容易理解成PPT造车,PPT发布会我也都参加过很多回了,我重申我不是PPT造车,但我还得有个PPT。为什么我自己不能造车,我经过自己手机失败之后深刻领悟到心头的痛,就是做硬件还是有很多硬件的基础,有了一个好的硬件基础,我们互联网的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用户体验就能发挥作用。所以,硬件是好的身体,软件是灵魂。

06

汽车里最大的机会,科技的力量,产品的力量带来价格的平权,产品用户体验的平权,简单来说就是科技的平权。

我到过几十家车厂,在问一个问题,你到底为什么造车?或者你想造什么样的车?回答五花八门,有很多人跟我讲,未来车就是一个家,我们有自动驾驶了,恨不得里面方向盘都不按,进去之后里面安排了几张床,往那儿一躺,不断地打广告、玩游戏,恨不得就在里面放视频,玩游戏,听起来把车做成手机,不是手机inside,而是把人塞到手机里……

我非常推崇两本书,一本是颠覆式创新的教材《创新者的窘境》,还有一本是《创新者的解决方案》,其实国外商学院教材对颠覆式创新的定义非常简单:一种是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这种颠覆式的技术创新,把用户体验做得更简单。让你把过去做起来很费力的事儿变得很容易;还有一种商业模式创新是,过去要花很多钱或很贵的价格才能做到的事儿现在变得很便宜,当然不一定免费。

我有一个观点,做硬件是坚决不能搞免费的。我刚才谈商业模式,这种极致的颠覆不一定去免费,但它可能让原来很贵的东西今天花很便宜的价格就能体会到。所以,我是觉得汽车里最大的机会,科技的力量,产品的力量带来价格的平权,产品用户体验的平权,简单来说就是科技的平权。

我们看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真正的机会,我觉得就在于科技的平权和体验的平权。如果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行业才真正有颠覆的机会。我可以挑几点平权让大家来感受一下。

第一,驾驶性能平权。

传统工业,豪车的定义一直都是用发动机的性能,传动机构的性能来表示,用它的加速性来表示,但新能源汽车不一样了。因为用了电动机之后,电动机和电池技术使得今天哪怕做到10万元以下的车都只要电动车的扭矩足够,电池的能量密度够,实际它的加速性,不会逊色于几十万甚至40-50万的豪车。也就是说电动车在驾驶性能上实现了体验上的平权,这是电池和整个电动技术带来的驾驶性能的平权。

未来一旦这个汽车变成电动化,摩尔定律有可能发挥作用。按照摩尔定律的发展,我预言,将来10万元以内就能做出和今天40-50万元豪华油车一样的驾驶性能。

第二,乘坐空间的平权。

我提出一个理念,能不能有小车大做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做的车可能价格并不贵,可能10万元上下,但我们要做成真正的SUV,至少是大尺寸的SUV。

未来我们响应新能源车,家庭买了新能源车,希望拉着他带着一家老小出去玩,送小孩上学,小孩在后座,平常带老人看病或买东西,当然希望这个车的空间足够。虽然有的车看起来很好玩,一旦个人驾驶到家庭使用可能就会有很多的障碍。燃油车里A、B、C严格的等级森严,价位也不一样。未来,因为电池摆放的方式不一样,整个改变有可能颠覆掉传统的划分。

第三,智能座舱的体验平权。

随着摩尔定律的发展,芯片白菜价的发展,技术的成熟,原来的技术是出现在比较贵,几十万的车上,可能将来不到10万元的车让大家享受到智能化的技术。

360和哪吒合作不是为了做豪华车,或者和传统车厂一样,用传统车的思维做这个级别那个级别的车,我们希望能发挥科技的力量,商业模式的颠覆,用户体验的颠覆,能够做出老百姓觉得能担负得起的合理价格的智能新能源车,驾驶性能,乘坐的舒适型、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不逊色于几倍或十几倍于其他品牌的汽车。这也是我们和哪吒合作过程中,发现双方理念不谋而合的地方。

07

造车一定要学会合作。360既不会用自有品牌造车,也不会用主力去造车,做个哪吒的二股东、三股东就挺好的。

到今天为止,我还是要强调:360独立一定是造不了车的。所以我也劝很多互联网兄弟们,造车一定不要那么贪心,不一定要主导,一定要学会合作。如果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自己造车,这绝对是泡沫经济,一定很早就会破碎。

互联网造车不是互联网独立造车,是用互联网思维来指导,用互联网的理念来赋能,用互联网的技术来帮助传统造车。

埃隆马斯克说,特斯拉的梦想不高,只要1%的市场占有率他就能卖2000万辆车,相当于中国每年新车的销售量。所以,我们的目标不高,因为这个赛道才刚刚开始,未来要长达十年,马拉松刚开始跑,我们(和哪吒)的标准是,年度销量超过1万台。

罗振宇说“要做时间的朋友”。我想时间也是最好的证明。哪吒不是新公司,做了小五年了,经过残酷和洗礼,完成了初步用户的积累,应该说初步站稳了脚跟。而且还造了一辆不错的车,造了一辆不错的电车,所缺少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包括互联网基因,互联网思维以及整个车载安全未来都由360来提供。

在北京,360准备和哪吒合作建立车联网的技术研发中心,初步有300-400人,未来不超过1000人的规划。同时,360会继续投资购并一些在行业里做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团队和哪吒现在的团队整合之后,帮助哪吒解决好智能和网联的问题。

我再次强调,360既不会用自有品牌造车,也不会用主力去造车,做个哪吒的二股东、三股东就挺好的。现在我是二股东,所以不会再往前走。最终我们希望团队变成大股东,因为他们是创业者,因为这个团队融资比较多,融资过程中,目前团队股份不是最大的股份,而是政府。政府是为了扶植和扶持,到一定程度政府的股份会退出来,我们也希望支持团队增持,变成大股东。

08

“为人民造车”

我强调几点,第一,我们联合造车,因为有了张勇的团队和现实的基础,我是非常有信心的。这次战略投资,我们成为哪吒的第二大股东,正式开启哪吒的正式造车。360要在资本上帮助哪吒领投这轮融资,帮助哪吒实现资本市场上的对接,缓解哪吒原来在融资能力弱的问题。

第二,我从来不认为造车是两三年决胜负的问题,或者看结果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赛道。所以360参与进来不仅仅是投钱,会投人,会投技术,会投产品,会投用户资源。对哪吒,360会有长期支持的承诺。

第三,造车没有钱不行,光有钱也是不行的。我认为造车钱必不可少,哪吒将来手里1000亿得有,但我不认为有500亿、1000亿一定是能打破100亿的。还得看团队的创新,团队对车的理解。

哪吒在传统造车上的能力很强,当前最重要的是把互联网的基因赋予给哪吒,互联网的基因是什么?就是所谓互联网的思维,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如何做用户的运营,如何让用户定义汽车,如何做到用户至上,如何让用户参与到我们产品的定义。

360通过这次注资要帮助哪吒把自己定位成to C的企业,直接连接用户。未来智能汽车一定是C端的市场,考验的是谁能真正地把用户放在心里,谁真正以用户至上,为用户造车,造好车,把用户体验点真正做好。今天开始,哪吒不再是传统一般创业者造车,是互联网造车,以用户出发的互联网造车。

总结一下,就是我们提出的“为人民造车”。

原来360做免费杀毒,办公室挂了一个标牌“为人民服务”,今天和哪吒合作造车,我们的理念,我们继续奉行互联网的“用户至上,极致体验,产品为王”的思路,我们为用户,“为人民造车”。所以,主力车型我强烈地建议,就做10万元左右的各种车型。当然,我们未来还有新的车型,这都在规划之中,我们希望给这几个价位的汽车全新的设计感和全新的体验感。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证券:
  • 三六零(601360)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