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什么了?“火锅茅”市值蒸发2000亿港元,新业务遇冷?

股吧 2021-05-08 23:58

  从今年二月中旬的高点至今还不到三个月,素有“火锅茅”之称的海底捞股价却一路走低,几近腰斩。去年疫情暴发,这家餐饮龙头在艰难求生之时曾备受各方资金追捧;现在疫情阴霾逐渐消散,怎么股价反而跌跌不休了?

01

净利不佳股价跳水

  5月7日,海底捞股价收跌2.92%报43.15港元/股。而在此前的5月5日和6日,海底捞以先后大跌6.07%和7.40%。而若是从今年2月16日的高点算起,海底捞的股价已从最高85.80港元/股跌去了49.7%,不到三个月内股价几近腰斩。其市值也从最高点直接蒸发2085亿港元,最新市值为2287亿港元。

Image

  乍看之下这似乎有些不合理: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餐饮服务行业备受冲击,然而这期间海底捞的股价却一路攀升,整个2020年,公司股价累计涨幅高达91.5%,怎么到了今年反而持续大跌呢?

  说到底,业绩还是影响股价的主要原因。上月发布的海底捞2020年年报显示,整个财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86.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全年实现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大降86.8%。

Image

  海底捞表示,餐饮网络拓展是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期内净利减少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新冠疫情导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受到重要影响,同时受人民币兑美元等外币升值,集团2020年外汇汇兑损失较大。2020年净外汇汇兑损失为2.35亿元,而2019年净外汇汇兑损失为0.91亿元。

02

“开枝散叶”不能停

  尽管净利大幅收窄,但海底捞并未停止门店扩张的步伐。2020年全年,海底捞新开业门店544家,全球门店网络增至1298家,其中93家位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平均每天开出1.5家门店,创下公司成立以来开店速度的新高。2021年一季度公司新开门店150~200家,截至3月末,新签约门店91家,已签约但未开出的门店达500家以上,公司储备开业店数充足,预计2021年有望继续保持快速扩张态势。

  从主营业务上看,海底捞餐厅的营业收入依旧是集团收入的主要来源,营收由2019年的255.8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74.34亿元,占总营收的95.9%。全年平均翻台率为3.5次/天,共计服务超过2.5亿人次的顾客,海底捞会员超7100万人。2021年一季度,公司整体门店翻台率恢复到2019年同期70%左右的水平。

  外卖业务方面,得益于外卖订单数量的上升,营收由2019年的4.49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7.18亿元,同比大增60%。

  与此同时,海底捞也加入了“跨界”的行列。据界面新闻报道,近年来海底捞热衷跨界,继冒菜、盖面、土豆粉等中餐品类后,近期海底捞又卖起了“炒鸡”。海底捞旗下新品牌“苗师兄鲜炒鸡”登陆郑州,已开出两家店。目前,店内主要经营4种口味的炒鸡,从麻辣、香辣、藤椒到酱香,辣度依次降低。此外还有炒鸡伴侣、卤味、炸串、甜品等多个品类,人均客单价为50元左右。

Image

  此前,海底捞已连续推出过多个子品牌。包括“佰麸私房面”“新秦派面馆”“十八汆”“捞派有面儿”“饭饭林”“秦小贤”等品牌,涉及面点、盖浇饭、风味小吃等不同品类,基本都是走“低价策略+区域特点单品”的路线,以高性价比切入市场。

  分析指出,翻台率上升空间有限,若只发展单一餐饮业务,海底捞长期增量将依赖于存在明显天花板的门店扩张,拓展新业务是海底捞现阶段的最佳战略,借助其业已建立的较高的供应链壁垒,为其规模化的连锁经营提供强力支持。

03

涨价引不满

  财报中最受食客关注的,也许是人均消费一项在慢慢提高。数据显示,海底捞2020年人均消费达到110元,高于2019年的105.2元上涨至2020年的110.1元。

  去年4月,在海底捞部分门店恢复堂食后,曾上调过菜品价格。对此,海底捞方面表示“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但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但却遭到了顾客的不满,“海底捞人均消费”相关话题直接登上微博热搜。随后,海底捞对外发布致歉信,称涨价是公司的错误决策,向顾客致歉,并从即时起,所有门店菜品恢复至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明的涨价不行,海底捞又来了一招“暗度陈仓”,以将牛肉粒替换为较为廉价的大豆素肉制品的方式,实行变相涨价,同样引发顾客质疑。同时也有很多网友反映,海底捞的菜量也不如从前。

Image

(图源:海底捞火锅微博)

04

机构:餐饮复苏进行中

  尽管股价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多数机构对于“火锅茅”的未来仍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国元国际指出,从恢复情况看,21Q1公司整体门店翻台率恢复到2019年同期70%左右的水平,主要是火锅本身具备较强的社交属性,客流恢复较为缓慢,叠加大量新店开出,导致恢复和翻台表现弱于同行。新开门店方面,21Q1公司新开门店150-200家,截至3月末,新签约门店91家,已签约但未开出的门店达500家以上,公司储备开业店数充足,预计2021年有望继续保持快速扩张态势。

  兴业证券认为,在疫情压力+火锅社交特质+门店增多对顾客有所分流的背景下,公司门店表现恢复较缓。但公司期内成本费用控制仍得当,在20H2收入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净利率仍能达8.3%(FY19为8.5%),已实属难得。此外,公司20H2继续推进门店智能化以提效,在人均薪资增加的情况下将人工成控制在29.7%(FY19为30.1%),体现了稳健的运营实力及盈利能力。短期看,受市场情绪及公司翻台率恢复较缓影响,海底捞股价下挫明显。但从业绩面看,我们认为门店加密必定会带来翻台率的下降,但FY20成熟门店翻台仍高达4.0次/天,属行业领先水平,亦验证了海底捞的拓店空间。公司近期加大了内部监管,包括新门店翻台率改善计划、整改落后门店等,可有效改善FY21门店运营情况。仍长期看好海底捞的管理实力、成体系的底层支撑及盈利性持续提升的产品结构。

  光大证券表示,2020年海底捞通过一系列的升级服务进一步绑定消费者,包括开展云聚餐、会员新品测评、菜谱DIY等。此外公司上架了超过200款新品,酒水上进一步丰富品类,自营啤酒的销售额达到近2.5亿元。对于当前时点的海底捞,亦需观察公司第二曲线的发展情况。借助蜀海供应链体系及中央厨房系统的支持,公司有能力拓展出新的业态模式。当前海底捞已布局净菜业务,同时在公司“内部创业”制度下孵化出了面馆等业态。未来可同时关注公司自上而下的新业态拓展,以及自下而上内部孵化项目的进展。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