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造车忽视的小米另一面,潜藏的新模式刷新你的认知

华商韬略官方账号 2021-04-04 20:47

文 华商韬略 木木

狂砸650亿!雷军在3月30日的小米春季发布会上宣布造车,一时间全网轰动。

造车的热闹,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小米的另一面。

——十年前,小米只是个造手机的,而如今,小米已经开启了帝国模式!

回望小米的崛起之路,会发现它和全球瞩目的商业帝国——亚马逊有不少相似之处。

过去十年,小米凭借“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用低成本和高效率改写了传统手机产业,跻身全球手机头部阵营,通过手机业务迅速积累了数目可观的用户和流量。这一点与亚马逊非常相似。

1995年,亚马逊以不起眼的书店为起点,手中同样握有大量的客户和流量。紧接着,亚马逊并没有停留在书店这一步,而是利用手中海量的用户资源搭建起一个供应商生态链。然后,在这个生态链的驱动下,诞生了AWS云计算。亚马逊的三个飞轮快速旋转、相互协同,最终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不知是雷军有心借鉴,还是完全巧合,小米也没有满足于手机用户持有数量上。

早在2014年,小米进军手机市场仅四年,雷军便前瞻性地布局IoT,试图通过投资+孵化的模式切入100多个细分领域,打造一个庞大的小米生态链。

仅仅用了3年时间,小米便在影像、有线/无线快充、AI、IoT平台等领域接连打出漂亮的组合拳:在快充技术上实现全球最早量产120W有线快充技术,甚至是隔空充电技术;率先将硅氧负极电池引入手机行业,搭载在小米11 Ultra上,彻底打破传统石墨负极电池能量密度的天花板;推出了液态镜头,让相机可以像人眼的晶状体一样灵活;在刚刚结束的小米春节新品发布会上,搭载首款自研图像处理芯片的MIX 与公众见面......

到这一步为止,小米步步为营的商业计划似乎一直扎实地沿着亚马逊的步调在往前推进。但是,如何像亚马逊一样,在小米手机和AIoT两个飞轮的基础上,创造出第三个飞轮?让它们能够快速旋转、相互协同,飞转出中国的“亚马逊”?

就在业界纷纷猜测之时,雷军在发布会上高调宣布,将亲自挂帅正式进军智能汽车行业,并扬言会在10年投入100亿美金。

作出这番决定前,雷军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研,与200多位行业资深人士进行过深度交流,经过四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和两次正式董事会,在如此充分准备后小米决定入局智能电动汽车。

此前业内外人士的多次猜测、预言终于落地,或许,小米的第三个飞轮将由此实现。作为未来十年最宽广的发展赛道,智能电动车将成为智能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为小米“手机 X AIoT”战略注入强劲的动力。这是雷军“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们也可猜测,这也是小米“三个飞轮”布局的关键一环。

和亚马逊一样,小米的“三个飞轮”也将会助力其创造一个更为强大的“智能帝国”。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