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并完成后首份年报出炉!中原银行各项贷款增幅76.2%,服务实体能力显著提升

大河财立方 2023-04-01 07:47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3月31日晚间,$中原银行(HK|01216)$交出了吸收合并完成后的第一份成绩单。

截至2022年末,全行资产总额1.33万亿元,新增5585.03亿元,增幅72.7%;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56.11亿元,同比增加63.28亿元,增幅32.8%;实现净利润38.25亿元,同比增加1.92亿元,增幅5.3%。业务经营保持平稳,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承载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界给予的殷切期待和厚望而生,中原银行在过往一年内也持续“反哺”着地方经济。截至2022年末,各项存款余额8273.20亿元,新增3788.95亿元,增幅84.5%;各项贷款余额6840.75亿元,新增2959.15亿元,增幅76.2%。其中,对公贷款余额3725.76亿元,较年初增长1989.25亿元。

改革重组后首份成绩单披露,营收增长32.8%

2022年5月27日,中原银行迎来了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事件——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和焦作中旅银行,新中原银行正式揭牌。此举创造了国内城商行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短、过程最稳、效果最好等多个第一,得到了银保监部门高度

认可, 被认为创造了时间短成本低的城商行改革化险样本, 创造了城商行改革化险“河南方案”。

中原银行改革重组后发展情况如何?这份年报进行了详细披露。

报告显示,一年来,中原银行全力推进改革重组,先后攻克不良资产剥离、H股增发、机构人员安置等诸多难题,于2022年5月25日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复,5月27日正式挂牌,8月29日完成系统整合与数据集中项目投产,11月25日基本通过监管验收,圆满完成吸收合并工作 。

截至2022年末,全行资产总额1.33万亿元,新增5585.03亿元,增幅72.7%;各项存款余额8273.20亿元,新增3788.95亿元,增幅84.5%;各项贷款余额6840.75亿元,新增2959.15亿元,增幅76.2%,存贷款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调整优化资负结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中原银行过往一年的业务转型重点。报告期内,中原银行围绕“四个服务”,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严控同业负债比重,资负结构持续优化。贷款总额占总资产比重为51.6%,较年初提升1.1个百分点;一般存款占总负债比重为67.1%,较年初提升3.6个百分点;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重为22.0%,较年初下降2.6个百分点;风险加权资产RWA系数70.2%,较年初下降4.7个百分点,轻资产运营模式成效初显。

随着资产规模扩大及资负结构优化,中原银行业务经营保持平稳,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全行实现营业收入256.11亿元,同比增加63.28亿元,增幅32.8%;实现净利润38.25亿元,同比增加1.92亿元,增幅5.3%;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6.9%,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全行不良贷款率1.93%,较年初下降0.2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7.08%,较年初提升3.59个百分点。

服务实体能力显著提升,累计支持重大项目建设383个

对于新中原银行的成立,中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诺金曾表示,它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厚望和亿万河南人民的期盼,将不辜负期待,认真践行金融服务实体、服务社会的工作要求,坚持“扎根中原、深耕中原、依托中原、服务中原”的战略定位,努力践行“服务省委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河南企业、服务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自觉做到与中原更加出彩的时代脉搏共振,与中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频,全力以赴,奋勇拼搏,早日把中原银行打造成为现代一流城商行。

这一承诺实现了吗?这份年报给出了回答。

报告显示,2022年中原银行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立身之本,顺应经济转型升级,抢抓优质资产投放,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中原银行还深耕重点行业,打造特色解决方案,探索行业生态圈建设,客户服务方式由传统资产拉动向专业创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综合贡献转型,综合融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为推动“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实施,2022年中原银行制定了支持“十大战略”三年3000亿元专项信贷支持计划、稳河南经济大盘1000亿元专项授信支持方案,深化银政合作,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地方政府专项债服务覆盖全省85%以上的县(市、区),服务份额占比连续保持市场第一。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涉及项目、河南省补短板“982”项目及河南省重点项目做好金融支持,坚持“项目为王”,加大对实体经济领域资产投放力度,累计支持重大项目建设383个,投放贷款473亿元。

贯彻落实国家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顺应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原银行制定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梳理服务重点领域、锁定目标客群,匹配服务方案,制定1000亿支持计划,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为强化助企纾困工作成效,中原银行还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围绕“保交楼”和“金融16条”措施推出5个百亿行动方案,对政府平台“保交楼”专项借款的批复额度、投放金额位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有力支持了企业正常经营。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报告期末,中原银行对公贷款余额3725.76亿元,较年初增长1989.25亿元,增幅为114.6%。对公客户总量达到38.09万户,对公有效户6.54万户,全年新开户4.65万户,新开有效户0.65万户。

做好做大做强普惠金融,县域及惠农储蓄存款较年初新增315.9亿元

“做好做大做强普惠金融是中原银行的职责和使命,与我行提出的‘建设美好金融、服务美好社会’的使命愿景相符,也是中原银行战略重点之一。中原银行要当排头兵、领头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诺金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说。

相较大项目、大企业,小微、“三农”、个体等客群始终是传统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如何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中原银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大河财立方记者从年报中获悉,2022年中原银行聚焦县域主战场,创新搭建“种收储加销”产业生态圈,创设农民工标签模型,推出农户信用贷款产品“豫农E贷”;全面启动整村授信工作,率先建立兰考县和巩义竹林镇“四有”服务样板。截至去年年末,县域及惠农储蓄存款余额1333.4亿元,较年初新增315.9亿元,客户数926.7万户,普惠金融服务站达到7246家。

全面丰富小微业务场景。深耕集群市场客户,围绕全省核心企业上下游、重点行业等特色客群,强化批量获客,小微客户数突破100万户。建立“续贷、延期”机制,积极对接“郑好融”平台,上线商易贷、商超贷等产品,通过河南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放款265亿元,平台合作金融机构排名第一。截至去年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62亿元,较年初新增63亿元。

增设普惠金融条线,推出“商易贷”“城市青年按揭贷”“专精特新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打造中原银行“家家有中原,人人有服务,户户有授信,个个有额度 ”普惠服务模式,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截至报告期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61.97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480.40亿元。

中原银行还深耕特色客群,全面搭建了“物理网点+中原银行一点通+远程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站”的“四位一体”服务矩阵,研发上线借贷合一万能卡,创新推出类个人养老存款产品“智慧存”,定期宝1号市场反响强烈,高净值产品销量位居区域市场首位,全力满足客户财富投资需求,全行零售客户数突破3191.58万户。

2023年五大发展方向明确,将深入推进“四大转型”

稳健发展的背后,是机制、科技、人才等体系的全方位支撑。

报告显示,2022年,中原银行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文化、机构、人员、系统、制度等全面融合,加快推进理念、业务、作风等多个领域转型,配套进行考核机制、定价机制、授信机制、内控机制等的改革,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同时全面强化风险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据积累和风控经验方面的优势,搭建全方位、一体化、可执行的数智转型战略体系。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原银行向一流城商行迈进的关键之年,谋划了哪些工作重点?报告透露了五点,即深入推进“四大转型”(全面深化理念转型、加快推动业务转型、深入推进数智转型、突出抓好作风转型),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打响中原银行服务品牌,大力实施深化改革。

具体到各业务条线,2023年中原银行将强化零售业务对全行贡献度,加强客群、渠道建设,优化产品供给,全面提升服务客户和一线能力,形成结构优、效益好、业务强的零售业务发展格局;增强公司业务市场竞争力,聚焦重点领域,挖掘业务增长点,做实做细客户分层经营,提升特色业务能力,促进公司业务发展模式转变;提升金融市场业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完善投资策略,强化投研能力,提升收益水平和利润贡献度;同时全力发展普惠金融,坚持“上网下乡”战略路径,围绕“四有”服务目标,聚焦“四农”客群,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细,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