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忠卸任安踏CEO,集团内部大洗牌,FILA营收首次负增长

零售商业财经 2023-01-21 07:55

自2019年被安踏收购后,FILA营收首次下滑。人事大调整背后,安踏集团业绩承压。

作者 | 金诺 编辑 | 鹤翔

来源 | 商业财报 ID:Earnings-Vip

在这个年末辞旧迎新的时刻,安踏集团$安踏体育(HK|02020)$动作频频,先是披露2022年第四季度运营状况,而后由集团CEO丁世忠发表2022年度工作总结讲话,但仅仅几日后,却传出丁世忠卸任CEO的重磅消息。

图源:港交所官网

1月18日,根据港交所官方信息显示,安踏体育(02020.HK)披露了关于调整执行董事之管理职能的公告。

图源:调整执行董事之管理职能文件

丁世忠卸任安踏集团CEO,赖世贤与吴永华接任为联席首席执行官。丁世忠仍留任董事会主席,继续在集团企业战略、人才建设、企业文化、经营监督等事项上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并且会直接管理集团内部审计与监察职能及收购合并事宜。

此外,原先担任安踏集团总裁的郑捷也将卸任,但是会继续留任亚玛芬CEO的身份。有消息称,安踏考虑启动亚玛芬单独上市,因此郑捷继续留任后大概率负责亚玛芬IPO事宜。

图源:网络

丁世忠的部分放手,向外界展现出了自己在管理上的魄力,但人事大调整背后,反映着安踏业绩承压。在其他子品牌迎来20%-25%的正增长之际,作为安踏高端定位的FILA,却在自2019年收购后第一次出现负增长,业绩下滑。

陷入增长瓶颈的安踏,仍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01  FILA首次下滑,“现金奶牛”增长乏力

截至20日收盘,安踏体育(HK:02020)最新股价为119.2港元每股,总市值为3234.64亿元。

图源:雪球

1月11日,安踏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营运表现。

文件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安踏品牌产品零售额与FILA品牌产品零售额均为负增长。其中,FILA产品的负增长数值为-10%到-20%。

图源:安踏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营运表现

文件同样披露了安踏全年的统计结果,2022年安踏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与2021年相比取得低单位数(约为2%-3%)的正增长;FILA品牌产品按零售价值计算的零售金额与2021年相比取得约低单位数负增长;所有其他品牌产品则取得20%-25%的正增长。

图源:安踏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营运表现

FILA的颓势其实在安踏此前发布的2022半年业绩报告中也可窥见。

在安踏主品牌和所有其他品牌同比2021年中期都上涨超20%的同时,只有FILA出现了负增长,2022年中期同比下滑0.5%。

但是,即使负增长,FILA的营收却仍超过安踏主品牌,占营收比重为46.5%,为三部分中占比最高的。

图源:安踏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

曾经被称为“现金奶牛”,在2019年收购当年创造过74%高增长的FILA,为何在2022年却慢了下来?

对于FILA的不佳表现,安踏在第四季度营运表现中是这样解释的,原因有二:一是疫情导致线下业态不景气,二是在2022年上半年FILA闭店率相当高,一度达30%,导致FILA增速下滑甚至转负。

02  品牌焦虑,心智难立

「商业财报」认为,安踏最近这次内部人事大调整,很有可能是为了应对FILA增长停滞、继而扶持亚玛芬成为安踏下一个新增长点的关键一步。

这点在安踏集团CEO丁世忠此前讲话中得到印证,他在员工信中这样表示:“2023年安踏将发挥集团+亚玛芬集团的双轮驱动优势,推进全球化战略的落地进程。”

图源:安踏集团微信公众号

在员工信中,丁世忠将安踏定位为多品牌体育用品集团,从2019年收购亚玛芬和FILA时便有此意。但目前来看,2023年安踏要完成此番定位设想,仍任重道远。

数据显示,安踏集团全年营收占比大头的仍是安踏主品牌,被寄予厚望成为新增长点的亚玛芬目前尚未盈利。

一方面,亚玛芬的合营公司AS Holding在2020年和2021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1.4亿元、1.54亿元。

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多数国内消费者对亚玛芬体育并不是非常熟悉。虽是始祖鸟的母公司,同时旗下拥有多个运动品牌,且众多品牌聚焦不同体育项目,如滑雪、棒球、单车等,但均为高端小众定位。

无论是FILA还是亚玛芬,安踏一直在用收购来缓解它的“品牌焦虑”。

安踏诞生于福建省晋江市,这个城市长期以来驻扎着耐克、阿迪等其他国外体育品牌的代工厂,安踏前身也曾是代工厂。

凭借着多年经验积累,安踏创始人丁世忠敏锐地察觉到,在外国大牌与本土山寨低端产品中,还有中低端性价比产品的生存空间。因此,安踏从这一市场空隙中逐渐成长,成为国内知名体育品牌。但安踏聚焦中低端的品牌基因与定位,也决定了它很难向高端转型。

在多品牌策略上,安踏始终坚持收购,FILA的成功曾让安踏全球开花,无论是芬兰的亚玛芬、日本的迪桑特、韩国的可隆等,都经收购成为安踏旗下的一员。

图源:安踏官网

只不过,如何将麾下所有品牌进行优化整合,共同打响安踏集团的品牌名声,并非一夕之功。目前来看,安踏并不擅长管理国际化的多品牌集团。

低研发,也是安踏一直困于品牌焦虑的薄弱一环。

图源:安踏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

2022年中期报告和2021年全年报显示,安踏的研发成本比率均为2.3%,对比体育巨头阿迪、耐克动辄接近5%,甚至8%的研发比率来说,安踏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太少了点。

而这也正是安踏等国产品牌难出圈的根本原因,不同于Lululemon等靠小众体育项目、打响“最好穿的瑜伽裤”金字招牌的细分领域品牌,安踏主品牌并没有在大众或是专业领域推出多少爆款,那么就很难在竞争内卷的体育用品赛道中突出重围。

图源:安踏集团微信公众号

正如丁世忠在2022年度总结中所言,第一,全球化战略是未来格局;第二,要以心智产品来带动品牌价值的提升。

显然,能否打造超级心智产品才是安踏真正实现目标的手段。但在这点上,“永不止步”的安踏还没有找准方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