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友又一家IPO,臻和科技递表港交所,中金、高瓴、经纬、华兴都投了

梧桐课堂 2022-10-06 08:01

Image Image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臻和科技”获取完整招股书

本文为「硬核财经」原创 作者|硬核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yinghecaijing

9月26日,臻和科技集团递表港交所,中金公司和美银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信息,臻和科技是中国领先的创新肿瘤分子诊断及检测公司。2021年,臻和科技在基于NGS测序的癌症预后及监测收入市场份额为36.8%,居于龙头地位。但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两年半累亏超十亿。

01

严控研发支出,亏损收窄

臻和科技的核心业务就是围绕癌症诊疗全周期提供IVD产品和LDT服务。其中,IVD作为可销售进院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监管严格,产品商业化流程较长。而LDT是向个人客户提供基于中心实验室的检测服务,不可出售给其他医疗机构及实验室。简单来说,臻和科技的收入增长由双业务线共同推动,面向医院(B端)和个人客户(C端)。

2020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臻和科技的收入分别为3.04亿元、3.93亿元及2.07亿元。2020-2021年收入增长29.2%,2021到2022上半年收入增长21.4%,是头部企业中收入增长率最高的企业之一。报告期内,中心实验室业务收入逐年缩减,分别占总收入的83.4%、75.4%及67.1%,而向医院销售的IVD产品的比重则逐年增长。

净利润方面,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5.81亿元、4.07亿元及1.88亿元,亏损逐渐改善。臻和科技亏损较低的核心在于对研发成本的控制,报告期内臻和科技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37亿元、1.76亿元及1.02亿元,逐年下降。主要原因在于臻和科技的产品集中于单癌种筛查,相较多癌种筛查所需的投入成本更低。

02

创始人来自北大生物系,核心产品面临同质化竞争

臻和科技的产品及服务管线,20项已商业化,还有18项在研。就收入而言,臻和科技在基于NGS技术的乳腺癌、结直肠癌及肺癌诊断及检测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丰富的管线和技术布局,源自其北大创业团队。

臻和科技的创始人杜波毕业于北大生物系,曾在爱思开(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量子高科研究院有限公司任职,从事投资、医药研发相关工作,并于2019年2月获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委员。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张恒辉及首席技术官王海波,也分别来自北大医学部及生物系。前者曾负责多项肿瘤治疗性疫苗及分子诊断项目的开发及研究工作,后者曾赴美深入学习肿瘤信号通路及肿瘤分子生物学。

在已商业化的产品和服务中,Genecast IVD – KNBP是臻和科技的核心IVD产品,于2021年2月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对KRAS、NRAS、BRAF、PIK3CA四类基因进行检测,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靶向治疗建议。该产品此前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华西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8个临床研究中心完成了相关试验,检测准确度高,总体敏感性为99.18%。于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臻和科技带来660万元和480万元的收入。

因Genecast IVD – KNBP覆盖的BRAF基因检测也适用于黑色素瘤,臻和科技已启动国家药监局要求的临床试验,以扩展该产品的适应症,将其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选择检测,并计划于2024年第四季度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Image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已获批相关同类产品的企业还有艾德生物、思路迪和真固生物三家。其中,艾德生物覆盖的检测基因达到10个,数量远超臻和科技,且适应症扩展到了市场规模更大的非小细胞肺癌,而臻和科技虽然也有将核心产品适应症扩展到该领域的计划,但仍处于早期阶段。

据此来看,臻和科技这款核心产品在适应症方面相对落后,且同质化竞争激烈。2021年,按收入来划分NGS的治疗市场份额,臻和科技仅7.7%,排名第四。

而目前已商业化的20项产品及服务中,除核心IVD产品外,剩余均为LDT服务。此类业务由于不需要NMPA审批且流程相对较短,市场只会比IVD产品更卷。尽管臻和科技正在加大对IVD产品的研发及进院推广,但由于流程耗时久,且IVD耗材逐渐纳入集采,公司实现正利润的预期可能被拉长。

Image

相较于现有核心产品,市场对臻和科技在MRD(微小残留病灶检测)方面的布局更为关注。MRD检测方面,臻和科技推出MinerVa平台,已在全球最大的肺癌MRD队列研究LUNGCA中获得临床试验证,该队列研究由臻和科技与华西医院刘轮旭教授等共同发起。使臻和科技在MRD预后及监测领域的队列数据和临床试验进程都占据了优势。

作为中国首家开展肺癌MRD临床研究的公司,2020年11月,臻和科技推出适应症为肺癌的MRD检测服务“朗微博”。2022年2月,公司推出适应症为结直肠癌的“畅微博”。2022年6月,又推出用于多种癌症的“微适博”,进一步扩大了臻和科技在MRD预后及监测服务的范围。

但在MRD检测领域,臻和科技面临的竞争同样激烈。泛生子、燃石医学、世和基因等头部公司自2020年以来也都宣布入局该领域,其他企业也动作频频,泛因医学发布的针对血液肿瘤的MRD检测产品已于2021年3月获得欧盟CE准入资质,世和基因于2021年5月发布国内首个多中心前瞻性肠癌MRD研究数据。

MRD检测作为肿瘤NGS行业未来的可能核心增长领域,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于临床。也正因如此,最先推出高灵敏度、高检测特异性、高价值的MRD检测的公司,在占据先发优势的基础上,产品及服务的商业化进程将更快一步。

03

NGS预后及监测行业第一,但早期筛查占比不足1%

臻和科技产品及服务采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是第二代测序技术,NGS。但基于该技术的肿瘤分子诊断及检测在中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行业目前的实际规模较小。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1年中国肿瘤分子诊断及检测市场规模仅72亿元,预计将于2026和2030年分别增长至294亿元、725亿元。2021-2030年期间,基于NGS的肿瘤分子诊断检测渗透率将从1.5%提升至8.8%,市场规模为491亿元。

细分来看,NGS肿瘤分子诊断检测又分为早期筛查、治疗选择、预后及监测三个领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早期筛查的市场份额最高,保持在57%左右。2021-2030年,预后及监测的市场份额将从30.8%上升至34.6%,而治疗选择的市场份额将从12.6%下降至8.1%。

臻和科技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于预期市场规模最小的治疗选择领域,在2020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81.06%、71.86%及63.77%,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是公司目前的收入支柱。

招股书中提及的“NGS预后及监测市场份额为36.8%,行业第一”,实际只局限于占行业市场规模30%左右的预后及监测领域,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不足20%。在早期筛查这一NGS肿瘤检测的最大蛋糕中,臻和科技的市场份额落后,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也不足1%。

Image

从这个角度来看,臻和科技目前“领头羊”的光环,困在限定词诸多的细分市场中。想跳出小圈,向预期规模更大的市场进发,耗时也耗钱,臻和科技必须做好准备。

中金、经纬等机构多轮参投,估值52.3亿元

臻和科技的融资历程中不乏知名投资机构站岗,中金、经纬等机构更是连投多轮。据天眼查及招股书信息,2015-2016年,臻和科技接受凯风创投的天使投资及A轮投资。2017年,臻和科技完成1.28亿元B轮融资,雅惠精准医疗基金、泽厚资本、正心谷资本等机构入场,投后估值达5.65亿元。2018年,臻和科技完成2.1亿元C轮融资,经纬中国、正心谷资本领投,雅惠精准医疗基金、凯风创投等机构跟投,估值达14.9亿元。2019年,中金资本进场,与经纬中国、凯风创投、雅惠精准医疗基金等机构投资超3亿元,臻和科技完成D轮融资,估值达26.8亿元。2020年,臻和科技完成超十亿元的E轮融资,国调基金领投,泰康资产、建信股权、高瓴、华兴等多家机构跟投,中金和经纬再次追加投资。IPO前,臻和科技估值达52.3亿元。

Image

但肿瘤分子检测行业持续低,目前已上市的肿瘤基因检测头部公司,自2021年中期开始市值持续走低。“港股中国基因检测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06606.HK)上市首日市值高达321亿港币,目前仅余64.57亿港币,缩水80%;美股市场中,泛癌种早筛产品研发布局遥遥领先的燃石医学(BNR)上市首日市值达25.12亿美元,目前仅余2.59亿美元,仅20亿港币。在此背景下,港股IPO市场在对体量更小的臻和科技定价时,预期恐怕也不会太高。

-End-

推荐阅读

长租公寓第一股:创始人出局,投资人成大股东,谁接盘?

Image

又一医疗器械公司香港上市,健世科技获超额认购,市值最高达120亿,高瓴与春华是股东

Image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