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的真正原因:科技巨头可能见顶了?

长桥港美股 2022-05-06 23:58
今年以来,除了苹果(-11.6%)之外,Meta(-38%)、亚马逊(-30%)、奈飞(-68.7%)、特斯拉(-17%)、谷歌(-19%)、微软(-17%)的跌幅均超过标普 500 指数(-13%)。

周三暴涨,周四暴跌,美股的剧烈波动反映了市场的预期很复杂。

但真正关键的是:近期科技巨头的走势较为疲软,FAANMG 以及特斯拉均跑输了标普 500 指数。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 4 月,美国上市 ETF 共录得 105 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从而结束了连续 34 个月的资金净流入纪录。

这意味着什么?

预期到底是什么?

分析师一般认为,市场在重新评估美联储政策,美债收益率全线上涨,美元指数升至 20 年来新高。

但实际上,华尔街情报圈指出,美国经济正在转弱,一个过去不太受关注的数据出现意外——美国生产率创 1947 年以来最大降幅。

美国第一季度非农生产力下降 7.5%(这是 2020 年以来首次收缩),而前值是 “增长 6.6%”,反差如此巨大(生产率的增速变化非常大)引发了市场的恐慌。

与此同时,分项数据显示一季度非农单位劳动力成本攀升 11.6%,远高于前值的 0.90%。

所以暴跌的原因有三个:

经济数据奇差无比,与前值大相径庭;出现滞涨担忧;担忧该数据可能预示了今晚非农数据会有出人预料的表现,尤其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分项数据——平均时薪可能大幅上涨。

科技巨头跑输大盘

标普 500 指数跌近 3.6%,纳指重挫 5.0%,创 2020 年 6 月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明星科技股等高估值成长股领跌。

脸书母公司 Meta 跌 6.8%;亚马逊跌 7.6%,为 2020 年 5 月初以来最低;奈飞跌 7.7%,逼近上周所创的 2017 年底以来低位;苹果跌 5.6%;微软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跌超 4.4%,特斯拉跌超 8%,均至一周低位。

今年以来,除了苹果(-11.6%)之外,Meta(-38%)、亚马逊(-30%)、奈飞(-68.7%)、特斯拉(-17%)、谷歌(-19%)、微软(-17%)的跌幅均超过标普 500 指数(-13%)。

这其中很关键的是:美国科技巨头的财报不太行了,尽管苹果、特斯拉再度创下最好的季度财报,但亚马逊营收下滑,意外转亏;苹果二季度预期非常不好;奈飞用户负增长;谷歌营收放缓,Meta 招聘计划大幅缩减;微软营收增速下滑;特斯拉受到供应链约束等等,都表明,美股科技巨头已经不太容易超出市场预期了。

为什么科技股波动尤其剧烈?

中泰国际指出,这可能科技股的 “合理价值” 更难被估计有关,这意味着估值带宽更加模糊和宽泛。

所以科技股在涨的过程中卖出的力量增加得慢,股价容易涨得高;在跌得过程中买入的力量积蓄得也慢,股价跌得也就多。

简而言之,为什么科技股跌了这么多,还在继续跌,速度也未减慢?在后面的是看得见的原因背后,隐藏在背后的原因或许是 “价值锚” 的缺位。

对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来说,跌了很多从来不是买入的理由,物超所值才是。要判断科技股是否物超所值,是更高难度的动作。在价值投资的力量缺位时,涨跌剧烈也就不难理解了。

美股尚未反映衰退场景

科技巨头主要涉及三个大行业:消费、广告和企业服务;两个关键词: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

总的来看,全球消费互联网都处于存量争夺时代,受全球消费疲软影响,电商零售行业、智能硬件和在线广告的大盘增速都在放缓。

除了放缓的业绩,美国科技巨头还面临新的麻烦:工会组织正在风生水起。

在今年价值股盛行的背景下,科技巨头的压力山大,另外,美联储加息、高通胀对消费的冲击也反映了科技巨头(除了特斯拉)本身并无太多涨价的机会。

浙商证券认为,美股未来仍需紧盯油价以及全球供应链变化,一旦相关因素恶化导致通胀预期上行,紧缩预期仍有可能进一步增强并对美股形成阶段性冲击。

天风证券宋雪涛认为,美国通胀趋势接近拐点,估值紧缩因素逐步让位于盈利基本面因素主导市场行情。针对美股盈利预计 Q1-Q2 维持低位,震荡行情可能延续至 Q3 左右。

不过,他认为,美股市场还没反映衰退情景,未来美股大盘股指数对衰退预期开始定价,可能要等看到巨头公司的盈利发生下滑之后。

Q1 已经看到像奈飞、亚马逊这样巨头公司的业绩下滑,Q2-Q3 是美国经济、高油价、加息缩表等因素共振的时间,美股业绩下滑可能更明显,届时可能还有第二波调整,对衰退预期开始定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