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又“抄底”腾讯了!

华宝基金 2022-03-30 00:01

近期,港股龙头公司不断向投资者送上“回购大礼包”!

3月28日晚间,腾讯控股公告回购81.8万股自家股份,价格为每股357.8港元-371.6港元,共耗资3亿港元。这已是腾讯连续第二日回购自家股份,两个交易日共计斥资6亿港元,预示着腾讯或已开启今年第二轮“回购潮”。

图片

腾讯今年以来的回购股份数量

腾讯回购对其股价的拉动作用明显。截至记者发稿,两个交易日不到,腾讯股价已反弹超5%。

腾讯绝非个例。随着年报披露季拉开序幕,大型互联网公司“回购潮”汹涌。

港股龙头掀起回购潮

截至3月28日,港股共有105家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到98.96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0%。其中,蓝筹股是回购主力。

数据显示,腾讯控股、中国燃气、友邦保险、中国移动、药明生物回购金额排名前五,期间回购金额分别达27.97亿港元、11.10亿港元、8.85亿港元、8.65亿港元、8.43亿港元。从行业上看,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公用事业是回购的主力行业。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回购潮持续,结合近期反弹趋势,港股龙头带动市场反弹机会可能已经出现。

图片

港股回购金额前十排行榜

除腾讯外,阿里巴巴也在3月22日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集团股份回购计划规模由150亿美元增至250亿美元(约合1590亿元人民币),最高回购规模接近其市值的十分之一,成为中概股史上最大规模的回购计划。同日,小米集团董事会则正式决议行使股份购回授权,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

“不差钱”是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回购的底气所在,其将有助于稳住中外投资者的心理预期。阿里巴巴公布的2021财年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巴巴收入达到约7172.89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505.78亿元。此次回购计划的最高回购规模超过了公司2021财年的净利润,体现阿里巴巴现金流充裕,也彰显了阿里巴巴提振股价的决心。

在股价表现方面,回购“护盘”效应明显。3月22日以来,阿里巴巴港股累计涨幅超过13%。

除此之外,BOSS直聘在3月10日宣布,将在未来12个月内最多回购1.5亿美元的股票。腾讯音乐则在3月22日发布财报时提到,去年公布的1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已执行超50%,剩余部分将在2022年推进完成。

大厂“护盘”

是否意味估值已到底部?

在业界看来,股票回购计划表明公司管理层对自身长期、可持续增长潜力的信心,并体现出在估值短期下降时向股东返还资本的承诺,用真金白银托起“市场底”。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认为,一般情况下,公司回购股票后会选择注销,股本将因此减少,在盈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会提升股东的持股比例,使每股价值 “升值”。此外,公司回购也有利于承接市场沽盘,稳定投资者信心。阿里巴巴扩容回购计划远超市场预期,因而对股价的刺激作用明显。

“科技股回购短线对股价带来托底作用,但企业短期盈利前景并不明朗。预期科技股股价短期内反复震荡的机会较大。企业盈利恢复增长或政策上出台实际利好措施,才能恢复投资者对公司股价中长期的信心。”颜招骏同时表示。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最新研判认为,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可以给投资者树立价值标杆,彰显公司信心,从而推动公司的价值重塑。

张忆东团队由此筛选出了两个股票池:一是过去12个月(截至3月22日)回购比例大于等于港股流通股本1%且流通市值大于100亿港元的股票池,主要有三生制药、中国燃气、微盟集团、恒安国际、创维集团等。二是2022年以来回购金额排名前30且流通市值大于100亿港元的股票池,主要有腾讯控股、中国燃气、中国移动、药明生物、小米集团、友邦保险等。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一批头部互联网公司掀起“回购潮”,港股市场将出现情绪反转。

广发香港财富研究部认为,此前市场对互联网公司的业绩预期已经大幅下调,但从近期多家互联网公司发布的去年四季度业绩来看,网易、百度大超市场预期,阿里、哔哩哔哩、京东符合预期,业绩预期不断下降的局面得到缓解。稳增长政策不断出台背景下,互联网公司的业绩预期将企稳。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市场较为动荡的背景下,港股上市公司盈利的好坏,特别是预期偏离情况,对于后续市场走势特别是相关个股将起到较大影响。分行业看,在能源和部分材料价格走高的拉动下,上游原材料和能源板块年度业绩有望实现超过150%的增长。交通运输行业也在运力紧缺和强劲外需的共同因素下,预计净利润增长靠前。

中金公司对互联网个股的看法则偏谨慎,认为互联网板块的盈利前景可能还要综合考虑监管政策的后续演变。

国防军工板块投资高性价比凸显,景气度正从局部向全面扩散!

俄乌局势持续升级,国防军工板块关注度提升:近年全球局部冲突不断,强大军事实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俄乌冲突超预期之际,国防军工长逻辑再度得以验证。全球地缘局势日趋复杂,一方面,军费稳健增长或成常态,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武器进口需求或将提升,军费支出军贸市场共同驱动下,行业需求有望持续高景气。

国家安全战略需求提升,国防军工景气持续确认:目前我国国防实力与综合国力并不匹配,与安全战略需求还不相适应, 俄乌局势再次强化国防实力应当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逻辑,十四五期间新型装备建设有望加速,行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近期多家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中航重机、振华科技、西部超导业绩增速分别达159.05%、146.60%、100.39%,行业景气度再获确认,板块现已处于高性价比区域。

股权激励与资产证券化稳步推进,短期热度催化:2021 年为“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重点型号批产放量,企业订单络绎不绝,短期业绩会在近年持续释放。同时,2022年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迎收官之年,股权激励助推业绩释放,板块短期业绩持续走强。

全市场业绩最好、超额回报最高上市国防军工类ETF: 2021年全年国防军工ETF(512810)涨幅25.35%,大幅超越基准中证军工指数14.28%的年度涨幅;拉长时间看,过去3个自然年(2019-2021),国防军工ETF(512810)涨幅178.69%,远超同期基准中证军工指数的134.15%,3年超额回报达44.5%。稳居所有上市军工类ETF第一!分年度看, 2019年至2021年,年度超额收益分别为3.58%、9.11%、11.07%。

流动性强保障,资金持续流入:2022年以来国防军工ETF(512810)日均成交维持在7000万上下,持续火热!同时,国防军工ETF(512810)在过去半年内份额翻倍,持续获得资金流入,最新规模持续刷新近5年来新高!

政策、热点催化持续:2月23日三角防务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未来几年,国防军工资产证券化、核心军品重组上市预计将掀起新一轮高潮。中船集团旗下公司已启动重组,十大军工集团重组预期将显著升温。

风险提示:国防军工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军工指数(399967),中证军工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发布日期为2013年12月26日。该指数的历史业绩是根据该指数目前成份股结构模拟回测而来。其指数成份股可能会发生变化,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 美的电器(000527)
  • 格力电器(000651)
  • 格力地产(600185)
  • 海尔智家(600690)
  • 海澜之家(600398)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