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年报深读丨化解风险,“优等生”旭辉仍在努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3-25 23:57

积极筹措资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韶葵 实习生王佳琦 上海报道

对于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0884.HK,简称“旭辉”)管理层而言,3月24日下午的业绩发布会,更像是一场向外界证明旭辉实力的沟通会。一方面,刚刚经历国际评级机构瑞银对该公司的表外负债质疑,旭辉更需要通过这份2021年成绩单说明公司流动性是安全的;另一方面,旭辉2021年分红将采取“现金+股票”,这种分红方式在资本市场第一次出现。

不少房企人士也围观了这场发布会。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一句开场白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业内共鸣,“这大半年我听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难’:销售难、融资难、回款难、应对做空难”。

这是一个销售规模排名行业第15、努力争做业内“优等生”的旭辉:2021年合同销售额2472.5亿元,同比增长7.1%。截至目前,旭辉没有债务展期、没有被机构下调主体评级,“三道红线”顺利通关、成功晋级绿档房企。此外,旭辉净负债率62.8%,现金短债比2.6,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降到了69.7%;平均融资成本从5.4%降到5%。并且,旭辉在2021年的销售回款率超过95%,达到2403亿元,同比增长20%。

但旭辉在经营管理上也有瑕疵。多项财务数据实现增长之外,旭辉2021年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9.3%、6.8%,对比2020年的25.1%、11.2%,出现较大跌幅。

旭辉执行董事、CFO杨欣将之归结为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处于下行趋势,言下之意,旭辉也难独善其身。

林中口中的“难”并非玩笑话。身处大变局,旭辉大股东林氏家族已频频出手增持自家股票,多次稳住了旭辉境内外债券价格;融资方面,旭辉获得平安银行50亿并购贷额度,还与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等少数几家房企一样,获得银行间融资资格,并成功发行2022年第一期中票,额度10亿;公司治理上,旭辉发力多元业务创新,代建业务有突破。

为了增强公司抵御行业波动的能力,旭辉祭出了独创的“现金+股票”的分红方式,林中表示,省下的钱将用于回购债券,从而增厚公司资本金,降低负债率。

3月24日,旭辉收报4.13港元,跌幅8.83%。林中也宣布,年报发布之后,公司高管将陆续在二级市场增持旭辉股票。3月25日,旭辉收报4.10港元,跌0.73%。

提升土储权益,降低合作风险

自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进入现金流收缩阶段,房企普遍资金枯竭。林中总结,过去大半年,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从未有过的跌宕起伏,这是房地产诞生3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局。

旭辉大股东林氏家族的积极市值管理,始终贯穿于这场地产大变局。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7月以来,林氏家族陆续多次增持旭辉股票,涉资近3亿港元。这一举动向市场传递信心,过去一段时间内,旭辉境内外债券价格持续稳定。

在一众房企陆续被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主体评级的时候,旭辉做到了独善其身,至今其发债主体还没有被下调评级,但旭辉也并非就此得到偏爱。3月14日,瑞银发布报告指旭辉80%项目为联营公司项目,有600亿-900亿的表外债务,公司信用风险可能会受其合作的民营房企影响。这份报告的负面影响还是产生了,旭辉股价在3月14日、3月15日两天下挫近40%,3月16日,旭辉美元债价格也一度下跌。

护盘心切,旭辉于3月16日公告对瑞银报告进行反驳。旭辉执行董事、CEO林峰在业绩会上再度强调,2022年年内仅剩一笔刚性到期债券,短债比为16%。“公司今年以来已提前回购兑付了多笔债券,目前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仅占比12%,债务结构健康”。

林峰指出,目前旭辉有21个项目的合作伙伴出现风险,这里面处于尾盘状态、没有融资的项目有14个,只有7个还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这些项目都是封闭管理的,在项目运营层面还是正常的。

目前旭辉表外负债203.92亿,其中经审计的对外担保是157.881亿。林峰指出,旭辉一向按照项目股比做对外担保,风险可控。

为了向外界证明合作项目风险不大,旭辉华北区域集团总裁董毅首次连线发布会,他以华北区为例指出,整个华北三十多个主力在售在建项目中,股东方出现风险的项目只有3个,分别是北京密云项目、天津云湖项目和天津九和府项目。其中北京密云项目完成风险股东折价转让股权;天津云湖项目已是尾盘阶段;天津九和府项目有四个股东,其中风险股东占股比为18%,项目贷款2.5亿,但项目账上有可用资金2.1亿,还有7000万在途资金,基本上可以覆盖开发贷的还本付息。

或出于优化合作体系、保证项目资金安全等风险管控考虑,旭辉管理层多次强调,要提升土储权益占比。目前来看,旭辉并表项目比例达到56%,非并表项目权益比2021年年末比2021年年中下降了19%。

“现金+股票”式分红,留钱回购债券

但旭辉有更大的“难”需要面对。过去的半年,尤其是美元债市场波动大。就在本周上半周,大部分内房企债券价格都出现了非理性的偏离度。杨欣指出,这一轮债券波动不仅来源于行业基本面或企业基本面,其实在过程中伴随了不少不实信息的传播。初期先有一些不实的消息,后来再通过海外做空的方式兑现收益。

杨欣指出,在相关主管机构进行管理后,债券市场又受到不实信息影响。但是随着上周三(3月16日)六部委明确,特别是明确关于信息的管控后,整个海内外债券的价格逐步回归理性,这里面既有监管层的当机立断,同时也有内房大股东和管理层主动出手回购。

从2021年11月开始,短短数月旭辉已斥资约3.5亿美元回购美元债。可以说,最近半年,旭辉在维持公司信用、股债价格稳定、公司现金流稳定方面给出很多积极举措。尤其是2021年期内的分红方式,将采取现金股息与派发红股相结合的方案:每股获派19港分现金股息,每100股获派发4股红股。

林中透露,旭辉董事会建议派发红股可进一步增加公司流动性,可分配部分现金用于回购旭辉的境内外优先票据。但林中也补充道,董事会亦将考虑以派发特别股息的形式,与股东分享债券回购的回报。未来旭辉派息仍然会维持一贯的占利润35%的比例,但是会根据市场情况做出最有利于各方的选择。

旭辉这一方案出炉是基于兼顾两方面考虑:兼顾公司发展与股东收益、兼顾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评级机构的信心。

在行业存在不确定性情况下,旭辉从增强公司股本,降低负债率考虑,同时也认为在旭辉股价处于低谷的时候,派发给长期股东,会有更好回报。

林中指出,派发红股之后,原来作为派息剩下的钱将用于回购债券,进一步增强公司抵御行业波动的能力。

旭辉还有其他筹措资金的举动。3月24日,阳光股份(000608.SZ)披露大股东上海永磐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永磐实业”)今年1月25日至3月22日集中减持3749.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此次减持,永磐实业将套现大约1.1亿元,减持后,永磐实业还持有阳光股份7.25%股份。而永磐实业是旭辉百分百持股的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会上,旭辉也积极对外释放正面信息。林中透露,目前旭辉代建业务一共取得总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的合约面积,预计可收取代建费4.7亿。旭辉瓴寓CEO张爱华也是第一次出现在旭辉业绩会上,据其透露,旭辉瓴寓已实现轻重结合的盈利模式,目前轻重两端业务占比85%左右。

正如林中所言,旭辉要抢跑下一轮成长机会。转型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或许是旭辉未来标志性的事件。

(作者:唐韶葵,实习生王佳琦 编辑:张伟贤)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