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早报|iPhone 11需求超供应链预期 各地智能网联汽车公测启动

财联社 2019-09-23 09:56

《科创板日报》(上海,季晟)讯,今日科创板早报主要内容有:iPhone 11需求超供应链预期;各地智能网联汽车公测启动;央行辟谣:“80天内落地数字货币”内容不实;长鑫存储首批DRAM产品预计年底交付。

【市场动态】

摩根大通:iPhone 11需求超供应链预期

摩根大通基于美国四大运营商的报告称,iPhone 11交货期延长表明,人们对新iPhone机型的需求高于供应链的预期。iPhone 11的首周预订单交货期为6天,第二周预订单为12天,说明人们对“低端”机型更感兴趣。

22日拼多多宣布,iPhone 11系列手机销量同比2018年9月20日同期销量增长20倍。自9月20日起拼多多以500-900元的降幅开售iPhone 11系列。

一周6张牌照 各地智能网联汽车公测启动

《科创板日报》23日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拿到自动驾驶商用牌照;此前的16日,上汽集团、宝马、滴滴获得上海颁发的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一周内,6家企业获批公测智能网联汽车。此次沪汉两地先后颁发牌照,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公测阶段。

央行辟谣:“80天内落地数字货币”内容不实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明确“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步伐”为2019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随之,有大量网传消息称:“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80天内落地,初期将向四大行、阿里巴巴、腾讯和银联七家机构发行”。就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向中国人民银行求证,证实网传数字货币推出时间及参与机构等均为不准确信息。中国人民银行提示:关于数字货币相关工作进展,人民银行会适时披露,请以官方信息为准。

国家大基金总裁丁文武:打造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配套基础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出席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分享了“关于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思考”。他表示,应该打造一个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配套基础。打造一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体系,每个环节要与用户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国产装备、材料这些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主可控。

中国集成电路创业投资服务联盟在合肥成立

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中国集成电路创业投资服务联盟正式成立。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包括盈富泰克、国投创合、中金启元等三支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及40余家创投机构和3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联盟将利用创投机构投资资源,力促集成电路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结合。联盟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由盈富泰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发起设立。

【公司面面观】

长鑫存储首批DRAM产品预计年底交付

《科创板日报》22日讯,日前,长鑫存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项目投产。经客户验证,长鑫存储10纳米级第一代8Gb DDR4 DRAM产品性能达标,客户对验证结果表示满意。预计今年底,首批芯片将会送到客户手中。

打破国外企业垄断 国内最大规模大硅片生产厂在杭投产

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大硅片项目21日在杭州钱塘新区竣工投产,实现了8英寸大硅片的正式量产,同时12英寸大硅片生产线进入调试、试生产阶段。这一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改变国内半导体大硅片完全依赖国外的现状,有效填补国内半导体大硅片供应的行业短板,有助于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预计这一项目明年将实现月产35万枚8英寸半导体大硅片。12英寸半导体硅片生产线投产后,月产能将达3万片,将大大缓解我国半导体大硅片供应不足的局面。

智光电气:粤芯半导体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一期)投产

智光电气公告,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建设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一期)已达到投产条件,并于9月20日实现量产。粤芯半导体生产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IC、模拟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满足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及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与分立器件需求。公司间接持有粤芯半导体股权。

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首份季报披露在即

科创板三季报业绩披露在即,对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而言,由于首批企业7月22日才正式开市交易,三季报将是其上市后正式交出的第一份“答卷”,毫无疑问将给投资者带来重要的信号指标。从目前已上市公司透露出的信息来看,科创板业绩整体值得期待。

【科技前沿】

中国科学家成功自主研发五亿级像素云相机系统

《科创板日报》21日讯,记者获悉,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教授曾晓洋领导团队成功自主研发五亿级像素云相机系统。人眼能分辨的极限像素是1.2亿,五亿级的超高像素意味着相机能捕获极其细致入微的图像细节。据了解,五亿级像素云相机未来在国防、安防和民用等领域都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国黑洞研究获重要进展

《科创板日报》22日讯,据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官方网站消息,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南极天文团队周宏岩研究员领导的合作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气体,完成了黑洞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星系、及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