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上行会对股市带来哪些影响?

投资脉搏 2021-05-11 00:03

通胀上行俨然已经成为短期市场主要关注的焦点。对股票市场而言,通胀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通胀推升利率会使股市估值承压,另一方面通胀对上市公司盈利总体是利好的。

之前的文章大篇幅的介绍过未来通胀的走法, 即通胀M型,复苏A型,市场已经从炒作通胀预期开始炒作真实通胀,11号公布4月PPI和CPI数据,普遍预期PPI数据回到6.3%左右,真实通胀扑面而来。观点修正一下PPI数据M型走法,第一峰历史看都是圆顶而非见顶,即PPI数据未来几个月会在6%以上震荡数月。市场内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上游原材料价格大涨的持续性,以及通胀对中游资产价格是否有明显的压制。

逻辑也是清晰的周期定位来说,目前属于通胀开始触及第一峰,并在第一峰维持属于,对上游资产价格影响要分几个细分来看:

原油 铜 铝等有色目前属于上涨五浪,新一轮上涨核心原因依然是疫苗错配下造成的供需关系错位,随着预期6月份印度新增感染病例数据见顶,本段行情基本会出现高点。

黑色系焦煤 焦炭 铁矿石 特种钢等目前处于上涨三浪中,尤其是动力煤和特种钢,兼具α和β属性,仍有上涨空间。钢铁 煤炭上涨逻辑叠加在一起看国内通过上游涨价,会让中游落后产能出清, 符合碳中和下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逻辑

贵金属的金银开始走滞涨逻辑,即市场已经开始炒作再通胀的预期,金银喜欢滞涨如同富婆喜欢小鲜肉一样, 目前开始走一浪。

锂矿方向目前看是当下几年最强需求刺激的方向,即新能源电化学储能的上游,叠加了新货币锚的属性,短期有和澳大利亚贸易问题的扰动,长期看需求很强, 但盘面看更多是短线资金抱团为主。

另外一个问题,通胀对中游是否有比较强的压制,要从历史角度来归纳。A股上市公司的历史经验显示,非金融企业的盈利能力与PPI同比增速的走势两者高度正相关。因此在最近两轮通胀上行周期中(2009~2010,2016~2017),股市、商品价格、利率这三者都是同向向上的。在当前企业盈利快速回升中,通胀盈利因子大于估值因子,中游制造业中业绩继续提升的个股整体趋势依然向上。

市场普遍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企业盈利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也将带来费用率的大幅下降,因此盈利能力提升与否要就要看成本端与费用端的博弈。此外,影响制造业盈利能力的不仅仅是价格效应,随着总量的扩张、我国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的提升,中国制造业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处在大幅提升的阶段,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大类行业来看,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阶段,部分能够顺价的行业,甚至能够在原材料价格上行阶段实现毛利率的提升。而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行往往伴随着需求的快速扩张,产能利率的提升,单位固定成本的下降,使得几乎所有行业整体的净利润率都是提升的,这是与别有市场认知的预期差。历史数据显示,典型行业如电子、电新、家电、轻工、汽车零部件、机械等行业,净利润率在大宗商品上行阶段多数情况下净利润率是提升的。

总的来看,不必过度担忧原材料价格上行对制造业盈利能力的整体冲击,投资者更需要关注的公司需求是否快速扩张,产能利用率是否快速提升,是否能够一定程度的涨价转移,是否进行了大宗商品的套期保值,是否有较多的原材料库存。最终,由于担忧原材价格上行使得很多绩优制造业公司被错杀,反而带来了半年报之前布局业绩超预期的机会。

这个结论和大部分人的认知是相反的,事实上前面两轮通胀中,业绩走强的板块均有大超预期的表现,消费 周期 成长等。盘面演化到现在消费继续不看好,周期上面已经分析了几个细分的位置和变化,低位成长股则很可能成为年内产生最强β的方向。

作者:龙虎直击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