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领域诞生2支“百元股”背后:身处创板板价值获重估

财联社 2019-08-05 09:16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陈默 )讯,比想象还热!自7月22日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挂牌至今(8月2日),10个交易日科创板25只股票较发行价全部实现翻倍,诞生了6只“百元股”,而其中,生物医药板块的心脉医疗南微医学也成功跻身“百元俱乐部”成员,显示出资本对生物医药板块的青睐。

作为排队占比第二领域的生物医药板块,在科创板新融资渠道和股价溢价的东风下,是否能够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科创板医药股诞生两只“百元股”

无论是中外资本市场,生物医药板块的真“药神”往往都是牛股军团的后备军。科创板也不例外,在科创板开市两周10个交易日里,出现了6只“百元股”企业,而其中两席都为生物医药企业。

其中,心脉医疗较发行价46.24元上涨了299.68%,南微医学较52.45元发行价上涨了163.79%,可以说是表现突出。

心脉医疗为主动脉介入领域龙头企业,南微医学主要包括内镜下微创诊疗器械、肿瘤消融设备两大产品领域,股价突出的背后,两家公司的业绩表现也可圈可点。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心脉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41.64%,归母净利润8501.33万元,同比增长40.54%;南微医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40.14%;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0.61%。

Wind资讯统计,科创板已公布半年报的企业中,心脉医疗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排在第8位,而南微医学排在第11位。

另一方面,第三家科创板医药企业也即将诞生,7月31日,微芯生物进行网上网下申购,其发行市盈率高达467.15倍,创下截至目前科创板股票发行市盈率的最高纪录。

微芯生物是一家拥有自主研发实力的创新药企,曾获得多家知名机构投资,包括淡马锡投资、礼来亚洲基金等。目前,公司仅有西达本胺一款产品上市。而西格列他钠、 西奥罗尼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余在研产品都处于临床前阶段。

国金证券认为微芯生物估值区间约为74~86亿元,对应股价约18.05~20.98元。

生物医药迎价值重估

值得提到的是,在已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起舞”的同时,其余排队企业也正在跃跃欲试等待进场。7月30日、31日科创板上市委举办两次会议共5家企业过会,其中生物医药就占据4家,分别为热景生物、海尔生物、申联生物、赛诺医疗。不过,由于财务报表已超过规定的有效期需补充财报,上市企业的申请状态变更为“中止”。

从这四家企业来看,热景生物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拟融资金额2.88亿元,近三年净利润分别为2879.95万元、3007.23万元、4818.77万元。

海尔生物则是海尔集团旗下企业,主营业务始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三年净利润为1.23亿元、6039.15万元、1.15亿元。

申联生物为国内猪口蹄疫疫苗龙头企业,曾冲击过主板IPO但未获通过。此次转道科创板拟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

赛诺医疗收入来自BuMA支架及颅内球囊扩张导管等介入医疗器械,拟融资金额2.67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净利润2330.47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企业补充财报后会恢复审核。

除此之外,截至8月4日,已受理和已问询的企业中,有6家还在排队中,其中博瑞生物刚完成第三轮问询,苑东生物更新了2019年半年报财务数据,华熙生物也已经接受了四轮问询,而成都先导、百奥泰的科创板申请被受理。

有上海私募人士向财联社表示,从去年科创板这一概念问世时,对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就给予了较大的呼声,认为科创板领域中,生物医药企业必定占有重要席位。

事实上,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对资金的渴求是显而易见,由于前期研发投入高且时间较长,对融资的要求也很旺盛。根据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生物医药企业二级市场募资总计245亿元,一级市场却已经达到992亿元,一二级市场融资差距较大的不平衡现状持续存在。

去年以来,自港交所新上市规则实施,不少生物医药企业例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都选择赴港上市。而科创板的推出丰富了创新企业融资手段,随着科创板开市并且逐渐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目光转回本土,再加上科创板给予生物医药板块的高溢价,也促进更多医疗健康企业以资本的驱动加速发展。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