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撤销五国“市场准入”,英国“警铃大作”

国际金融报 2019-07-31 14:21

当地时间7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欧盟将撤销加拿大、巴西、新加坡、阿根廷、澳大利亚等5个国家的部分市场准入权。

这是欧盟首次撤销被称作“恒等性条款(Equivalence provisions)”的市场准入权。

“恒等性条款”

目前,在欧盟的金融监管规定中,大约有40条恒等性条款帮助那些同样受到严格监管的非欧盟金融中心的交易平台、经纪商和其他公司能够为欧洲客户提供服务。而这些规定已被30多个国家采用。

据英国《金融时报》看到的文件,目前,欧盟委员会认为,加拿大、巴西、新加坡、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家,并没有像欧盟那样严格监管信用的评级机构,欧洲的银行也不能再依赖这些机构出具的评级。

之所以说撤销“部分”市场准入权,是因为“恒等性条款”并不是欧盟市场唯一的准入条款,还有一项名为“背书”(Endorsement)的条款,允许个别机构通过在欧盟设立分支机构,为其他地方的评级提供保证,从而进入评级市场。

“我们已经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对话,让他们知道自己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会因此造成哪些影响。如果他们不在指定时间内作出改善,那我们就不得不取消恒等性条款的决定。”负责金融监管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说。

杀鸡儆猴?

有分析称,此举可能是欧盟对英国发出的警告。

虽然目前英国仍然是欧盟的一员,但如果英国希望其交易平台和金融公司在“脱欧”后,能继续直接接触欧盟客户,就需要像其他非欧盟国家一样,遵循欧盟的游戏规则。

对此,英国央行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表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不能成为欧盟规则的被动接受者。”

此前,英国前首相特雷莎·梅曾提出,要保留英国在欧盟金融市场的全面和永久的准入制度,但被欧盟拒绝。欧盟方面坚持认为,英国金融业将在英国“脱欧”后失去在欧盟单一市场上(为欧盟客户)无缝提供服务的权利,所以届时,英国将不得不依赖于欧盟的“恒等性条款”。

欧洲欧盛资本总经理鲁晓芙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欧盟此举也是对英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一个巨大威胁。“如果欧盟用市场准入条款来对付英国,欧盟境内的金融业务会更多地流入巴黎、法兰克福、卢森堡等欧盟其他金融中心,以及荷兰、爱尔兰等公司金融中心”。

“一两个月前,我们公司就收到了卢森堡政府的‘警告信’以及一些咨询机构的电话,告诉各行各业要做好英国‘硬脱欧’的准备。说明卢森堡政府已经在应对英国‘硬脱欧’方面有所行动。由此可见,欧盟的态度是非常强硬的。欧盟也表态不会再进行额外的谈判。因此,欧盟此举可以理解为是在做一个预警措施,这对于英国来说是非常巨大的潜在危险。”鲁晓芙说。

理论上,“恒等性待遇”可以由欧盟在授予一国后的一个月内撤回,因此英国方面呼吁改进“恒等性待遇”,增强其可预测性和透明度。

但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指出,正因欧盟在“限制准入”方面非常严谨,所以英国无需过多担心。他指出,欧盟是用了6年时间才决定采取(限制准入)行动,“我们这样做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是经过了几年的漫长谈判”。

但问题是,英国在“脱欧”后能否获得“恒等性待遇”。

英国是目前欧盟最大的金融中心,银行家们预计,如果英国成功“脱欧”,欧盟在决定是否给予英国“恒等性待遇”时会非常严谨,因为欧盟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本市场(独立于英国)。

据路透社报道,目前欧盟已经在改进外国清算所的恒等性条款,尤其是针对伦敦证券交易所在伦敦的LCH部门。据悉,大部分以欧元计价的利率互换,都是在该部门完成清算。

欧盟在文件中强调,未来的恒等性条款不会是永久性的,第三国将被密切监测,以确保其监管规则或标准符合欧盟要求。

(国际金融报记者 赵璐)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