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失利后开启“瘦身”计划?*ST新海拟转让子公司控制权

财联社 2019-07-24 14:17

财联社(南京 记者王俊仙)讯,7月23日晚间,*ST新海(002089.SZ)发布公告称,拟出售全资子公司控制权,该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对于目前的*ST新海来说,从此前的并购扩张到如今出售资产,背后是今年扭亏的艰巨任务——如果*ST新海无法扭亏,将在2019年年报正式发布后遭到暂停上市。

7月24日,*ST新海开盘后直线拉涨,开盘后两分钟封涨停板,截至上午十点,封单12.65万手。

拟出售子公司控制权

根据公告,为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ST新海拟出售持有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易思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易思博”)部分股权。交易完成后,交易对方可能取得易思博控制权,易思博不再纳入*ST新海合并报表范围。根据初步研究和测算,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关联交易。

但目前该事项处于筹划阶段,交易对手方尚未确定,且*ST新海还未与签署重组框架或意向协议。

资料显示,易思博主营软件外包业务,还提供自有物业的对外租赁和物业管理服务。

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易思博资产总额为14.59亿元,净资产为6.04亿元。然而近年来,易思博一直亏损,2017年,易思博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37亿元和-1456.39万元;2018年,易思博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和-877.49万元,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653.22万元和-403.61万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对*ST新海2018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原因之一就涉及易思博,“对于深圳易软技术(即易思博,下同)的软件服务业务应收账款和软件服务代理收入,我们无法通过函证程序获取有效的外部证据,同时由于未能获取深圳易软技术项目实施进度及验收资料等证据,我们也无法实施满意的替代程序予以核实。”

事实上,此次资产出售早有“征兆”,这也是*ST新海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今年5月6日,由于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为负值,*ST新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而若其2019年度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继续为负值,则将被暂停上市。

对此,新海宜表示将采取多个举措,其中包括优化资产结构,对资产进行进一步盘查、梳理,对于闲置资产,将通过出售、出租、回租等方式,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增加公司盈利;对于不良资产择机剥离,以实现资产优化的同时,减轻公司财务负担和增加公司现金流。

然而形势依旧严峻。7月13日,*ST新海预计2019年上半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000万元-1.35亿元,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包括控股子公司苏州新纳晶光电、控股孙公司苏州新海宜电子技术公司和参股公司陕西通家,陕西通家2019年上半年度业绩亏损,导致公司投资损失增加。

转型失利

在2018年年报中,*ST新海认为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纯电动物流车及配套动力电池、LED产品和通信硬件产品、软件服务/产品这四大类。

事实上,近年来,*ST新海通过收购逐步确立了双主业路线,但收购的公司却反而拖累了其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ST新海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后五年内,*ST新海业绩稳步增长并在2011年达到顶峰——实现归母净利润1.81亿元,然而自2012年开始,*ST新海所处的通信网络设备行业增速开始放缓、竞争加剧,也因此,*ST新海定下“转型”的目标。

2011年*ST新海投资苏州新纳晶光电,正式进军LED行业;2012年,*ST新海开始筹划以1.5亿元收购易思博剩余的26.37%股权,加码软件外包业务。

摸索了三年后,2014年*ST新海才正式确定了“大通信”和“新能源”两条业务线,并开始陆续收购一些公司股权。

“大手笔”出现在2016年。

当年*ST新海不仅以5.33亿元收购并增资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厂家陕西通家,持有后者38.07%股权,还以2亿元增资研发动力电池的江西迪比科,从而持股20%,*ST新海以此拓展“新能源”业务版图,并表示未来将以“新能源”为重点。

2017年,*ST新海以2970万元投资了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的海四达电源1.59%股权,并投资锂产业基金国澳基金;2018年,*ST新海与先导智能等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海竞集团实现了对陕西通家的控制。

虽然始终强调新能源业务的重要性,但从2018年年报上来看,新能源业务并未撼动传统“大通信”业务的地位:2018年*ST新海营收中逾六成来自于“通信制造业”,其次是“LED行业”收入在营收中占比近两成,接着是“其他”,占比为16.03%,最后是计算机技术开发,占比0.77%。

从子公司业绩层面来看,*ST新海更是难言“转型成功”。

作为LED业务主力军,*ST新海子公司苏州新纳晶光电从2015年开始持续亏损,且亏损额度持续扩大,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883.82万元和-2.54亿元;*ST新海新能源业务代表公司——陕西通家和迪比科业绩表现均不佳,201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7190.12万元和461.55万元,2018年分别为-1.85亿元和-1.05亿元。

此外,7月19日,*ST新海公告称,实控人张亦斌持有的公司所有股权遭到司法冻结,因为上海德银保理诉陕西通家、张亦斌等合同纠纷一案。

对于*ST新海此次出售易思博业务以及后续对新能源业务是否有其他安排,财联社记者于7月24日致电*ST新海证券部,其工作人员表示:“软件服务这块业务主要是易思博在进行,出售的具体情况我们也不清楚,新能源、LED业务后续会如何安排我这边也不清楚。”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