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洞察科创板局部通车,“南水北调”利好哪些资产价格?

财华社 2021-01-26 16:00

2021年1月22日,港交所(00388-HK)发新闻稿,宣布合资格的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将于2021年2月1日(星期一)起纳入沪深港通股票范围。当然,与内地对科创板投资者的要求一样,仅限于机构专业投资者。

除此以外,A股在深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对应的H股也将于2021年2月1日正式通过沪港通下的港股通买卖。

换言之,南水往北的可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通道也更便捷。

何谓合资格?

依照此前沪深港三所达成的共识,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属于上证180上证380指数成分股或其H股在香港上市的A+H股公司,将根据沪深港股通现行安排调入沪股通股票范围。同时,对应的H股将调入港股通股票范围。

财华社根据Wind的数据,将入选上证180、上证380指数成分股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整理如下:

影响如何?

最近的南向资金蜂拥而来,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直接将新经济股份推上高位再高位,腾讯(00700-HK)一下子撑杆越过700港元关口,创上市以来新高。

然而与此同时,港股机构投资者冷眼旁观,对于这次南下资金的推波助澜并不看好,认为不过是一场泡沫。

那么,这次内地开闸,再引导南水北调,又是否会吸引作壁上观的境外投资者关注?

今年以来,有几件事吸引了南向资金的关注:1)中概股回归;2)H股的低估值;3)外资撤走可能带来的低洼机会。当然,股市后知后觉的羊群效应一向是资金后浪的本色,这让港股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从下图可见,南向资金与北向资金凸显冰火两重天。

从下表可见,在南向资金的带动下,港交所主板目前的市盈率估值已高于上证A股,2021年至今总共15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为2377.96亿港元,较2020年全年日均成交额1294.76亿港元高出83.66%,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估值亦由年初时的17倍左右,上升至现在19倍。

但是,从上图可见北向资金以净流出为主,尽管上证A股平均市盈率较低,但前期热捧的许多资产价格已累积了一定的涨幅,下跌的风险增加,例如位居最活跃个股(沪市)榜首的贵州茅台(600519-CN),已屡创新高,再如深股通的最活跃个股海康威视(002415-CN),今年以来累积涨幅已达39.46%。

北向资金的矜持,亦反映出这些机构投资者相对理性。如此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又是否会对估值偏高的科创板公司趋之若鹜。

从wind的近一个月北向资金净买入最高的十大股份中,东方财富(300059-CN)排名最高。

A+H股同步上市的招商银行(600036-CN,03968-HK)、比亚迪(002594-CN,01211-HK)和中国平安(601318-CN, 02318-HK)也名列其中,财华社发现,这三家公司的H股相对于其A股的折让率分别为3.41%、10.56%和3.18%,与其他A+H股价差动辄40%以上的折让率相比已算相当理想。

此外,北向资金还热衷于电池概念宁德时代(300750-CN)、面板涨价概念股京东方A(000725-CN)和TCL科技、光伏概念隆基股份(601012-CN)、落后的白酒概念泸州老窖(000568-CN)和挖掘机概念三一重工(600031-CN),均为最近的热门题材。

再对照上文符合有关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名单,入选指数的均为资质较佳、发展前景理想的科创企业,必然有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地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入选的股份数量或有限,而且AH股同步上市的科创板上市公司A股溢价过高,吸引力自然下降。

所以总体来看,放闸南向资金投资部分科创板上市企业,应不足以引入非常大的额外资金流,尤其这些资金较散户理性,对高估值(例如昂贵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颇为敏感,而目前的北向资金每日额度余额都在95%以上,可见“南水”额度充裕,宁愿选择按兵不动。暂时来看,科创板局部通车对北向资金流量的影响应不会很大。

不过,这毕竟是好的开始,可以憧憬未来科创板的进一步开放,外资能够触达更多具有创新性、领先性和概念性的优秀科创企业。

“南水北调”利好哪些资产价格?

互联互通的深化将有利于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的合理定价,也有利于科创企业为更多国际级机构投资者所认识,扩展融资渠道。长远来看,有利于已上市的科创企业和未上市的科创企业,也鼓励创新和投资。

短期来看,港交所无疑最得益。

这几年,港交所得益于作为互联互通的桥梁,可谓左右逢源,机构投资者可通过这一桥梁触达内地上市公司,内地散户投资者又能通过这一平台投资大型新经济企业。

今年,港交所并未因为李小加的离开而失意。见下图,2021年以来,港交所的股价屡创新高,到2021年1月25日再创收市新高,收报553港元,市值达到7011亿港元。

推动港交所股价上涨的因素:1)更多中概股回归,这包括百度、哔哩哔哩等;2)更多大型新经济股选择在港交所上市,例如快手;3)互联互通的进一步扩张,今年以来汹涌澎湃的南下资金已大大刺激了港股市场的活跃度,随着沪深港通的加深,港交所的国际吸引力将进一步提高。

作者:毛婷

上一篇 & 下一篇